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丨卿心君悦
康熙:“胤禔,你今天晚上一直在上蹿下跳,教训你这些弟弟们,你现在能不能跟他们说说你为什么想要杀胤礽?”
胤禔:“孟子云:社稷为重,君为轻,儿臣这样说完全是……”
康熙:“放屁!像你这般无情无义,飞扬浮躁,权利熏心的蠢猪,居然也想当太子!”
随着康老爷子终于对老大骂出了“蠢猪”这两个字,九子夺嫡的争斗刚迈入太子被废的第一波小高潮,立马就迎来了第一位淘汰者。
如果说老四最终夺嫡成功存在一点的偶然,那么老大会被第一个淘汰,却一定是必然的结果,尤其是康老爷子对他“蠢猪”二字的评语,绝对实至名归!
今天就聊聊老大这个“职场反面教材”的几个错误示范。
“背后捅刀”
在追比国库欠款一事中,最大的债主不是邬思道口中那些不安分而借之的大官功臣,更不是借钱编书的老三和借钱盖戏楼的老十,而是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老二胤礽。
为了还清欠款,太子听从了狗头军师黄体仁的建议,偷着干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
天底下没有金汤一般的河堤,同样更没有不透风的墙。
太子自认为这件事干得神不知鬼不觉,可殊不知早已暗中掌握吏部的老八,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老八一边暗示吏部尚书揆叙将此消息透露给老大,一边等待时机成熟,好拿此事大做文章。
不久之后,老四催债的步伐越来越快,混不吝的老十在老九的鼓动下当街去卖家当,过程中还鞭笞了前来劝阻的田文镜。
此事一发生,老八立马意识到引爆太子卖官一事的时机到了。
为何说时机到了?
这就是对情绪的一种利用。
人说到底都是情绪化的动物,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人的思想判断和决定,这就是有些职场人在见领导之前,总会问一句“领导今天心情咋样”的原因所在。
而老八认为时机已到,就是想趁着老十的事来火上浇油,借此加剧康老爷子对太子卖官一事的负面看法。
那么老八是如何引爆此事呢?
背后捅人刀子,绝不能把自己搁在其中,否则让领导产生了怀疑,即便能伤敌一千,那么也得自损八百,甚至一千和八百这两个数值还可能会调换。
毕竟,卖官鬻爵自然有错,可借机下药的事性质更加恶劣。
因此,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其中,老八就只能“借刀杀人”,而这把刀就是此前已经透漏过消息的老大。
老十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老八得知老大正好当值,便授意揆叙:
“让大阿哥引见给皇上。”
而揆叙与老大一见面,只对老大说了三句话,就完成了老八交代的任务——
“这几个人都是太子点名外放的。”
“他们和太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奴才敢发誓,这几个人太子连见都没见过。”
揆叙话中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摆明了告诉老大,这几个人就是前不久太子卖出去的官。
而老大听了揆叙的话,意识到这是捅太子刀子的绝佳机会,脸上当即堆满了笑容连声叫好:
“好好,把他们都叫过来,我引他们去见皇上。”
事情的发展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康老爷子一看老大递上去的引单就有所察觉,随后脸色阴郁地面试了要外放四川盐茶道的康祖恩。
说来康老爷子的提问并不刁钻,可谁也没想到康祖恩竟侃侃而谈讲起了卖盐和卖茶的生意经。
本就气不顺的康老爷子,听了康祖恩的话,勉强压下去的怒火腾地一下又燃烧了起来,随后扭头质问老大:
“这个人是谁举荐的?”
老大答:
“这六个人都是太子点名放的缺儿。”
表面看起来老大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可恰恰是这种回答让他错失了一个既能摘清自己,又能顺带着一箭双雕的机会。
也就是说,此时老大若是回复:“听揆叙说,这几个都是太子点名放的缺儿”,不仅能直接撇清了自己的干系,还能间接引导领导去怀疑这件事的背后暗含八爷党的算计,从而老大便可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傻人有傻福,老大虽然错过了这一良机,紧接着康老爷子立马又给出一次补救的机会。
康老爷子一听是太子举荐的,立马挥退了眼前这些人,又向老大问道:
“太子和这六个人什么关系?”
老大答:
“回皇阿玛,据儿臣所知,太子连这六个人的面都没见过!”
什么?老大竟然如此直白地表明自己知情?姑且不说你为何对此事知之甚详,即便你知道内情,为何不第一时间劝阻太子或是第一时间向康老爷子禀报,反倒在这个时候才说?
你这不是明着告诉康老爷子,你在捅刀太子吗?
那么老大该如何回答才是正确的呢——
回皇阿玛,儿臣方才也问过揆叙了,他一再肯定,太子连这六个人的面都没见过!
“借刀杀人”
胤禔:“不错不错,这太祖爷是第一圣祖,把皇位传给了第八子太宗爷,那皇阿玛是第二圣主,自然也就会把皇位传给他老八了。妙!妙!老三还是你书读得好哇!”
胤祉:“大哥我可没这样说啊,你要是硬往我身上扯,可别怪我不认账!”
这是老大胤禔主动来找老三胤祉聊天时的一段对话。
此时,圆满完成“刑部冤狱”任务的老八胤祀,继老四胤禛之后,也成功晋升了郡王。可以说老八这次晋升,完全是踩着太子上位的。
在审理刑部冤狱一案中,老八巧妙地诱审了太子一党的肖国兴,从而拿到太子受贿的铁证。
随后早已揣摩出圣意的老八,连夜将此铁证上交给康老爷子,上演了一番维护太子的戏码。
正是这番深通圣意的表演,让康老爷子龙颜大悦,不仅给予了老八十二个字的高度评价:“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处事明达”;还在接下来的热河狩猎中,让老八代替太子宴请外藩使节。
而老大之所以来找老三聊天,就是因为老八在宴请外藩使节时所说的一句话:
“要说尧舜以后,谁是圣明的圣主,我以为应该首推两位圣主,一是开创我大清万世基业的太祖高皇帝,再就是圣明神武的当今皇上。”
老八说这番话时,是否想以此来暗示外藩使节康老爷子有意传位给他第八姑且不说,可此时主动来找老三交谈的老大,想用这般解释来攻击老八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也就引来了老大的第二次错误示范——
经过上一次的失败教训,老大痛定思痛,这次出手也打算采用“借刀杀人”这一招,以实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报复。
而老大选择的“刀”,便是九子中最爱吊文的老三。
那么问题来了,老大选定了“刀”,可又如何拿这把刀去攻击老八呢?
在《三十六计》中,对“借刀杀人”一计有这样的描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己力。”
这段话中有两个重要原则:
其一,“友未定”,也就是说这个友并不一定是自己阵营里的朋友,而是包含着任何与敌存有矛盾的存在。通俗来讲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老大选择老三当“刀”,符合这一原则。
其二“不出己力”,是说此计的关键在于自己不能出力,也就是说得保证置身事外的状态。
而老大来找老三聊天这一举动,显然无法达成这一原则。
为何这么说?
老三不可能听了老大的话就主动出手,去康老爷子面前告老八的状,那么老大要想继续攻击老八,就只能自己去康老爷子面前倒闲话,这样就达不成“不出己力”的这一原则。
而老大这一次失败,败就败在了这里!
老大跟老三聊完天,第一时间就去找康老爷子捣腾闲话。
康熙:“他的原话是怎么说的?”
胤禔:“原话好像是说古往今来的圣主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太祖爷,一个是皇阿玛。”
康熙:“那你怎么说成是朕要传位给第八个儿子。”
胤禔:“回皇阿玛,这是三阿哥说的。”
注意,老大的回话其实已经汲取上一次的失败教训,尝试着将锅甩给他人,顺带摘清自己。
可问题是这一次的情况与上一次截然不同。
上一次老大引见官员时,可以甩锅可以移祸,是因为老大的举动是符合程序的,是正当的;而这一次老大前来鼓捣闲话,并不具备任何正当性。
同时,上一次引见官员,即便老大甩锅给揆叙,也不怕当面对质;而这一次甩锅给老三,老大又岂敢当面对质。
果然,听了老大的话,大怒的康老爷子当即下令:
“荒唐!莠言乱政!你现在就去见胤祉,传朕的旨意严加申饬,如果再敢胡说,朕决不轻饶!”
心虚的老大,又岂敢接康老爷子的这个命令?而正是老大表现出的退缩,让康老爷子瞬间意识到这又是一起背后捅人刀子的恶劣行为:
“你为什么不敢去?李德全你跟他一块去!”
其实到此,老大已经基本赢得了“蠢猪”的称号,只是碍于父子情分,康老爷子没有说出口而已。
可谁曾想,不久之后老大又做了一件更蠢的事,也是这件事让康老爷子彻底放下了父子情分,同时也明白了:对于蠢人来说,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趁火打劫”
李德全:“……着即加封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祀为亲王……从即刻起,停用太子一切印信,着直亲王胤禔总领行宫宿卫,着成亲王胤祉总领热河驻军行营事宜……”
就是这一晚老大胤禔的权利一度达到了九子中的顶峰;同样也是这一晚,因为老大最后一次职场的错误示范,不仅被免去了一切爵位,革掉了所有差事,还被罢为庶人,永久圈禁宗人府。
那么老大究竟做了什么样的蠢事呢?
此时,太子和春华的事终于被康老爷子撞破,就在康老爷子恼羞成怒要向太子问责时,老十四模仿太子手谕调来驻军,上演了一出逼宫的戏码。
不知内情的康老爷子以为太子见东窗事发被废在即,于是铤而走险,走了弑君造反这一步。
为了控制局势,康老爷子一边紧急调派狼覃特种部队前来护驾,一边停用了太子所有的有效证件,并一口气提拔了四位亲王,进行分权与制衡。
可以说,一瞬间局势就变得波谲云诡起来。
既然太子被废已基本成为定局,那么此时作为皇子最该做的事就是默默地观望,不能冒头更不要出风头,以免引火烧身。
可谁曾想,下午刚犯过错的老大又站了出来。
而老大这一次要做的事便是“趁火打劫”,趁太子病要太子的命,彻底灭掉他心中最大的竞争对手。
也因此,一见面听康老爷子问他是否亲眼所见太子和老十三在叛军之中,老大立马无中生有开始了言之凿凿的胡编乱造,意图彻底做实太子造反的事:
“回皇阿玛,天太黑人又多,儿臣没看清楚,但儿臣可以断定胤礽肯定在叛军之中。这是明摆着的事,胤礽狂悖不法,对皇阿玛不满,已经不是一天半天了。今儿个您又没让他接见外藩,那只明黄如意又没赐给他,所以他就更加以为要废了他太子的名位,因此他就铤而走险!”
这就是老大做错的第一步。
在如此敏感时期,别说你并没有亲眼所见,所说的话只是凭空捏造的分析与假设,即便你亲眼所见,也绝不该说出来。
为何?
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你的亲眼所见,那么你所说的话就容易被人认为是“落井下石”。退一步讲,即便有人能证明你的亲眼所见,也应该三缄其口。
理由是,要避嫌,更要表现出一个顾念手足之情的正面形象。
毕竟事情已发展至此,有些事已成定局。与其背后捅刀,不如拿出当兄长的姿态扮一扮好人。这样更能在康老爷子面前加分。
然而,老大不仅没这么做,还在毫无意义的“无中生有”之后,紧跟着又打出了一记愚蠢至极的“赶尽杀绝”:
“替皇阿玛想想,您也真难,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胤礽结党多年,私人门吏遍布天下,这一次就是平息了叛乱,只要胤礽还在,朝廷就永无宁日。”
康熙问:
“你是让朕杀了胤礽?”
胤禔狡辩:
“皇阿玛是古往今来第一仁慈之主,您当然不忍,不过儿臣想,我是长子,替主分忧,为父解愁,责无旁贷!这件事,您看是不是交由儿臣来处置?”
可以说,正是这一番话,敲定了老大最终悲惨的结局,而后来老三在关键时刻“回手一掏”打出“魇镇”一事,不过是个加速老大灭亡的催化剂而已。
《三十六计》中“趁火打劫”这一计,其实有两种实操方式——
第一种叫做“抱薪救火”,也就是趁对方后院“起火”之时,我方伪装成“救火”的姿态前去营救。暗中捞取好处,或是再点一把“新火”。
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伪装”,也就是不能让其他人察觉到你的意图。
第二种叫做“助纣为虐”,也就是在别人趁火打劫之时,助对方一臂之力,由此来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借力”,也就是自己绝不能充当主攻手。
由这两种方式就可以看出,老大这一手“趁火打劫”之所以失败,恰恰是不懂得伪装,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的真实意图。
同时还不懂得“借力”,而是莽撞地冲锋陷阵,最终成了康老爷子用来“杀鸡儆猴”威慑其他皇子不要轻易夺嫡暗斗的牺牲品。
到此,老大终于在不懈努力下,获得了康老爷子给予的“蠢猪”定性。
结语
最近看到有很多人评论人情世故与职场之道都是奴才的学问与旁门左道。对此不想多说,只给一句答复:
第一,与色厉内荏,嘴上咄咄逼人相比,让自己强大起来更重要。
第二,只有了解套路,才能防范套路,只有懂得规则,才利用规则,至于其中涉及到的职场之道是好是坏,其实全在于所用之人,而非事物本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