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实现‘数实共生’目标,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8月28日,在2024数博会“数实共生智连未来”交流活动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
她认为,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要从产业界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另一面从供给侧实现供给能力的建设。
魏晨光介绍,今年是数据要素元年,去年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在计划发布之后,很多地方政府都发布了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专项的方案,很多行业也积极地探索国家的应用场景,有一批典型的案例涌现出来,同时也沉淀了不少推动数据要素行业落地的经验。
面向未来,如果要推动数据要素×行稳致远,无论是供给侧、需求侧,需要进一步共性能力的建设。
一是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成熟的效应的需要,范围从单点局部到多边立体扩张;二是推动数实融合的需要,加快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的拓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扩散的效率及能力的范围,以及数字化转型,需要为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低建设门槛的共性能力的支撑。共性能力应该是跨度主体、跨场景跨行业广泛使用,助力多个行业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成熟效应的技术和方法机制的组合。
这个体系是以场景需求为牵引,围绕四个共性能力目标,提炼出10个共性能力集,包括共性技术、共性机制、共性方法三种能力,形成一个共性能力的体系。
围绕实现数据供得出、留得住、安全流通、用得好、保安全,魏晨光分别进行了阐述。
她表示,从产业生态的角度来讲,借鉴了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在数据要素的产业生态构建过程当中,数据的提供方、需求方和第三方相当于产业生态中几大主要的供应主体,这几大主体基于数据联通、业务流通形成资源共建、风险共担的价值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面,不同的生态主体(第三方)相互之间以及与外部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进化。
魏晨光认为,构建产业生态环境,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具有记忆力、包容性特点的生态环境,包括为各类主体提供创新、包容示范、相关制度创新和供需匹配、收益分配、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以及集约高效的技术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 张恒新 陈慧
编辑 鲍贝贝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