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永远做村民们最坚实的‘医’靠”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9 01: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最美医生”刘永生:

“永远做村民们最坚实的‘医’靠”

本报记者 郭帅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3年08月29日 &nbsp第&nbsp11&nbsp版)

“永远做村民们最坚实的‘医’靠”

刘永生走在看诊路上 受访者供图

陕西潼关县政协委员、乡村医生刘永生从医40余年,接诊病人12万人次,出诊1万余次,用仁心仁术守护基层群众健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乡村120”。在他的感召下,潼关县1000多名医务工作者成立“刘永生志愿服务队”,长期在社区乡村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日前刘永生荣获2023年“最美医生”称号,记者采访了刘永生,倾听他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故事。

走不完的“村医路”

8月以来,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雨水频繁。这天,天色渐晚,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内,64岁的村医刘永生送走最后一位病人,正准备扒拉两口已经凉了的饭菜,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来电者是邻村一位患者,这天是他做理疗的时间,因为一直下雨,他不便前来,希望刘永生能上门一趟。

窗外,雨虽不大,但淅淅沥沥没有要停的迹象。电话里,患者语气焦急,刘永生顾不上吃饭便出了门。

立秋以后,关中的风雨天已经有些清冷。出了门,刘永生手中的伞被风吹得斜过来又倒过去,雨滴不时地钻进他的衣领。

沿途路上空无一人,暗下来的天色让刘永生不由得加快了步伐。这条路是村上的主干道,“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后来的水泥路,一直走。”曾经,这条路上充满了刘永生美好的童年回忆。自从40余年前做了村医后,这条路便成了他走不完的“村医路”,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他已经不知走过了多少遍。

“走上这条‘村医路’,也许是冥冥中注定的。”刘永生说,在他2岁那年,右腿意外骨折,家里拿不出钱来看病,母亲急得放声大哭。“是村党支部书记动员村里的党员干部,这家一块、那家八毛,凑够了治病钱,才让我得到了及时救治,没有落下残疾。”

“我们村子离县城有20里路。”刘永生说,多年以前,村民们常常是“小病拖着不治,大病没钱不能治,得了急病医院太远来不及治。”

刘永生记得幼时母亲就常叮嘱他:“娃呀,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医生,要让咱乡亲们不仅看得起病,还能看得好病,一辈子不要忘了他们给咱的帮助。”从此,小小少年心中种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学医也成了他的目标。

高中时,学校开办了医疗班,刘永生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又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推荐下,参加过3个月的集训班。”就这样,他成了一名赤脚医生。

“当时年纪小,学得也不扎实,只能看看简单的常见病。”于是刘永生一边工作,一边自学。47年来,刘永生读过的医学书籍、做下的学习笔记、记下的病历数不胜数。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他亲身试验中草药、针灸,曾经身上数不清的针眼让家人心疼不已。直到现在,他仍会自费参加全国各地的专业培训。

“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得学。”几十年来,他逐渐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我想让乡亲们花最少的钱、受最少的苦,就能把病看好。”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挣钱,但刘永生从未动摇过。40余年来,他的坚守和奉献也被更多人看见,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最美医生”等荣誉。

“得更努力守护好村民们的健康,才对得起这些荣誉。”刘永生说。

“选择村医就是选择了奉献”

谁家有病人、谁家生活困难、哪位病人急需照顾……乡亲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一条条记录在刘永生的工作簿上,更记在他的心中。“在我心里,他们不仅是患者,更是我的亲人。”刘永生说:“我永远忘不了乡亲们当年如何给我凑钱治病。”

除了工作簿,刘永生还曾有过记账簿。“刚做村医时,村里的生活条件不算好。”那些年,每次遇到家里困难的,刘永生从来不催要钱。后来,他干脆撕了手里的记账簿,免费救治困境病人。“我一直都知道,选择村医就是选择了奉献。”刘永生说。

从医40多年来,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刘永生的身影。小到头疼脑热,大到疑难杂症,以及疾控防疫、医改政策宣传落实等,他都亲力亲为。记者问起他和患者间的故事,他笑着说:“附近这些村子,我几乎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故事。”

村里的老人李秀珍对刘永生为她的治疗记忆犹新。20多年前,李秀珍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委婉地告诉她回家安养。回来后,正值夏天,老人身上长了褥疮。刘永生在老人家人的求助下赶去为她治疗。“我知道,那时候我身上有味道,但刘大夫一点也不嫌弃。”李秀珍说。

在为李秀珍治疗期间,刘永生总是认真细致地给她清洗消毒。那段时间,刘永生一有空就研究红斑狼疮方面的医学资料,多方打听讨教,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老人竟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

“病情稍好一些,我自己的孩子就又回去工作了。只有永永每天来,每次来都是微笑模样。”李秀珍老人哽咽地说。“永永”,是村里上些年纪的老人对刘永生的称呼,而小辈们则喜欢叫他“永叔”。

谢双喜兄弟3人,有2人身患残疾。“最难的时候,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刘永生知道后,自掏腰包给两兄弟看病,同时帮他们承包果园、滩地、猪圈,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听说谢双喜因为房子的问题一直无法结婚,刘永生便说服妻子,将自家的房子暂时借给谢双喜,自己则带着一家人住进了村卫生室。

说起妻子,刘永生声音变得哽咽,“这些年,她跟着我共苦多,同甘太少,直到2021年她去世,一直跟我住在卫生室。”刘永生说,现在他也习惯住在卫生室了,“村民们身体有什么情况,也能第一时间找到我。”

从“白大褂”到“红马甲”

有一天,80岁的吴青云老人到卫生室来看病。治疗过程中,老人和刘永生闲聊时说起自己的房子有点漏雨。吴青云是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这要是下起连阴雨可咋办,得赶紧去把房子漏雨的事情解决了。”他边给老人看病边在心底计划着。

第二天,潼关县突降暴雨,刘永生赶紧叫了几个人往老人家里赶,刚把老人从屋里背出来,还没安顿好,房子就塌了。“如果晚去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想起那天,刘永生至今心有余悸。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刘永生说,村里留守老人那么多,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发起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志愿服务队,为留守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志愿服务队从照顾留守老人、重病患者,到帮人收粮食、打扫街道卫生,再到定期去敬老院给老人理发、检查身体等。”随着队伍愈发壮大,刘永生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队如今已有17个分队,1000多人。“每次到活动日,我们就穿着红马甲,走到潼关的田间地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为潼关县政协委员后,刘永生抓住每次机会,积极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困难群众、村医群体发声。

“原来村民们说我是村里的‘120’,现在卫生室门口就停着一辆‘120’,10分钟就能去到村里离卫生室最远的一户人家。”刘永生说:“如今,我想利用好政协这个平台,为大家发声,让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成为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致敬最美医生丨刘永生:为了村民的健康,我愿做一辈子的村医!
...年的坚守故事。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在陕西潼关县,乡村医生刘永生的名气很大,当地老百姓称他是120、是神医、是恩人。刘永生1959年5月出
2023-08-20 07:49:00
...候。“好,你等一下,我马上就到。”放下手机,安顿好卫生室几个打点滴的病人后,刘永生顾不上歇息,又背着出诊箱给行动不便的村民上门服务。卫生室接诊、出诊服务,“两点一线”成了刘永
2023-01-20 00:59:00
...李妮10月1日,正值国庆假期,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村医刘永生,早早地来到卫生室作准备。这一天,他要为村民,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进行随访、复诊。“吃过治拉肚子的药后
2023-10-05 04:10:00
...往村民宋茂林家赶。对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来说,这样的情况他已习以为常。一进门,刘永生根据经验判断:是突发脑梗!他赶紧联系车辆,将人送到县医院急救
2023-08-20 18:42:00
健康档案“建”在村医心里 诊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里
...,寒意正浓。1月4日一大早,西安高新区草堂街道圭峰村卫生室里,前来问诊取药的村民络绎不绝。“叔,这个止咳药一天吃3次,一次两片。我给你写在袋子上了。天气冷,枇杷露喝之前热一热
2023-01-06 09:52:00
...全村辖5个村民组,常住人口651人,35岁的王小霞,是村里卫生室唯一的医生。“我和老公都不是南庄人,当初选择到这里来就是喜欢这里的环境。”王小霞笑着说,2013年到村里做村医
2024-03-30 08:06:00
71岁返聘村医“老陈”守护家门口村民健康
...检。陈彬 摄由于基层乡村缺少医生,2013年,到龄退出村卫生室的“老陈”,在家养老休息2个多月后,又被返聘回江黄村卫生室继续为村民治病。陈继武利用中午时间,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入
2023-01-13 16:16:00
...时间却是自己最繁忙的时候。郭正是通渭县榜罗镇积麻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1990年,郭正从河北石家庄医师学校毕业,开始了漫长的乡村医生行医路,至今已经整整33年了。在33年的
2023-01-20 08:18:00
手机号成了村民的120
...峭。距上班还有一个小时,51岁的乡村医生魏裕国已在村卫生室门口停好电瓶车,挎上随访包。挎包里有血压仪、听诊器、体温计和药品,另一个夹层里整齐码放着十多份病例报告单。这是魏裕国
2023-02-17 06: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