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颖颖 实习生 袁垚鑫
打造人才生态“磁场”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第三届青年科学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7月30日上午,山东济南,报告厅内,掌声此起彼伏,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支持的青年科研人员纷纷举手向董尔丹教授请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职业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董尔丹教授耐心解答,给予青年科研人员悉心指导和亲切鼓励。这是省科协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托举,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省科协将青年科技人才摆在战略位置倍加支持,着眼青年科技人才所需所盼,发挥科协组织人才智力等优势资源,搭建融通合作、跨界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传承·以“老”带“新”,授之以渔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苗子”更需要“好园丁”。提携青年人才,帮助青年人才,众多院士专家身体力行,省科协在其中搭建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铺设成长“快车道”。
作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的平行论坛,省科协把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角,围绕青年科技人才设置各具特色的活动,打造了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

从主旨报告到对话交流,从成长讲坛到国情研修,从系列沙龙到地方行、座谈会等系列活动,这一切也深刻诠释了此次大会的主题——“传承·合作·成长”,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大会主场报告环节,来自康复大学校长、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董尔丹,联合国“Global-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席、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讲席教授焦念志,为青年科学家们带来前沿分享,用自身经历激励青年科学家们锲而不舍、勇于挑战;在对话交流环节,围绕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搭建跨界交流平台等内容畅谈交流,“选好方向,持之以恒”“胸怀祖国,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定位预见未来”“扎实理论,勇于实践”,字字句句铿锵有力、直击内心。
在成长论坛上,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向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人才出身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选择,但是奋斗可改变命运,要有拼命精气神和不服输、求完美、争第一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院士专家围绕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优化青年人才政策支撑体系、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与青年科学家们展开对话交流,耐心解答青年科学家提出来的科研方向的困惑、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科研人员如何实现更好发展等问题,让在座每一位青年人才受益匪浅。

“学习了他们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品格,要真正能够做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把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康表示,院士专家给予她非常大的帮助,不仅仅是学术水平方面,更重要的是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科协还组建了“青年科学家院士导师团”,首批22名两院院士加入。通过院士集中辅导、“面对面”交流、项目合作等形式与青年科学家进行结对培养,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把握前沿,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这种“以老带新”“传帮带”的精神,正是对传承科学家精神的真实写照。
合作·精准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
“纳米载药是我们重点研发的方向之一,今天对接的王聪老师,是做靶向用药领域的,正好和公司项目有很高的契合度,如果双方达成合作并研发成功,对于宠物用药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的产业需求对接会现场,山东金铸基药业生产事业部总经理聂婧高兴地对记者说。
聂婧口中的“王聪”来自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主攻生物流体力学,目前在研究超声引导下的靶向造影剂的制备。“企业将我们的技术应用到他们的研发中,既可以帮助企业技术推进,又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些临床应用的实例,一步步地实现载药剂的国产化。”王聪说道。

此次产业需求对接会吸引了60余位青年科技人才、企业负责人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发展需求进行面对面、精准对接。现场气氛火热,不少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产业对接会之外,这样的“双向奔赴”还有很多。
在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上,山东省科协成立了“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百人团”,组织动员青年人才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后征集了100余项技术成果和合作意向,济南市科协组织青年专家和企业进行了多次对接。目前,已有部分“百人团”青年科技人才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在第三届大会签约。
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便是签约的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刘坤介绍,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和销售,目前在中药材种植方面遇到了良种选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难题。通过本次大会的对接,该公司已经与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的专业团队进行了对接合作,对于下一步中药材良种选育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大帮助。“大会为企业与人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往企业不知道如何去对接人才,通过大会,企业可以一次性与多个专家团队、多所科研院校进行对接,一次性解决企业的多个技术难题。”
7月31日,济南市科协组织开展的“青年科学家济南行”活动现场,人才思维活跃、企业求贤若渴,频频碰撞出火花。
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陈纪旸表示,公司在发展之初,就因为设立专家工作站而感受人才、技术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历来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通过参加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大会主会场、青年科学家济南行活动,将公司的科研诉求直观地传递给科技人才、一次性接触到大批优秀人才,能够有效解决公司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痛点”。
“我们科研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对着电脑做一些理论的研究,通过参加活动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方向和路线是非常有帮助的。”来自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师杨帆感触颇深。
成长·政策护航,找准方向风帆劲
“我毕业以后进入了企业,头两年有点迷茫,因为我发现产业化和我在学校的逻辑不太一样。在这个时期,有了山东省青年人才托举这个项目,让我们技术有了用武之地。”申培丽是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也是2021年度山东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长期带领团队深耕海藻活性物质研发。她主导的岩藻多糖产业化创新,推动从食品级到医用级产品的高附加值转型,并推动海藻生物产业标准化与智能化建设,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水平,形成广泛社会效益。
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申培丽感慨离不开山东省科协为青年科学家们提供的资源和平台。“我参加过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主题鲜明,邀请了很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的人才,让大家进行一个充分的交流,碰碰撞出非常多的火花。”
据悉,2018年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启动实施,支持托举人选在“科研黄金期”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目前,已遴选了四批共342名青年科技人才,纳入托举范围。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本届大会上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建设。该平台以“青年托举人才”为核心,设计整合青年科技人才库、供需对接、成果发布、政策资讯、热门活动等服务板块,提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匹配链接,推送政策动态与行业资源,学术交流、路演洽谈、线上论坛、导师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效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赋能青年人才成长,构建“人才引领创新、产业反哺科研”的全方位数字生态。青年科技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将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又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机遇、在榜样引领中增添动力、在交流合作中增进情谊、在创新实践中施展才华。本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山东省科协正不遗余力地推动各项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举措,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