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视野》杂志第七届全国主题征文大赛,以“读人”为题,邀请写作者穿透时代喧嚣,凝视复杂人性。大赛启动3个月来,已收到全国数千份投稿,近日,本届赛事评委与往届获奖者集中解读本届大赛主题,为参赛者厘清“读人”的深层维度。
“读人需先读时代,再读时代背后的精神信仰。”大赛评委、作家徐兆寿认为,写作应跳出功利视角,以精神道德标尺丈量人的价值。诗人杨庆祥则从文学本体出发,强调“人”是文学终极命题,“认识你自己,仍是人类未完成的作业”。
往届获奖者的实践路径更为多元。第六届一等奖得主林培康将“读人”拆解为三个层次:身边具体的人、历史符号化的人、群体众生相,“在日常褶皱里打捞被忽略的细节”;二等奖得主孟千同则视其为“培养共情力”,理解不同立场者的生存逻辑;编剧北蓝提出“双向读人”——向外勘探他人,向内叩问自我;而作者艾润的表述更具温度:“从写‘我的爸爸’开始,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
《视野》杂志自1997年创刊以来,持续以征文形式介入公共议题,此前六届主题涵盖“百年人物”“何为师者”等。本届评审团由李敬泽、邱华栋等10位专家组成,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及优秀奖50名(诗歌除外)。优秀稿件将结集出版,部分作品有望改编为影视短剧。【责任编辑:姜蕾 蒋肖斌编辑:朱宏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