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优化产品设计,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执行复杂任务,生产全流程数据实时可见、实现高效敏捷管理……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生产方式进行新一轮变革,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新方向。“人工智能正处于世界舞台中心,它将所有事物都连接在一起。今天人们所探讨的一切都与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发展有关。”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表示。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圳工业总会会长吴光权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加速融入制造业中,成为驱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工厂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开始装上“智慧大脑”,焕发新颜,生产全流程变得更加聪明和高效。
走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树根AI视觉检测站正在整装车间使用“火眼金睛”进行透视扫描。据悉,这个被大家戏称为“暗房”的AI质检工作站,通过布局18套高速相机和18套光源,实现了最小设备数的无死角百分百质检,一站式完成60多个检测项,仅需100秒就可以对整车进行全方位视觉检测,识别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排除人为检测的失误,保障每一台下线车辆的高品质交付。“工业AI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目前仅两年半时间,超级工厂的技术不断升级,机器视觉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幅提升,已经实现检测面百分百覆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树根互联技术人员说。
在青岛啤酒厂,传统酿酒工艺借助人工智能将老工匠们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转化成了一排排数字语言。在酿造集中办公控制室的大屏幕上,糖化温度、投料情况及阀门开度等信息一目了然。据青岛啤酒厂工程部设备技术专业主管孙丕澎介绍,“阀门开度要开多少,在以前非常依赖工人经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现在通过简洁明了的人机交互界面,将以往的经验和数据集成应用,既解放了人工调整阀门开合,又实现了酿造、动力、包装部门之间的精准回收及分配使用。”
在中国,这样的智慧工厂并非凤毛麟角。近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已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近万家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中,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今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发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22家入选的企业中有13家来自中国。目前,全球榜单上中国“灯塔工厂”的总数已经达到72家,占比达42%。
自动化生产、精准生产调度、智能运维、赋能商业决策……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应用场景愈发多元。“未来智能制造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灵活性、降低成本。智能产品赋能工业制造体系将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将推动制造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标准委技术委员周迪表示。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应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业内人士称,AI技术落地的挑战愈发突出,如数据资源整合、技术落地成本和人才短缺等问题依旧严峻。“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周迪说。
责编:张靖雯、王瑞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7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