• 我的订阅
  • 科技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观点:如何推进可信的人工智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27 17:17:00 来源:中关村在线

2023-09-27 14:30:58 作者:姚立伟

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观点:如何推进可信的人工智能

( 作者:Arvind Krishna,IBM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2023年9月27日)人工智能(AI)不仅影响深远,且事关重大。预计到2030年,AI将提升人类生产力,带来高达16万亿美元的巨大价值。AI不仅可以推动整体经济和GDP的大幅增长,还将为那些善用AI的个人和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AI还可以帮助人类应对和解决诸如研发新药、改善制造业及食品生产效率、应对气候变化等最为紧迫的挑战。

然而,如所有强大技术一样,AI也伴随着潜在的滥用和风险可能。如果无法负责任地部署AI,就有可能产生不利的现实后果——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和安全至上的领域。这是我们必须要克服的严峻挑战,也是我们此刻敦促制定政策的领导者要即刻着手制定智慧的监管政策的原因。在 IBM,我们相信,智慧的监管应该基于三个核心原则:

#1 需要监管的是AI风险,而不是算法

我们应该规范AI的高风险使用。并非所有AI的使用都具有相同水平的风险,一些AI使用看起来似乎无害,另一些则可能产生深远的后果,譬如传播错误信息、在贷款决策中引入偏见,或者损害选举的公正性。由于每个AI应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坚信监管必须考虑到AI部署的环境,并且必须确保AI的高风险使用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事实证明,智慧、精确的监管是行之有效的。

#2 要让AI的构建者和部署者担责而不是免责

我们应该让构建和部署AI的人承担责任。尽管监管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他相关方也必须承担责任。立法应考虑AI构建者和部署者的不同角色,并要求他们在开发或部署AI的背景下承担相应责任。例如,使用AI进行就业决策的公司不能要求豁免就业歧视的指控。同样,如果软件开发人员构建了一款促进欺诈活动的金融算法,他们就应该对其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负责。让我们从以往开发和应用新兴技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在创新和责任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3 要支持开放式AI创新,而不是AI许可制度

我们不应该为AI建立许可制度。AI许可制度将对开放式创新造成严重打击,并有可能催生一种左右监管的做法。这无意中将会增加成本,阻碍创新,使规模较小的参与者和开源的开发人员处于不利地位,并且巩固少数参与者的市场影响力。相反,AI应该由多数人而不是由少数人且为少数人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AI生态系统有利于竞争、创新、技能和安全,也保证了AI模型的构建代表不同声音和具有包容性。

IBM 坚持倡导和推进负责任的 AI

一个多世纪以来,IBM 一直站在负责任地引入突破性技术的最前沿。这意味着我们不会在没有充分了解其后果、且能够提供必要的护栏和确保有恰当的问责制的情况下,向公众发布相关技术。相反,我们认为,解决这些创新带来的问题与创新本身同样重要。

我们对于可信和负责任的 AI 的承诺,体现在我们构建和部署 AI 模型的方法当中。AI 模型本质上反映了支撑该模型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 IBM 要采用具有整体性的平台方法,让AI 构建者能够部署可信且负责任的 AI。我们的 watsonx 平台可以确保贯穿整个 AI 生命周期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的治理——从数据摄取到模型开发、部署和监控,帮助企业部署可信、负责和可靠的 AI。

平衡创新与责任信任的关系

AI浪潮能够且应该载舟。在IBM,我们敦促相关部门采取并实施具有一致性的智慧监管,使大大小小的企业和社会各界都能从当下的AI浪潮当中受益,同时需要解决潜在的滥用与风险问题。IBM 已经做好准备——我们致力在促进负责任的 AI 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并为构建一个让所有人都可信赖的AI未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7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如果失去了规范和约束,就可能成为“潘多拉魔盒”,给现实社会带来
2023-06-26 20:58:00
周鸿祎:大模型是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人工智能竞赛的主战场
...朋友圈,称“在孔子的家乡讨论如何打造安全可控易用的人工智能,三个老朋友看法一致。”今年上半年,包括百度、阿里巴巴、360在内的科技公司都发布了相关的大模型。轰轰烈烈的国产大模
2023-06-27 00:33:00
...委会秘书处、至顶科技承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至顶智库协办。来自全球数十家人工智能领域机构、企业的学者、企业家出席了本次峰会,国内外多位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物
2023-05-20 16:36:00
关注2023智博会|AI大模型如何共建智能网联新生态?高端对话上大咖带来这些思考
...态,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我们,那就是人工智能越来越快速的发展,究竟会带来一个怎样的世界?这几乎是一个哲学命题。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旭东 IBM大中华
2023-09-04 17:54:00
七部门联手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公共训练暂行办法》
...业正式迎来首个监管文件。继今年4月网信办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后,7月13日,网信办等七部门正式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2023-07-13 22:39:00
OpenAI高层“巨震”,多方猜测阿尔特曼离职原因
一夜之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头羊”OpenAI的管理层突然“变天”。美东时间周五(11月17日),OpenAI董事会表示
2023-11-18 22:27:00
《时代》评出100位AI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李彦宏、李开复、曾毅在列
...志的封面反映了塑造社会的力量;今年也是如此。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重塑社会的力量。“我现在看到的创新水平比我一生中见过的要强几个数量
2023-09-08 14:21:00
OpenAI突发大地震:ChatGPT 之父遭董事会罢免,董事长也不干了
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全球重量级的AI(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突发人事地震。11月17日
2023-11-18 09:00:00
(新华全媒+)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4)
本文转自:新华社当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主题是“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大会除了举办科学前沿和产业发展全体会议以及主题论坛等活动外,还有超40
2023-07-07 00: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