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明王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一点也不让朱厚熜同志省心。
朝廷内,李福达之狱把大明王朝闹了个沸沸扬扬,好几位高官落了马,有被廷仗打死的,有流放三千里的,还有脾气比较大,没等朝廷的处罚下来,就在诏狱里含冤自尽的。
在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刻,有的时候,死亡其实是一种抗争。
大臣们死就死了,如果你不冤,那是我朱厚熜明察秋毫,如果你冤,那也没关系,史官以后也会给我朱厚熜记上一笔烂账,说我是个草菅人命,是非不分的昏君。
朝廷外,广西府告急,境内十来个州县纷纷起义造反,老百姓苦大明暴政久矣,现在已经撸胳膊挽袖子揭竿而起,声势浩大,已经有点控制不住了。
折子从地方传到中央,刚刚当了没几年皇帝的朱厚熜大惑不解,不就是一帮小老百姓起事么?怎么会控制不住?
乡野之民,无非就是些破刀烂棍,我大明又不是没有人了,又不是没有士卒了,怎么就控制不住了?
很显然,有这种想法的朱厚熜还是太过年轻了。
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够一刀切,都能够一棒子打死,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问题,也不再需要解决问题的人了。
(起义)
广西府的老百姓造起反来不要命,一个村五百户人,那么参与造反的就有五百户,一个州府两万户人,那么参与造反的就有两万户。
的确,他们除了人多之外,基本上没有优势。
武器不好,有的拿着自己家扫地的扫帚就上了战场。
不懂兵法,到了战场上不会排兵布阵,只会一顿蛮干。
战斗力弱,除了会两下野球拳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招式。
这样的一支一支的起义军,别说是一万人,就算是十万,百万,说白了也是白给。
但我们要知道,白给,就相当于是免费的。
而免费的,实则是最贵的。
当时,驻防广西府的总督,叫做姚镆。
姚镆这个人,打仗很猛,战斗素养也很高,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提领两广军务兼巡抚。
(姚镆形象)
这样一位战场上的将才,其实只要他愿意,随随便便带着几万精兵就能很快平定叛乱,但问题在于,这帮老百姓们能力不够,可勇气坚定,宁死不降,如果姚镆要彻底的平定广西之乱,那么他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把造反的人全都杀光,杀尽,杀绝。
然而,这样杀人是不现实的。
一来,明王朝没有这样嗜血的将领,二来,皇帝是让你平定叛乱,而不是做一个战争机器。
朝廷给出的意见和指示,是招抚黎民百姓,让他们放下武器,归顺大明。
因为杀人固然能解决问题,但却不能一劳永逸,或者每一次都解决问题。
今天广西造反,你把老百姓全杀了,明天广东造反,你把老百姓全杀了,后天大明一十三省全都起来造反,你还是照杀不误,到时候整个大明的人口都被你杀完了,你看你还是皇帝么?你看还有谁听你的?到时候大明还算是大明么?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
有智慧你不用,你非要强攻,那就说明你这个人肯定不是很聪明。
这个世界上最能令人折服的武器,绝对不是暴力和征服,而一定是一点别的什么东西。
有可能是爱心,有可能是和平,还有可能是忍耐。
反正不管怎么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钥匙也不止这一把。
不过,假如想要平定叛乱,那么就能平定叛乱,那么这一切也太过容易了。
历史从不容易。
总督姚镆倒是十分痛快地承认了自己不聪明,他很快向朝廷上疏,表示这活儿我干不了,又得打胜仗,还得拢人心,这是纯技术工种,你们还是赶紧换个人来吧。
朱厚熜看到姚镆的奏疏之后,一瞬间倒是理解了。
皇帝开始明白,姚镆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让他来干这种活儿,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不过皇帝很快又陷入了到了一个艰难的境地,那就是,既然又要快速平乱,还要能安抚百姓,还不能造成太过血腥的局面,那么就说明这件事儿得交给一个能文能武的人去做。
以武平乱,以文招抚。
想法很好,但这样的人却不太好找。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朱厚熜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守仁,
在最初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短暂的和王守仁同志打了一个照面。
当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厚照买了最快一班的火车票想要去平乱,结果被王守仁抢了先,把不争气的朱宸濠给活捉了。
此后,王守仁任南赣巡抚,在江西各地又屡屡平定了一些民乱,可以说是一个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型人才。
朱厚熜本质上,是很欣赏王守仁的。
一来,他知道王守仁是心学的创始人,是哲学大家,天下文人士子大多数都把王守仁当做偶像,朝廷里的很多大员们也都深受王守仁影响,所以这个人的文化水平,智力程度,以及号召力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更为珍贵的是,王守仁本来是文官出身,但无论是带兵还是打仗都很有一套,别的不说,单是三下五除二把朱宸濠打得心服口服,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并且,王守仁算是个清流派人士,不拉帮结伙,也不跟别人站队,是一个有啥说啥,只看事理而不看势力的人。
嘉靖刚刚登基的时候,是十分孤单的。
他在湖北安陆了生活了十来年,初来紫禁城乍到,人生地不熟,一没背景,二没资源,碰到王守仁这种大臣,那就约等于是碰到救命稻草了。
不过很可惜,嘉靖前脚登基,后脚王守仁的父亲就病逝了。
(王守仁画像)
明时的成例,您在朝里无论当多大的官,但凡父母双亲病故,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此谓丁忧,主要用来显示大明官员的诚孝之心。
这个丁忧制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并不太合理,但却基本上没有例外。
守得越长,说明您越孝顺,而想守的短,或者舍不得职位不想辞职回家,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除非您是张居正。
按理说,王守仁丁忧也丁差不多了,但他自打一回乡里,突然觉得如释重负,日子过得比在朝廷里好多了,所以他之后并没有再回去上班。
当年他和正德一朝的权宦刘瑾斗过法,结果被刘瑾用板子按着打。
当年他抢了正德皇帝的军功,结果朱厚照跟他玩冷暴力,朱宸濠这个俘虏,王守仁移交了半年多才算交接完。
他这一生,过得有些太疲惫了。
在他并不算特别漫长的仕途生涯中,他最为想念的,是自己因为得罪刘瑾而被贬到龙场去当驿丞的日子。
后来他重回仕途,发现大家是如此地喜欢自己的心学,如此爱戴自己,以至于自己一天都退不下来。
现在好了,父丧丁忧,自己终于能回家了。
(心学)
所以从他辞职回家之后的将近六年时间里,王守仁一直在江南各地讲学,播撒心学的种子,顺便再收两个得意的门生。
真正的平静,只有在平静的生活中,才能获得。
当然了,这平静可能也是一份坦然。
王守仁的前半辈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目标,就是做圣贤。
为了做圣贤,他可以和他们家后院的竹子较劲,他可以在龙场漆黑的夜幕下发呆,为了做圣贤,王守仁几乎可以说是有点癫狂了。
那时候他还搞不清楚自己做圣贤的目的,或者说,他只是为了做圣贤,而做圣贤。
但现在如果你问王守仁还想要做圣贤吗?你很大概率得到的答案应该是不想。(当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了圣贤)。
人嘛,似乎就是这个样子。
得不到想要,得到了觉得这也不过如此。
(守仁格竹)
当年那些努力追求的光芒已经暗淡,虽然王守仁心底里还报以崇高的理想,但他知道,有些理想近在眼前,但有些理想如摘星之事,只能想想。
与其一直仰望天空,倒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实主义上来。
是的,王守仁不再是那个少年,他已经步入了中老年。
不过,王守仁很喜欢这份平静,但朱厚熜很快打破了这份平静。
皇帝的任命不容抗拒,不容置疑:
王守仁,度假也度够了吧,别再整没用的了,赶紧回来上班!
于是,我们的王守仁同志连夜收拾行李,任左都御史,兼两广总督,开拔广西,平定叛乱。
虽然找来了狠人王守仁,但朱厚熜的内心并不乐观,因为他知道,广西那旮沓现在的状况,相当棘手,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拿不下来,所以皇帝也不指望王守仁去了之后立刻就把一切办妥,他只希望,王哥可以用他优秀的控场能力,把事情先稳定下来。
但朱厚熜没有想到的是,王守仁不只是个被呼来喝去,能文武双修的大明奇才,他更是有明一来的古今第一圣人,完人,贤人。
在王守仁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中,他会为朱厚熜,送上一份祝福,以及一份大大的惊喜。
看来,擦亮历史的黑夜,还得是你王守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1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