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6 08: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记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驻村第一书记高峰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高峰(右三)与村民谋划发展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严显艳

端午节刚过,高峰便赶回了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

2018年11月,受六盘水广播电视台选派,高峰放下镜头和纸笔,从一名记者变身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五年多来,高峰坚持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班子谈发展、理思路、明方向,真正将自己从“去村里”变成“回村里”。

白岩脚村位于发耳镇西部,地处海拔1500多米的大山深处,居住着3920多名苗族、布依族村民,山多地少、地形偏僻陡峭,交通不便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乡村发展和百姓致富。

“以前跑新闻也天天下基层,当了第一书记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基层。”高峰感慨。

“ 我刚刚到白岩脚的时候,白岩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我们到最边远的村组开展工作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供电等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已经过去五年多,但初来白岩脚的第一印象依旧让高峰十分深刻。

要想富先修路。高峰和白岩脚村两委的干部一同奋力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了改扩建硬化组组通公路29.2公里,庭院、入户路硬化14412平方米,实施电网改造10千伏线路16.5千米……让整个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实现了全村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全覆盖。

“深入农村就要和村民心连心,你把村民当家人,村民自然把你当家人。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我愈发能体会到扎根在这片朴素的土地上带来的幸福感。”高峰说。

驻村以来,高峰切切实实俯下身子,深入人民群众中去。在田间地头、在入户走访中,他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他走遍了白岩脚村的角角落落,与村民之间搭起了一座无形的“连心桥”。

“我们村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路通了,水也通了,产业也有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白岩脚村村委会副主任刘胜品说。

驻村工作千头万绪,高峰将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安全生产、地质风险预警等内容条分缕析,但最难啃的“硬骨头”,还是发展产业和村集体经济。

“致富奔小康,不仅要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必须有产业支撑。”在逐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高峰也在为产业发展谋划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如何走出一条发展山地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产业振兴道路,也成为高峰心中最深切的牵挂。

经过与村两委的反复讨论,结合白岩脚村地理条件,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高峰带领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草药头花蓼、黄蜀葵和精品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驻村期间,高峰协调项目资金87万元,在耕作难度较大的山坡上建设完成了村集体示范基地1个、20亩规模的育苗基地1个。同时,通过多次与上级农业、劳动等部门沟通联系,成功组织开办了挖机实操、精品水果种植管护、畜禽养殖等专题培训班9期400余人次,帮助群众掌握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近几年来,在高峰的带领下,白岩脚村结合当地优势,种植玛瑙红樱桃、蜂糖李、红心柚、刺梨等精品水果4500余亩,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产业虽然有了,但高峰却发现了新问题,村民们对产业的管护意识不强,从而导致种植的樱桃、蜂糖李等水果的产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目的。为此,高峰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打造蜂糖李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对比,让村民对增产增效看得见摸得着。

“能不能树上树下都来钱呢?”高峰又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种植。

2020年9月,白岩脚村建立了12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主要在樱桃树下种植中药材头花蓼。2022年基地又引进新品种黄蜀葵进行种植。今年,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村里又建成配套了中药材初加工厂。

该村与贵州威门药业合作,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订单式”发展,尤其是盛花期每天需要几十位村民进行采摘,家门口就业效果明显,仅此一项就带动30余万元收入,“一地两收”的产业模式也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点滴的工作汇聚成了村民与村干部的认可,也拉近了彼此心中的距离。

在聊起高峰时,白岩脚村村民们连连竖起了大拇指:“高书记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一份子,我们村的变化离不开他的付出。”

时光荏苒。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肩扛摄像机的媒体人,到走村串户逢人便要聊上几句的高书记,高峰帮助和见证着“组组响”和水泥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干净整洁的村落、种植产业的发展……5年来,高峰累计筹集397万元资金和78万元物资,先后组织建设党员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3个,建成农民休闲广场1个,建设完成1000立方米的冷库一座,建成村集体示范基地2个,中草药加工厂1个,育苗基地1个……为白岩脚村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曾经是全国深度贫困村的白岩脚村,依托种植精品水果和发展林下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背后离不开高峰的辛勤付出。截至2022年底,白岩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5000元增长至120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从10万元增长至56万元。

今年5月,两年一轮的驻村帮扶到期,但因为同时轮换的同事家里有困难,高峰主动请缨“再干一届”。接下来,他准备利用发耳镇“果蔬之乡”的品牌优势,加大与“首杨水果”等企业合作,开拓销售渠道,壮大精品水果的附加值,用好冷库物流综合平台,开发樱桃果酱、杨梅饮料等农特产品……

“仔细想想这与当好一名记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只要第三轮驻村不延期,2025年5月还能赶得上儿子的小学毕业。”高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线调研·驻村故事]三轮驻村跑好乡村振兴马拉松
...研·驻村故事]三轮驻村跑好乡村振兴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勤山高谷深路远。从发耳高速收费站驶出,沿着盘山通村路蜿蜒行驶半小时,便来到了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郁郁
2023-06-06 02:14:00
万山||陈延安: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我是驻村第一书记,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安排我来驻村,就是来为老百姓服务的。”陈延安是万山区绩效考核办公室工作人员,2019年6月,他主动请缨到茶店街道横山村开展驻村工作,202
2023-06-16 12:51:00
中储粮集团贵州分公司发挥行业优势助力铜仁碧江乡村振兴
...种植结构,宣传节粮减损具体措施和做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编辑 江婷婷 朱登芳二审 李姗三审 岳振
2024-11-16 02:14:00
吉林驻村第一书记组团卖“年货”
年货大集现场,人流如织。 (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供图)东北的冬天,不只有冰雪,还有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有人带你去赶集。春节前夕,吉林省委组织部指导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举办吉林省“
2024-02-09 09:35:00
退岗不褪色,胡安民用小说记录“驻村第一书记”生活
...的故事。胡安民走访黄麓镇建中村群众胡安民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说:2021年9月1日,他正式进驻巢湖市黄麓镇建中村任职“第一书记”,在和乡亲们交往、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的日子
2024-11-30 21:01:00
本文转自:鹤壁日报淇县打造驻村第一书记指尖上的管理服务平台本报讯 (首席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程梅月)近年来,淇县县委组织部在深化管理提升、聚力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建立驻村第一书
2023-04-21 08:49:00
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左)查看水塘清淤和村路改造工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茆老,今年在哪过?慰问金已打到账户。” “这个当家塘,年后再加把力就
2023-01-21 07:06:00
...骤降,任期即将结束的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西学各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平丽,依旧忙得热火朝天,行程表上待完成事项一条接着一条。史平丽的这种忙碌状态并非个例。从2015年至今,北京市
2023-12-01 07:29:00
他驻村8年把脚步留在“沟沟壑壑” 发展壮大“第一书记产业联盟” 推动农产品出山进城
...第一书记连连点赞。王石凹村村民肖成云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姜书记来到村里后,村里变化大得很,建了中药材基地,村里的中药材不愁卖,我们还可以去干活,能给自己增加不少收入。还
2025-07-05 17: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智慧农场”学科学
10月30日,科技辅导员带领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制作“智慧农场”。10月30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废旧材料大变身 智慧农场学科学”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使用纸箱
2025-11-01 07:32:00
10月28日,市审批局公告了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将是一座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新学校。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位置在小店区
2025-11-01 07:34:00
10月2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清徐县2025年度营造林建设任务、古树名木保护、候鸟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标志着太原市林业专项核查工作启动
2025-11-01 07:34:00
10月29日,第八期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在太原结束。在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中,来自我市10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太原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专班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将打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治理两场歼灭战,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5-11-01 07:34:00
汇川:用“辛苦指数”换粮农“丰收笑脸”
多彩贵州网讯自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工作启动以来,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简称:汇仓红公司)锚定“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核心目标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防范人员滑跌伤害及生产设备、系统冻结损坏,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深化“最安全银行”创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遵义汇川支行在遵义市茅草铺社区组织开展“六进六联”送金融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贵州金元鸭溪电厂组织开展2025年度职工职业与健康体检工作,为全体职工送上“健康礼包”,以实际行动筑牢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双重防线
2025-10-31 18:49:00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
2025-10-31 18:51:00
40多名宁波游客在皖北农村吃“大席”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40多名宁波游客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大席。口孜牛肉、手工麻叶、红烧皮丝
2025-10-31 18:55:00
10月30日,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
2025-10-31 19:10:00
10月31日,第62届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进入布展冲刺阶段,今年的菊展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开化屿和谢坪屿。
2025-10-31 19:16:00
鲁网10月31日讯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企业用工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金秋招聘月”活动于近日启动
2025-10-31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