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6 08: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记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驻村第一书记高峰

从新闻记者到驻村第一书记

高峰(右三)与村民谋划发展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严显艳

端午节刚过,高峰便赶回了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

2018年11月,受六盘水广播电视台选派,高峰放下镜头和纸笔,从一名记者变身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五年多来,高峰坚持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白天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晚上总结梳理,与村两委班子谈发展、理思路、明方向,真正将自己从“去村里”变成“回村里”。

白岩脚村位于发耳镇西部,地处海拔1500多米的大山深处,居住着3920多名苗族、布依族村民,山多地少、地形偏僻陡峭,交通不便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乡村发展和百姓致富。

“以前跑新闻也天天下基层,当了第一书记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基层。”高峰感慨。

“ 我刚刚到白岩脚的时候,白岩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我们到最边远的村组开展工作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供电等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已经过去五年多,但初来白岩脚的第一印象依旧让高峰十分深刻。

要想富先修路。高峰和白岩脚村两委的干部一同奋力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了改扩建硬化组组通公路29.2公里,庭院、入户路硬化14412平方米,实施电网改造10千伏线路16.5千米……让整个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实现了全村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全覆盖。

“深入农村就要和村民心连心,你把村民当家人,村民自然把你当家人。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我愈发能体会到扎根在这片朴素的土地上带来的幸福感。”高峰说。

驻村以来,高峰切切实实俯下身子,深入人民群众中去。在田间地头、在入户走访中,他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他走遍了白岩脚村的角角落落,与村民之间搭起了一座无形的“连心桥”。

“我们村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路通了,水也通了,产业也有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白岩脚村村委会副主任刘胜品说。

驻村工作千头万绪,高峰将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治理、安全生产、地质风险预警等内容条分缕析,但最难啃的“硬骨头”,还是发展产业和村集体经济。

“致富奔小康,不仅要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必须有产业支撑。”在逐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高峰也在为产业发展谋划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如何走出一条发展山地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产业振兴道路,也成为高峰心中最深切的牵挂。

经过与村两委的反复讨论,结合白岩脚村地理条件,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高峰带领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草药头花蓼、黄蜀葵和精品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驻村期间,高峰协调项目资金87万元,在耕作难度较大的山坡上建设完成了村集体示范基地1个、20亩规模的育苗基地1个。同时,通过多次与上级农业、劳动等部门沟通联系,成功组织开办了挖机实操、精品水果种植管护、畜禽养殖等专题培训班9期400余人次,帮助群众掌握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近几年来,在高峰的带领下,白岩脚村结合当地优势,种植玛瑙红樱桃、蜂糖李、红心柚、刺梨等精品水果4500余亩,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产业虽然有了,但高峰却发现了新问题,村民们对产业的管护意识不强,从而导致种植的樱桃、蜂糖李等水果的产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目的。为此,高峰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打造蜂糖李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对比,让村民对增产增效看得见摸得着。

“能不能树上树下都来钱呢?”高峰又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种植。

2020年9月,白岩脚村建立了12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主要在樱桃树下种植中药材头花蓼。2022年基地又引进新品种黄蜀葵进行种植。今年,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村里又建成配套了中药材初加工厂。

该村与贵州威门药业合作,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订单式”发展,尤其是盛花期每天需要几十位村民进行采摘,家门口就业效果明显,仅此一项就带动30余万元收入,“一地两收”的产业模式也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点滴的工作汇聚成了村民与村干部的认可,也拉近了彼此心中的距离。

在聊起高峰时,白岩脚村村民们连连竖起了大拇指:“高书记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一份子,我们村的变化离不开他的付出。”

时光荏苒。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肩扛摄像机的媒体人,到走村串户逢人便要聊上几句的高书记,高峰帮助和见证着“组组响”和水泥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干净整洁的村落、种植产业的发展……5年来,高峰累计筹集397万元资金和78万元物资,先后组织建设党员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3个,建成农民休闲广场1个,建设完成1000立方米的冷库一座,建成村集体示范基地2个,中草药加工厂1个,育苗基地1个……为白岩脚村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曾经是全国深度贫困村的白岩脚村,依托种植精品水果和发展林下经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这背后离不开高峰的辛勤付出。截至2022年底,白岩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的5000元增长至120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从10万元增长至56万元。

今年5月,两年一轮的驻村帮扶到期,但因为同时轮换的同事家里有困难,高峰主动请缨“再干一届”。接下来,他准备利用发耳镇“果蔬之乡”的品牌优势,加大与“首杨水果”等企业合作,开拓销售渠道,壮大精品水果的附加值,用好冷库物流综合平台,开发樱桃果酱、杨梅饮料等农特产品……

“仔细想想这与当好一名记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只要第三轮驻村不延期,2025年5月还能赶得上儿子的小学毕业。”高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线调研·驻村故事]三轮驻村跑好乡村振兴马拉松
...研·驻村故事]三轮驻村跑好乡村振兴马拉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勤山高谷深路远。从发耳高速收费站驶出,沿着盘山通村路蜿蜒行驶半小时,便来到了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白岩脚村。郁郁
2023-06-06 02:14:00
万山||陈延安: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我是驻村第一书记,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安排我来驻村,就是来为老百姓服务的。”陈延安是万山区绩效考核办公室工作人员,2019年6月,他主动请缨到茶店街道横山村开展驻村工作,202
2023-06-16 12:51:00
吉林驻村第一书记组团卖“年货”
年货大集现场,人流如织。 (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供图)东北的冬天,不只有冰雪,还有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有人带你去赶集。春节前夕,吉林省委组织部指导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举办吉林省“
2024-02-09 09:35:00
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左)查看水塘清淤和村路改造工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茆老,今年在哪过?慰问金已打到账户。” “这个当家塘,年后再加把力就
2023-01-21 07:06:00
本文转自:鹤壁日报淇县打造驻村第一书记指尖上的管理服务平台本报讯 (首席记者 汪丽娜 通讯员 程梅月)近年来,淇县县委组织部在深化管理提升、聚力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建立驻村第一书
2023-04-21 08:49:00
“我们曾一同奋战在基层工作一线”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驻村干部”与“驻村记者”“我们曾一同奋战在基层工作一线”唐喆(左)在观光小火车项目工地指导工作 近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镇旬阳坝地区,一条观光小火车项
2023-12-15 01:28:00
...推进乡村振兴,将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 整理)
2023-01-12 05:56:00
...骤降,任期即将结束的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西学各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平丽,依旧忙得热火朝天,行程表上待完成事项一条接着一条。史平丽的这种忙碌状态并非个例。从2015年至今,北京市
2023-12-01 07:29:00
驻村第一书记和他的几个“外号”(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我的驻村故事)
...村委会一起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改善民生,赢得村民信任驻村第一书记和他的几个“外号”(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我的驻村故事)驻宁乡星石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黄熊飞 受访者供图编者按2
2023-03-19 04: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