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三方面发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互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9 15: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指引。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关键要在三大工作路线上精细施工

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框架设计变成施工图纸,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三条施工路线。

做好前沿技术攻坚的精细施工,向“技术革命性突破”要新质生产力。以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为例,20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掌握对量子状态的主动调控和操纵,量子信息从科学向技术发展,量子信息技术逐步成熟。近年来,通过为量子特性找到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带动技术应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产业方向逐步清晰。在应用场景上,量子信息技术率先在金融等对保密要求较高的领域实现应用,早在2014年我国就建设了上海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应用场景的需求又带动技术不断成熟,到2017年“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目前,中国电信推出的“量子密话”服务用户规模已突破100万户,国盾量子等上市公司市值突破百亿元,合肥等优势地区甚至出现全球领先的量子通信产业集群。

做好要素优化的精细施工,向“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要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快速创新发展使得数据成为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围绕数据要素的创新配置又将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第一,科技创新催生数据这一全新生产要素。数据并非自然造物,其产生、存储、传输、使用等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创新。同时数字技术的创新又创造了海量数据信息,并不断提升对其进行加工、挖掘和应用的能力,使之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第二,数据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通过大规模采集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可以使得产品供给方更为清晰地认知需求方向、对象、内容及数量,并在不增加资金、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产出,数据要素加入配置形成了更多、更好的生产力产出。第三,配置数据要素需要全新数据产业生态。数据要素要全面发挥作用,需要数据采集、清洗、标注、评价、资产评估等一系列数据服务业发展。数字技术的创新拓展数据要素的应用,而数据要素的广泛应用又将营造全新的繁荣发展的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做好技术赋能的精细施工,向“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新质生产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汽车产业是一个已经存在超过百年的传统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品的一种新的类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综合集成了电化学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结构新材料技术等诸多领域技术创新形成的全新产品。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还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并能够在驾驶、交互等环节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技术创新已经根本变革了汽车产业格局。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受制于人、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900万辆,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汽车出口也已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领先身位。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关键要在三大“经脉穴位”畅通科技产业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我们指明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方向。然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叠加共振,一些关键节点的“血淤气堵”会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疏通了这些堵点卡点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阳气生发”。

畅通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循环的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设施。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实现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惊险一跃,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能否转化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最有条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成长、经济增长。我们要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孵化的“关键穴位”与“经络节点”上精准发力,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统筹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应用场景基地建设。在从“0”到“1”的科技突破基础上,全链条打通从“1”到“100”再到“N”的企业孵化与产业转化,系统性推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畅通人才各得其所、尽展所长的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始终是最关键的、最活跃的要素,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关键在于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所长,同时要避免“各拉各的调、各唱各的曲”,避免让人才唱独角戏。科学家善于技术创新,“把钱变成纸”;企业家善于产业经营,“把纸变成钱”,要最大限度发挥不同主体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贡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力于畅通“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科学家、企业家两个主体积极性,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科学家给技术、企业家出产品”的联动模式。

畅通创新投融资机制上的堵点。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投融资机制上打通“七经八脉”,既需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也需要释放市场投资的巨大潜力。一方面,政府要“耐心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要久久为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统筹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工具,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政府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市场要“放心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无所不在的放大作用。既要让央企国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也要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的活力潜力,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营企业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着力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让市场投资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新质生产力的大江大海。

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关键要在三大支撑服务上精准施策激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唯有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汇合聚力中的机制性难题,才能将科技创新厚植在产业发展的土壤中,形成新质生产力。

健全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这一环节对科研机构往往成本过高、风险过大,对经营主体又难度过高、不确定性过大,双方仅凭自身都难有作为。应该鼓励行业领军机构牵头组建创新共同体,充分发挥领军者的技术、信息和人才等优势,引领带动各类机构全面融入产业链协作体系,提升科研机构与市场机构的对接精准度,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相促进。健全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围绕技术端、产业端、金融端、人才端做好对接,为全流程创新活动提供规范、专业的配套服务,确保科研创新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发挥新技术创新应用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能力,会同技术创新机构、市场应用机构形成共同体,协同建设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以持续降低分布式技术的应用成本、技术门槛和监管难度为目标,打造全球性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夯实新基建支撑体系,破解技术产业创新应用瓶颈问题。要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绿色低碳等新兴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除了要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外,围绕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外围基础设施、基础制度也尤为重要。缺乏基础设施会使得科技创新在物理空间的应用无所依托,缺乏基础制度会使得科技创新在商业空间的应用无所依托。促进新科技应用还需加强研究统筹,布局谋划好产业发展路线图,适度超前形成基础设施与制度体系,让产业创新行稳致远。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积极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数据要素应用、算力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等新基建谋划建设方面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健全标准服务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新生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工作目标、推进方式、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内在相互需求十分强烈,具体需求对接却存在着巨大困难,必须加快营造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生态”。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引领,着力提升计量、标准、认证等领域的建设水平,统一双方“话语体系”,提升交流效率。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鼓励包容创新、宽容失败,尤其是在监管上要探索审慎的分类监管制度,做到既鼓励创新,又能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实现有效、精准监管,让创新各方“宽心”“安心”。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为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应用提供标准化的测评服务。

作者:徐强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4年3月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内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的两大重点任务——“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和“推进产业创新塑造新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内江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当天,全会一闭幕,中共
2024-06-15 12:04: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颜廷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既要促进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需求紧密对接,提高科技创新质量,也要消除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存在的障碍,增强全过程转化动力■通
2024-04-24 06:57:00
...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突出原始创新,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我市将加快“5+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陕西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支持新建和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
2024-03-28 03:22:00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全等同于发达国家历史上纵向逻辑迭代(串联式),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演进的大趋势以及全球化的变化,也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多种选择机遇(并联式)。关于新质生产力,现在大家探讨很多。从理
2024-04-29 04:01:00
提高国资央企新兴产业收入占比取得关键进展
...要求。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质优是重中之重全国两会期间
2024-03-15 02:4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元春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
2024-02-21 08:50:00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近年来,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创新成果丰硕,多项科技成果、核心技术屡获大奖,为贵州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贵州航天领域的创新
2024-06-21 06:04:00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农业强省
...体现在“两项优势”和“两个短板”上。 四川既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也有农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厚实的优势。一方面,拥有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
2024-03-25 06:05:00
“创新花”结出“发展果”
...到1.2%左右,增速居全国前列。自部署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行动三年来,海南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两名。抓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024-02-29 07: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