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能源动脉如何穿越自然保护区(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06 06: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科学选线、绿色施工、生态修复,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能源动脉如何穿越自然保护区(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⑥)

本报记者 王锦涛

能源动脉如何穿越自然保护区(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⑥)

短叶假木贼(摄于2023年7月)。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能源动脉如何穿越自然保护区(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⑥)

西气东输四线工程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焊接施工(摄于2023年3月)。

王 辉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正在施工的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4.6公里。为了保护脆弱的荒漠生态,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工程通过科学选线、绿色施工、生态修复,让顺利施工与保护生态得以同步推进。

年降水量仅4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200多毫米,即便在夏季,稀疏的灌木也鲜有绿意、普遍发黄……

这里,是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西四线”)必经之地。

这里,生态异常脆弱,却有高等植物455种、脊椎动物210种、昆虫387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发菜,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普氏野马、雪豹、白唇鹿、金雕等。

能源动脉须贯通,生态环境要保护。“通过科学选线、绿色施工和生态修复,西四线施工走出了一条‘生态路’。”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甘宁工程项目部酒泉分部经理王辉说。

选线——

为有效保护稀有植物和湿地,管线作业带做了两次微调

出甘肃酒泉市瓜州县城,西行约两小时,便进入保护区北片区。

管护员仔细核对准入证、做好登记后,记者换上劳保鞋和工装,戴好安全帽,随施工人员前往工地。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7年6月,分南、北两片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交汇处。”保护区管护中心资源保护科负责人王亮说,这里的荒漠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四线贯穿保护区64.6公里,管道沿线水资源稀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我们与保护区管护中心签订《生态保护与管理协议》,依法合规取得施工许可。”现场施工单位中石化江汉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西四线三标段负责人韩江平介绍,入场后,首先组织人员进行了踏勘。踏勘分两组,每组每天行进3公里左右,通过目测加无人机等方式,对作业带沿线的地质地貌、植被分布等做了详细勘察。

“踏勘,为的是精准掌握管道沿线的生态细节,以便优化调整。”韩江平说,经过踏勘,与设计单位对接后,对管线做了两次微调。

在桩号为BA035—037段,踏勘队员发现了一片裸果木。

“裸果木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在古地中海、亚洲中部荒漠区内属比较稀少的荒漠残遗种和稀有种。”王亮说,其生于沙地、砾石质戈壁荒漠地带,是构成石质荒漠植被的重要建群种之一。

“我们主动避让,管线作业带向西偏移80多米。”韩江平说。

沿着西四线穿行,一泓清泉闯入眼帘,大片芦苇随风摇摆。王亮说,这是保护区内的大泉湿地,也是保护区内动物的生命源泉。

“在这里,管线再次微调。”韩江平说,为保护湿地植被、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打扰,调整管线超6公里、偏离湿地40多米。同时,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远离湿地加注油料,将噪声、扬尘和油污可能对湿地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准备——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培训,实现一体化绿色施工;保护区同步加大巡护力度

在施工现场,一幅“进场施工须知”格外醒目,9种重点保护植物、9种重点保护动物都做了图文标注。

“在工地,这是标配。”韩江平说,“保护区内施工,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边界感,什么不能碰、哪些不能动,必须心中有数。”

早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就组织专家对施工可能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保护措施,经专家评审后报保护区备案,并邀请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专项环保教育培训。

“要让大家知道,在保护区内施工,生态必须优先。”王辉说。

为缩短通勤时间,高效施工,减少对保护区的扰动,“经过现场踏勘,在红柳压气站南侧已有场地搭建起75间标准野营房,作为生活营地。”韩江平说,配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装桶,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后,再由专人运到附近柳园镇处理。

“就连管道,保护区都是专门定制的。”王辉说,一般线路管道壁厚为18.4毫米,保护区内采用的是22毫米加厚钢管,“这意味着,强度设计系数提高一个等级”。

同时,项目部利用无人机、机组布控球、驻地摄像头等进行监控,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施工举措及人为破坏及时纠正并制止,在保护区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绿色施工。

施工单位能否守好生态红线,保护区管护中心有“绿色标尺”。西四线在保护区开工后,保护区管护中心抽调管护员专职负责巡护。“我们会定期、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确保作业带不越‘生态线’。”柳园管护站副站长潘雪娇说。

施工——

车辆沿巡护道路行驶、严禁超范围碾压,竣工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

走在覆盖砾石的作业带上,脚下是直径1219毫米的天然气管道。

贯穿保护区的64.6公里管道,由5000多根长12米、重8吨的管道焊接而成。如此多的管道、这么长的距离,怎样才能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送抵施工点?

“先要办理人员和车辆准入手续,经保护区管护中心批准同意后才能入场。”韩江平说,运输管材的半挂车辆进入保护区后,有专人引导,只能沿着管道巡护老路行驶,严禁超范围碾压。

历经多年风雨和演化,荒漠区地表已“结痂”,“锁”住了地下的沙尘。倘若车辆不按指定路线前行,“结痂”的地表一旦被碾碎,荒漠的大风就会“撕”开地面,掀起沙尘。于是,施工时采用“钉边桩+绑红绳”方式,让车辆行驶在原有道路。“很多时候,作业带近在眼前,但运管车辆必须绕行。”韩江平说。

布好管道,便是焊接。西四线采用全自动焊接,速度快、一次合格率高,为方便附近野生动物自由穿行,焊接后的管道架在高1.2米以上的管墩上。

之后的管沟开挖,也是“极限”操作。“一般作业带设计宽度为28米。”韩江平说,在保护区内只批复了24米,这意味着挖出的土若全堆在管沟旁,堆土高度将超过规范要求,造成安全隐患;必须将多出的土方外运至指定区域堆放,用防尘网苫盖,固定的运输线路租用洒水车降尘,回填时再运回作业带。“虽降低了工效,但避免了超宽‘越界’。”韩江平说。

眼下,管道建设正在收尾。“竣工后,将进行生态修复。”王辉介绍,地面植被稀少、质地以裸露石质为主的地段,将采用碎石覆盖;临时便道地表松软地段,将采取平整压实、洒水处理,使浮土迅速形成钙质和结皮,避免风蚀形成扬沙。同时,选择耐旱、耐盐碱的当地优良乡土植物,辅以人工补水等措施,让生态系统恢复如初。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6日 15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6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闪电评论|《昆嵛》:时代对自然生态态度的鲜活样本
...里的自然生态,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卓越的生态价值,成功跻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其保护管理工作在国际层面
2024-12-25 16:01:00
和谐共生|长江运河交汇处,地球“最美岸线”这样炼成
...十年禁渔,共同促成了长江生态改善。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整个长江干流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约有62头江豚在此栖息。南京城区中心的江段,基本实现了“江豚天天见”
2024-04-21 12:33:00
超“吉”不一样②丨“青山变金山”“白雪变白银”
...青山”“冰天雪地”正在变“金山银山”。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在长白山游客集散中心排队进入景区没错 夏季一定要来22℃的长白山来享受一场清凉巡礼看那
2023-07-23 23:32:00
全国生态日 | 每一分每一秒,绿色中国都在前行
...节上,我们一直在为节能而努力。”张泽林说。1小时在自然保护区——“让孩子们在这里更加了解自然”人民日报记者 李纵1小时,小朋友能学到多少自然知识?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
2024-08-15 18:00:00
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安徽:皖江绿色发展浪花绽潮头
...增多,并呈现多种群、多头数的汇聚。图为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戏水(安庆宣传部供图)“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江豚数量约为180至200头,为长江江豚种群密度最高的江段。
2024-07-23 12:34:00
大型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央视首播!阳江“海上密友”的故事
...中2000头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白海豚对水质要求极高因此被视为衡量水域质量的
2024-05-22 23:53:00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自然与人类映照的影像探索
...儿拿着长长的笨重长镜头进入画面开始拍摄动物,暗示着保护区变成了一个拍摄、教化与被拍摄者以及保护者与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奇妙关系。可以确认的是影片给与了片名的具象的把握,即《雪豹和
2023-08-06 12:44:00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成功达标,环境因此改善,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自然保护区工程技术人员孔繁燕——守护“情人湖”的生态平衡柴达木盆地东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有一对被称为“情
2025-03-18 04:35:00
日前,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这不仅是对该保护区生态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保护区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
2025-05-20 15: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这个“陆港”为何能吸引沿海客户?(图)
在南昌市南端,有个看似普通却充满活力的小镇——南昌县向塘镇。在这里,每天都有火车鸣笛奔赴全国各地,将一辆辆车、一袋袋盐
2025-11-18 05:03: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16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42条,其中,南昌青山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5-11-18 05:03:00
已要求车队加强人员培训
城市洒水作业是改善空气质量、维护道路整洁的民生举措,但若操作不当可能给群众生活带来困扰。近期,抚州市东乡区有网友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1-18 05:03:00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思成) 南昌大学近日传来喜讯,据ESI(基本科学指标)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南昌大学化学学科ESI排名为0
2025-11-18 05:03:00
抚州市水源村岭下组排水沟工程绘就民生新图景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是连接党心与民心的纽带,是改善群众生活、赋能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石。在水源村岭下组,一项总投资近100万元的排水沟工程
2025-11-17 17:31:00
石家庄市栾城区开展新就业群体冬季送温暖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张思梦、田野)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共青团栾城区委、区残联,依托全新升级打造的三苏社区暖“新”驿站
2025-11-17 17:3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谱写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篇章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17 17:32:00
近日,湖北省纪委监委推出的廉洁微视频《立冬:玄律凝霜淬骨清,寒威正节守坚冰》,以节气时令为喻,将立冬“水始冰、地始冻”的自然规律与廉洁自律的政治要求巧妙融合
2025-11-17 17:32: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
2025-11-17 17:32:00
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童心护粮 不负‘食’光” 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李敏)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增强未成年人珍惜粮食的意识,11月15日
2025-11-17 17:34:00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做强“链上党建”,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鲁网11月17日讯一直以来,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以下简称:泰安移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党建强链”为载体
2025-11-17 17:36:00
安徽出台深化药械监管改革措施,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皖新闻讯 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药品和医疗器械(以下简称药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5-11-17 17:38:00
因环保问题,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太行矿业有限公司被罚4万元
据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因环保问题,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太行矿业有限公司被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万元。文号“邯环罚决字〔2025〕02-3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2025-11-17 17:39: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
2025-11-17 18:03:00
聚焦秋冬季掘路施工高发特点,市城管市政部门在强化日常掘路施工监管的同时,加大违规挖掘行为的巡查处置力度,为市民营造畅通
2025-11-1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