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炳文
7月1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办“执笔绘初心 一线牵党情”庆“七一”风筝文化活动,以风筝非遗为纽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潍坊市副市长狄波,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保梁,副主任邱松,潍坊传统风筝第四代传承人刘志江,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心、党委副书记商灵默、副院长李德福、纪委书记刘芹等,见证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的深度融合。
活动在朗诵《永不褪色的信仰》中拉开序幕,师生们声情并茂的演绎,传递出对党的忠诚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风筝是潍坊城市名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此次“非遗风筝”与“红色初心”相遇,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党建教育“实”起来的生动实践。学校将深化非遗与职教融合,通过校地联动共建合作平台、协同育人构建传承模式、资源共享打造品牌高地,为潍坊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潍坊风筝文化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自1984年首届国际风筝会成功举办以来,该活动已逐步发展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
王保梁表示,将风筝文化引入校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更能有效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此次与学校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文化+教育”“非遗+职教”创新路径,让风筝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活动中,双方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校地两方将在风筝文化学术研究、非遗技艺传承教学、产学研一体化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着力打造“非遗进校园”示范性标杆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为高校学子搭建了近距离接触传统技艺的实践平台,更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创新探索,推动风筝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风筝非遗工作室”揭牌。随着红绸缓缓落下,既标志着潍坊风筝文化在高校正式落地生根,也意味着非遗传承与教育教学的协同发展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
狄波、王心与学生代表一同执笔,合力绘制“七一”主题风筝。笔尖流转间,他们将对党的深切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精心勾勒在风筝之上,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情感温度。
刘志江获颁发“客座教授”聘书。他走上讲台开展现场教学,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风筝的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深入解读了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此次活动以风筝为媒,将非遗技艺与红色教育有机结合,既展现了传统文化魅力,又以创新形式推动党建教育走深走实,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