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进展!我国实现世界最大规模51比特量子纠缠态制备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13 07:55:00 来源:杭州网

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袁骁合作,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演示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该工作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突破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对于研究多体量子纠缠、实现大规模量子算法以及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等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1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神秘也是最基础的性质之一,同时也是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资源,是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根本来源之一。多年以来,实现大规模的多量子比特纠缠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奋力追求的目标。自1998年人们首次利用核磁共振系统实现3比特GHZ态的制备开始,真多体纠缠态的制备成为包括光子、离子阱、金刚石氮空位色心、中性原子及超导量子比特等各种物理系统规模化扩展的重要表征手段。其中,超导量子比特具有规模化拓展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科学家在超导量子比特多体纠缠制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自2017年起先后完成了10比特、12比特、18比特的真纠缠态制备,不断刷新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纠缠比特数目纪录。

然而,更大规模的真纠缠态制备要求高连通性的量子系统、高保真的多比特量子门以及高效准确的量子态保真度表征手段。高连通性保证了大规模量子态生成的可能性,避免因缺陷和连通性不足限制量子态规模;通过高保真量子门才能够将量子比特连接起来形成高保真的多体量子纠缠态;而高效的量子态表征是克服随比特数指数级增长的量子态规模复杂度、进行量子态保真度准确估计的重要保证。由于难以实现对量子系统性能、操控能力以及验证手段的这些要求,此前真纠缠比特的规模未能突破24个量子比特。

研究团队在前期构建的“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基础上,进一步将并行多比特量子门的保真度提高到99.05%、读取精度提高到95.09%,并结合研究团队所提出的大规模量子态保真度验证判定方案,成功实现了51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最终51比特一维簇态保真度达到0.637±0.030,超过0.5纠缠判定阈值13个标准差。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结合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开展了对于小规模扰动平面码的本征能量的求解,首次实现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为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方案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
...科技日报向可扩展算法更进一步“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制造的两代悬铃木处理器。每个处理器都有两个黏合在一起的芯片,一个包含量子位,一个包含量子位和外部世
2023-02-23 01:18:00
“本源悟空”演绎72芯之变 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风起
...快接近一万倍。进入2023年,各国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2024-01-08 09:59:00
科研人员取得量子机器学习研究新进展
...校计算机学院罗勇教授团队在量子机器学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证明了量子数据的纠缠程度对量子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误差的影响表现出双重效应。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2024-05-16 17:28:00
量子互联网新进展-----四川团队突破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世界纪录
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近日,该校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和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实现了光纤通信波段光子的时-频模式复用存储,突破了固态量子存储器容量的世界纪录。
2024-03-11 10:24:00
“九章三号”刷新世界记录,多国加速布局,量子计算为何受重视?
量子科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之一,而量子计算是量子科学的最重要领域。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了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
2023-10-11 15:46:00
...自:合肥日报本报讯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三项量子保密通信相关的通信行业标准落地实施。记者获悉,我市企业国盾量子参与了这三项“国标”的制定工作。新一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
2023-08-02 01:04:00
【科学强国】量子热背后的冷思考
量子信息技术是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科学家将量子力学应用到信息领域,量子信息技术就
2024-02-21 14:06:00
...者 裴宸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经典计算机需要1万年,量子计算机只需200秒。”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他们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时表示。5月25日晚,在
2023-05-29 04:26:00
钱学森支持,三代科学家接力,如今我国拥有大算力!
...17个国家共计511万人次的远程访问,完成了约16.9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兴奋
2024-04-28 13: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