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入汛以来,贵州遭遇多次强降水天气,各地通过强化预警叫应机制、提前转移群众,成功化解多起灾害风险。近日,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遵义市的17起避险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其预警叫应、巡查处置等经验获全国肯定。
这些案例中,基层巡查员成为“第一道防线”。7月3日,毕节市大方县长石镇杨柳社区巡查员唐志维听到岩石滚动异响后,5分钟内上报险情,25分钟内协助转移92名群众,随后发生的岩体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观音岩村组长朱兴柱发现山体开裂后,40分钟内完成5人转移,避免滑坡导致的伤亡。“预警-叫应-处置”闭环机制成效显著。黔东南州雷山县将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后,通过三级叫应体系推动永乐镇排查隐患,提前转移18户41人;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接到群众报警后,30分钟内转移72人,包括一名瘫痪人员。从预警发布到群众转移,最快仅用40分钟。
应急管理部指出,这些案例展现了贵州干群协同的高效处置能力。从基层巡查员及时上报到乡镇快速响应,从部门联动到群众配合,形成了“早发现、早报告、早转移”的完整链条。目前,贵州已将这些案例的经验纳入防汛工作规范,为后续防灾减灾提供实践参考。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军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