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全球温度持续攀升对区域影响逐渐显现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28 08: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名士观点本期观点:■2023年5月份起,全球平均表面温度达到了破当月纪录的最高值;■在厄尔尼诺事件、部分区域野火等的推动下,全球温度将持续攀升;■2023年平均温度将有望打破2016年最高的温度纪录。本期嘉宾: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庆祥采访人:本报实习记者林禹彤

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近日,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李庆祥团队基于其研发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升级版本China-MST2.0再一次印证了“全球沸腾时代”的说法。

李庆祥团队研发的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集(China-MST)来自中国的全球温度基准数据集,该数据集收集了1850年以来全球陆地气温数据,并在整合近10多年若干个国家和区域的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一个全球陆地均一化气温数据集C-LSAT,进而创新数据集集合重建方法和参数、重建不确定性评估模型,并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信息中心(NCEI)研发的全球海表温度数据集ERSSTv5融合而得到。

近期,该团队进一步针对北极最大和最小冰面面积情景,对北极地区的气温数据进行了集合重建,升级为数据集China-MST2.0,其给出了多达近千种不同扰动参数组合的集合数据,为系统估计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得该数据集成为了全球覆盖更为完整的数据集产品。

基于China-MST2.0,团队评估指出,2023年上半年全球温度已经位列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温年,仅略低于最暖的2016年上半年和次暖的2020年上半年。从月平均来看,随着厄尔尼诺事件不断发展,4月份开始全球平均海温达到了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高的当月最高值,6月份全球平均陆地气温也上升到有观测记录以来当月的第2高温,二者共同作用,使得5月份开始,全球平均表面温度达到了破当月纪录的最高值。

基于China-MST2.0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厄尔尼诺事件、部分区域野火等推动下,全球表面温度继续攀升。7月份全球平均海温、全球平均陆地气温和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均已经达到破当月历史纪录的最高值;考虑到7月份气候平均值也是一年中最高的,7月还打破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温度最高值。如果参考2023年8月至12月平均温度达到近5年(2019—2022年)的平均水平,2023年平均温度将打破2016年最高的温度纪录(升温为1.25℃)。从目前全球温度的水平,结合厄尔尼诺发展进程及其短期预报结果,及全球温度变化相关最为密切的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极端正位相来看,这一破纪录的情况极有可能在2023年成为现实,2024年甚至可能会出现更高的全球温度。

李庆祥认为,导致全球2023年极端变暖的因素有很多,如人类活动、厄尔尼诺、太阳活动和汤加火山的滞后影响等。其中人类活动(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主导了长期的气温升高趋势,特别是在50年到100年以上的时间尺度内;在10年左右或以下的时间尺度内,气候系统内部的波动变化,比如厄尔尼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等对短期的变暖趋势产生影响较大。

“全球变暖对区域性气候变化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李庆祥解释道,一方面,变暖可能导致区域性温度变化趋向于极端化。比如由于北大西洋涛动(NAO)等环流异常对东亚冬季地面温度带来明显影响,导致极寒事件多发,使得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区域平均温度并没有显著升温,但具体体现则是夏季的最高温度升高,冬季的最低温度降低,即极端气温波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人体感知热应力指标(特别是酷热指数)的变化显著快于温度本身的变化,温度加速上升时,人们体感的热不舒适性将会显著增加,特别是低纬度地区更为突出,这些均值得引起进一步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去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升温热量相当于“每秒6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的时间里,海洋每一个十年都比前十年更暖。目前,海洋温度可能已达到近千年来最高水平。而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平均深度达4千米,储存着97%的水资源。全球变暖造成的全球热
2023-01-13 12:51:00
王澄海教授:人类活动叠加厄尔尼诺导致全球高温,但不至于升到五十几度
...是持续高温事件发生的背景,叠加上厄尔尼诺的因素使得温度变得更高。2.气温的观测环境也是影响测量值的重要因素,以前的气象站在边缘地区,现在城市化后周围都是水泥、路面硬化,在城市
2023-07-14 16:00:00
昼夜温差的增大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这一趋势可能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被认为是人为诱发气候变化的关键特征之一。然而,昼夜的气温升高幅度并不一致;在20世纪下半叶,夜间气温的上升速度比白
2024-02-26 10:18:00
...排放场景下,未来20年里全球70%的人口可能都会经历极端温度和降雨的快速变化。该研究认为,如果实行有力的缓解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个受影响比例预计将减少至全球人口的20%。
2024-09-10 17:10:00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百年尺度全球陆地气温和表面温度数据集出炉有助于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监测业务数据自主可控本报讯 记者刘钊 通讯员陈丽凡 徐文慧报道 近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获悉
2022-12-20 10:39:00
全球珊瑚白化现象范围扩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16日警告,由于海洋温度创新高,全球珊瑚白化现象范围正在扩大,且程度加深。过去一年里,全球逾六成珊瑚礁遭受的热压力足以引发白化现象,而这一比例预计将继
2024-05-17 16:41:00
大西洋与太平洋海水为何不相容?科学解析惊人事实!
...相容:两大洋流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差异明显。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面积广阔,热量传递较为平均,因此太平洋海水相对较为温暖。而大西洋则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
2024-01-31 10:39:00
“全球沸腾时代到来”意味着什么?国际著名气候学家解读
...区别。厄尔尼诺带来的升温是短期现象,当它结束之后,温度会恢复到原来状态。全球变暖则是一个长期趋势,不会在短期内恢复或者发生改变。《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全球变
2023-07-31 15:40:00
南极大陆频现极端气温,18.3℃高温曾创纪录,人类真的危险了
...上,南极大陆的气候还没有崩溃,大多数区域在夏季平均温度也在-10℃以下,可是在一些区域却遇到了极端的高温。去年科学家在南极圈附近、南极大陆之外的摩西岛测得了20.75℃的气温
2022-12-27 02:02: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福州新闻网11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宋亦敏)记者3日从中国东航处了解到,为落实东航集团与福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航将于2025年12月6日起开通长春—福州—吉隆坡往返航线
2025-11-03 18:53:00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问:中方对有关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该政策是否会延期?答: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3 21:12: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富汗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胡勒姆西南35公里处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2025-11-03 13:22:00
商务部:推动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韩国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双方就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5-11-03 06:52:00
王文涛部长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
中国网11月2日讯10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双方就中日经贸关系等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
2025-11-03 06:52:00
英国火车袭击案嫌疑人身份公布 警方称暂无恐袭迹象
△事发现场附近当地时间11月2日,英国警方在剑桥郡亨廷登举行发布会,通报此前在火车上发生的持刀行凶事件的相关情况。英国警方表示
2025-11-03 01:55:00
伊朗总统:伊朗将重建核设施 但不寻求制造核武器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前往伊朗原子能组织,并同核工业高级管理人员举行会议
2025-11-03 00:53:00
根据俄罗斯法律门户网站11月1日发布的信息,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于10月30日签署决议,将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财政部长马尔琴科
2025-11-02 15:00:00
10月31日,全球华人华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中心在千年古邑闽清揭牌。
2025-11-01 17:48:00
海外网10月3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因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路易斯安那州五分之一的居民正因援助断供而面临饥饿
2025-10-31 17:14:00
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冯小伟)2025年10月29——30日,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并举行了友谊赛
2025-10-31 13:34: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消息,近日,荷兰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交通事故。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025-10-29 21:52: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日前,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首相斯塔默涉华言论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2025-10-29 15:01: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阿尔及利亚国务部长兼外长阿塔夫通电话
2025-10-29 20:49: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今天,中国驻札幌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公民警惕“熊出没”,加强安全防范。近来,日本野熊袭人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
2025-10-29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