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王硕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6月12日  第 09 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柔电国重)张一慧教授团队在仿人类皮肤机械感知功能的新型三维电子皮肤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复刻人类皮肤源于自然演化的高级感知功能,是电子皮肤、机器人等前沿科学技术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为此,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目前尚未有电子皮肤能够复现人体皮肤中机械感受器的细微观三维空间分布形式,进而像皮肤一样在物理层面实现压力、剪切力、应变等多种机械信号的同步解耦感知。
受人类皮肤中机械感受器空间分布形式的启发,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设计概念,其结构中的力与应变传感器的三维分布效仿了人类皮肤中慢适应机械感受器细胞和鲁菲尼的空间分布形式,使该器件能够从物理层面解耦地测量压力、剪切力和应变。与皮肤结构类似,该三维电子皮肤也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且各层的有效模量与人体皮肤中的对应层相近。传感器及电路主要位于“真皮”层中,其中,力传感单元设计为八臂笼状结构,其传感器位于笼状结构上部,更靠近电子皮肤表面,因而对外部作用力高度敏感;应变传感器位于器件底部的拱形结构上,在垂直高度上与力传感单元上部的传感器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其只对面内的拉伸应变敏感,几乎不会受压力的干扰。
该团队基于这种具有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结合深度学习,研制出只需通过触摸便可同时测量物体模量及局部主曲率的先进触觉系统,展示了其在判别食物新鲜程度等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其在物理量定量测量(如摩擦系数等)、人机交互等重要领域的应用潜力。
(王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