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2月27日讯(记者 邢婷婷)2月23日,东明县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一名男性患者在医技楼候诊区待检时突发心脏骤停倒地,在生命垂危之际,县人民医院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奋力抢救,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谱写了一曲为生命奔跑,为健康护航的感人之歌。
当天上午11时07分,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在CT、磁共振成像科候诊区待检时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患者家属见状随大声呼救,就在不远处,神经外科副护士长代希希刚下夜班,正陪着自己的父亲进行查体。听到呼救声,她本能地做出反应,甚至来不及向身旁的父亲交代一句,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患者倒地的方向飞速冲过去。来到患者身旁,代希希迅速俯下身,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她快速检查患者状况:患者双眼紧闭,意识全无,瞳孔已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没有丝毫犹豫,她瞬间做出判断——患者心脏骤停,随即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措施。同一时间,CT、磁共振成像科副主任崔庆涛、马巧选闻声赶到,立刻与代希希交替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科室其他工作人员立刻呼叫急诊医护人员支援,他们一边拨打急诊科电话,一边派人朝着急诊科的方向飞奔而去。短短几分钟,在这争分夺秒的生死战场上,却仿佛被无限拉长,变得无比漫长。代希希、崔庆涛、马巧选三名医护人员的手臂早已酸痛到麻木,每一次按压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可他(她)们丝毫没有停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11点09分,急诊科副主任田坤带着急救团队匆匆赶来。他快速评估患者情况后,立刻接替代希希、崔庆涛、马巧选,跪在转运车上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他的每一次按压都精准有力,如同在奏响生命的战歌,为后续的抢救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时间。患者转入急诊抢救室后,准备好的复苏团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心脏按压机、双静脉通路、药物应用等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心电监护提示患者为反复发作的心室颤动,先后给予8次电除颤,持续抢救40余分钟,患者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也有一些肢体动作,心率、血压逐步回升,心电图提示大面积心肌梗死,加用肝素治疗。11时47分,随着监护仪规律波动,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救治,后转入市立医院行ECOM治疗,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100%闭塞、回旋支99%闭塞,目前患者病情好转。整个救治过程有条不紊,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无间。从男子倒地到被送往急诊室,仅用了不到四分钟,目睹了整个救治过程的候诊群众纷纷为医护人员点赞,面对群众的赞扬,代希希和田坤等医护人员表现的很低调,谦逊。
“我认为我做的这件事,是微不足道的,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不管是谁,遇到这种突发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全力以赴冲上去的。”神经外科副护士长代希希说。
东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田坤:“目前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已明显好转,作为一名急诊医务人员,我感觉到一切都值了,心里感觉很欣慰。”
在CT、磁共振成像科候诊区,上演的这场“生死大营救”,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急救案例,更是一次对医院救治流程和医护人员素养的全面检验。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用专业和冷静守护了群众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
“得知2月23日,我们东明县人民医院接力抢救病人这个事件,我觉得抢救成功得益于我们抢救意识的增强,得益于急救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得益于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CT室,急诊科、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共同协作,才让这个患者转危为安”。同时东明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 乔增海还表示:“下一步,医院还要加强全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急救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环境。”
责任编辑:李明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