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韦以康:
打造温馨“小家” 共建幸福“大家”
■晚刊记者 莫 岑 见习记者 卢荟淇 通讯员 胡振兴
“荷尽已无擎寸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看着青山翠绿、田野金黄,武宣县东乡镇平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韦以康匆匆来到村民韦以廷家,了解他的身体恢复状况和收成情况,并商讨下一步增收计划。
韦以康不仅是村党支部书记,更是致富带头人。他始终认为,自己家是小家,平岭是大家,小家美,大家更要美。
10月18日下午,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韦以康刚到韦以廷家门口,就看到他的妻子在煎药。坐在门口的韦以廷立即请韦以康进屋坐,两人肩并肩在沙发上话家常。韦以廷的妻子见此也坐到一旁,充满感激地说:“多亏了党和政府,我们现在生活无忧,有你们在,我们会生活更好!”原来,韦以廷身体不佳,需常年吃药,家中还有两个孙儿在上中学,所以韦以康对他们一家特别关注。
离开韦以廷家后,韦以康与妻子廖运姣前往脆食汇食品加工厂,察看豆角采收、豆角酸加工情况。“这是我2019年引导在外乡贤,回乡创建的一家企业。”韦以康记得很清楚,那时村里百业待兴,脆食汇食品加工厂建立后,带动了周边脱贫群众种植辣椒、豆角,增加收入。廖运姣了解情况后,第一个支持丈夫带头发展豆角种植。同时,她发挥村妇联执委作用,将妇女群众的致富热情也带动起来。目前,该加工厂发展良好,年纯收益有望突破100万元,可带领全村50多户农户致富奔小康,其中包括7户脱贫户。看到有些豆角没有收进仓库,韦以康夫妇立即帮忙把豆角搬进仓库。感受着厂房里浓郁的豆角酸香味,夫妻俩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1年起,韦以康引导返乡青年种植韭菜花,并引进自动灌溉设备,每亩每年有望实现纯收入4000~5000元。穿梭在金色的稻田间,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韦以康夫妇脸上充满喜悦。
从田间回到家里,看到家婆在院里散步,廖运姣一边打招呼,一边进屋从冰箱里拿出水果,洗干净递给家婆。
“感谢父母的言传身教,特别是我妈妈教得好。”说起家风,韦以康和妻子很感激家里的长辈,“妈妈常用先辈的事迹教育我们,要求我们孝敬长辈、勤劳节俭、做事讲规矩。”
韦以康是韦天强等韦氏三烈士的侄儿,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韦以康继承父辈的革命精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思想成了无形的一条“家规”。韦以康夫妇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生活作风简朴。夫妇俩还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坚强乐观、廉洁自律和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记者了解到,平岭村的县委旧址广场和韦天强故居广场,是东乡镇全力打造的“党建引领+红色旅游”的特色党建品牌。为了擦亮这个品牌,韦以康自觉学习党史,成为党史教育的宣讲员。他经常带领大家参观韦天强故居,分享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革命故事,汲取精神力量,奋力开拓前行。
“伯父他们为了解放事业牺牲自己的生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党爱国、爱岗敬业?”韦以康说,他和妻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管教子女,对子女的坏习惯从不纵容。
韦以康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连续三届被推选为镇人大代表。2022年,韦以康家庭获评为广西最美清廉家庭,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