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种植户正在采摘黑木耳徐静摄

长势正好的黑木耳徐静摄
雨水节气刚过,家住龙陵县龙江乡新寨村的黑木耳种植户们又忙碌开来。这几天正是第二茬黑木耳的采摘佳期,大家忙着采摘、晾晒,都急着赶在外省客商来村收购之前备好“干货”。
挂村领导、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大早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大家采收木耳的情况。陈吉位家的木耳地位于山脚下龙江湖畔的田块上,他的母亲和妻子专门采摘木耳,他主要负责将采摘下来的木耳背到田头的垫子上晾晒开来。
“你家又来摘木耳了,今年看着还是出得好呢,收入怎么样?”村党总支书记沈家相一边摘木耳,一边和陈吉位聊开来。
“今年长得好呢,过年后已经来摘第二回了。年前已经卖得8万多元,现在看着这个芽还冒着很多,收入可能比去年要好些呢!”看着菌包上密密麻麻的菌芽和已经长开的木耳,陈吉位高兴地说。
陈吉位的妻子张艳芝动作麻利,不大一会儿,就采摘了一大桶。她说:“种木耳不麻烦,菌包落地后按时浇水就可以。我家这边共有6亩梯田,栽种水稻的时节全部栽水稻,水稻收割后,其中4亩用来栽烤烟,2亩用来栽木耳,土地从来不得闲。”
近年来,新寨村依托当地的资源、气候、生态优势,通过采取党建引领、技术引进等措施推进木耳种植。居住在山脚、山腰的部分村民因地制宜,以“黑木耳+”的轮种方式为抓手,实现了季季有产出,季季有收入。
在半山腰栽种木耳的周换招于2021年从外乡来到龙江乡,租种了4亩山地。对于每亩能有4万多元的木耳收入,她表示很满意。不种木耳的时间,她又栽种小筋豆,豆子收入加上木耳收入,为她的家庭增收发挥了大作用。
“村民种植黑木耳是从2016年开始的,截至目前已经发展到32户64亩。大家已经掌握了黑木耳的栽种技术,从碎柴、做菌包到灭菌、接种、栽种等各个环节都能通力合作完成。”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沈家相介绍说:“今年该村预计产出干木耳5万多公斤,实现毛收入300多万元,农民可以增收纯收入200多万元。”
如今,在龙江乡新寨村,小木耳已经稳健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沈家相表示,下一步还会继续引导村民将黑木耳发展成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好小木耳的大作用。
徐静张建芬杨秀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