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英媒:研究称DART试验碎石可能撞击火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6 19: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4月3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2年曾将一颗小行星撞离轨道,以测试保卫地球的方法。科学家认为,这次任务产生的碎石可能会成为陨石,在火星上撞出陨石坑。

报道称,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让一艘航天器以每小时1.4万英里(约合2.25万公里)的速度撞向直径为160米的“双形态”小行星。人类有朝一日若想通过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来阻止潜在的“城市杀手”天体,可能需要用到该任务验证的技术。

这项任务的效果超出了预期,表明了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动能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但一项研究显示,该任务也就可能产生的意外后果发出了重要警示。该研究表明,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从“双形态”小行星上炸出37块巨石,这可能在火星上造成流星雨——尽管至少要等到6000年后。

由两名意大利天文学家合作撰写的研究论文说:“迄今为止进行的所有观测活动都证明,DART是一次成功改变‘双形态’小行星运行轨道的试验……且其没有产生任何可能撞击地球的巨石。”

“另一方面,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展示的研究成果表明,未来涉及与近地小行星表面物质相互作用的任务应当经过精心策划。”此类任务可能包括在小行星上开采水和贵重金属等物质的私人项目。

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欧洲航天局近地天体协调中心的马尔科·费努奇和意大利博洛尼亚天体物理学和空间科学天文台的阿尔比诺·卡尔博尼亚尼。

他们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对“双形态”小行星及其母星“双胞胎”小行星(直径为780米)的观测结果,研究了2022年9月DART撞击后弹出的37块巨石,并预测了它们未来的飞行路径。

这些巨石的直径在4到7米之间,与在“双形态”小行星身后形成、长6000英里、类似彗星彗尾的碎片流是分开的。

这些巨石可能给欧洲航天局的“赫拉”航天器构成潜在障碍。该航天器将在2026年抵达“双形态”小行星,以便对碎片进行近距离勘测,因而需要额外的谨慎导航。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些巨石的运行轨道与火星的轨道相交。

费努奇和卡尔博尼亚尼称:“数值模拟显示,在未来2万年里,这些巨石将多次穿越火星轨道……其中一些巨石可能将撞击火星。”

他们利用1908年通古斯卡事件(当时,一颗小行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爆炸,爆炸威力是1945年投放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1000倍)和1976年探测火星的NASA“海盗-1”探测器的数据建立计算机模型,以模拟如果一块直径达7米的巨石进入火星大气层会发生什么。

费努奇和卡尔博尼亚尼称,“考虑到火星大气层的稀薄程度,我们预计巨石将完好无损地抵达火星表面,并制造出一个直径约为300米的小撞击坑”。

他们说,需要考虑未来任务中从小行星上弹出的任何物质的长期动态,以确保不对地球造成影响并维护卫星的安全。(编译/刘晓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类第一次看清楚:火星传回的高清碎石照片,中国或首个采样返回
...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而看下全球的火星采样任务,中国有望
2024-06-07 17:10:00
行星来袭,何以拯救地球?太空中的行星防御术能够成功吗?
...达德/亚利桑那大学) 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一系列与各种小行星近距离接触和撞击的事件。有趣的是,在一些情况中,小行星的碎石堆构成令人惊讶。多个国家的小行星探测器发现的不是坚固的
2024-06-14 11:27:00
月球科研站、火星取样返回……中国公布深空探测大动作
...技术。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约150吨。探测小行星、木星……走向更远太空除了月球探测,我国多个行星探测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
2023-04-26 12:52:00
nasa用探测器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意外撞出37块巨石
...ASA)去年进行了一项太空试验,用一个探测器撞击了一颗小行星,结果不仅改变了小行星的轨道,还把几十块巨石炸到太空中。据了解,这项试验的目的是测试一种防止未来小行星撞向地球的方
2023-07-23 22:50:00
...刊发题为《我们可以用这种疯狂的概念像科幻小说一样在小行星上建造太空城市》的文章,作者是伊丽莎白·豪厄尔。全文摘编如下:一个由疫情引发的“封锁”项目为如何在小行星上建造城市提供
2022-12-22 21:54: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月球建站、行星探测、撞击小行星、飞抵日球层……中国深空探测在规划这些大事◎本报记者 付毅飞建设月球科研站,探测行星、彗星,防御小行星,探索太阳系边际……在4月2
2023-04-26 02:16:00
...施发射。按照计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继天问一号探索火星之后,天问二号为何选择小行星作为
2025-03-03 09:25:00
祝融号休眠!天问二号新消息:不去火星,免费搭国外200公斤荷载
...一样了,我国针对的目标不一样了,中国天问二号是要去小行星,而这一次给出的新研究成果,也是关于针对天问二号前往的小行星研究,这一颗小行星名叫“2016 HO3”,它是属于近地小
2023-10-12 17:52:00
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
...欧阳自远认为,未来月球探测是起点,火星探测是重点,小行星探测是热点,行星际穿越探测是亮点。月球探测是起点 火星探测是重点欧阳自远表示,太阳是银河系2000亿个恒星之一,以人类
2023-09-11 11: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世界舞台”上秀一圈,南京收获了什么?
进博会圆满落幕,南京交易分团意向成交9.98亿美元“世界舞台”上秀一圈,南京收获了什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11月10日
2025-11-14 08:38:00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长 宁企连续三季霸榜国内“一哥”
11月13日,在江宁开发区埃斯顿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正在做各种场景应用展示。宁企埃斯顿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总销量约25000台
2025-11-14 08:39:00
一批创新产品亮相“宁创新品”信创产业教育专场活动 只需3步,20分钟完成全班作业批改南报网讯(记者徐宁)上传空白试卷和答案
2025-11-14 08:39:00
以AI引擎打造数字化转型山西模式
图片由讲述人提供讲述人 山西数据流量谷副总经理邵同旭我是山西数据流量谷的邵同旭,长期专注于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来
2025-11-14 08:52:00
岁末是金融服务的“大考期”,业务量激增、客户需求多元叠加。张家口农商银行宣泰支行聚焦柜面运营核心环节,以“压降投诉、提升质量
2025-11-14 10:07:00
秋实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数据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2025-11-14 11:28:00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一杯咖啡,能勾勒出怎样的经济图景?从云南绵延百万余亩的咖啡种植园,到上海梧桐树下香气氤氲的创意特调
2025-11-14 11:28:00
惠依近日,深圳大学深圳城市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短视频用户的算法实践与“破茧”报告》。《报告》显示,与一些人担忧“信息茧房”形成对比
2025-11-14 11:28:00
如新荣获2025消费责任对话活动客户服务创新典型案例
2025年11月5日,以“大力提振消费 品质服务担当”为主题的消费责任对话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
2025-11-14 11:29:00
Shopee 11.11大促热力爆棚,Shopee Live直播开场4分钟即售出1100万件商品
2025年11月13日,中国 —— 近日,东南亚及巴西领航电商平台Shopee 11.11大促再掀购物狂潮,Shopee Live直播开场4分钟即售出1100万件商品
2025-11-14 11:31:00
风暴来袭!先优食品推出以“樱花炸鸡“为核心的四大天王系列炸鸡,引爆味觉新革命
当颜值经济邂逅味觉升级,以创新研发与品质制造为核心优势的青岛先优食品有限公司,重磅推出以“樱花炸鸡“为核心的四大天王系列炸鸡战略级产品
2025-11-14 11:32:00
招商创科携手凯赛生物推动生物基材料应用 助力纺织产业绿色升级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背景下,招商局集团积极推进“第三次创业”,通过旗下招商创科、招商积余到家汇平台,联合生物制造企业凯赛生物
2025-11-14 11:32:00
佳人与银都拉玛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共推全球纺织行业循环发展
曼谷(泰国)/浙江(中国)——2025年11月11日——全球领先的再生聚酯纤维、纱线及技术纺织品供应商银都拉玛集团(Indorama Ventures)纤维业务部
2025-11-14 11:32:00
凡泰极客FinClip ChatKit:破解金融AI落地困局,实现“对话就能办业务”
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AI技术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业务逻辑与技术架构。从颠覆传统风控的智能大脑,到赋能普惠金融的智能投顾
2025-11-14 11:33:00
AI视觉重塑质检“智慧之眼”,聚焦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当前,AI视觉质检技术正以“精准化、场景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测试测量领域从传统人工/2D检测向“3D全维度+AI深度赋能”跨越式升级
2025-11-14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