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缅边境附近难民营遭炮击?外交部回应
10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缅甸与中国边境附近的一个难民营遭到炮击,造成至少29人死亡。外交部能否证实这次炮击发生在昨天深夜?是否有更多关于此次袭击事件的信息?是否有中国公民受到影响?
汪文斌(上图)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相关的报道。我们呼吁有关方面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避免事态升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中缅边境安全。
俄方:拉夫罗夫16日至18日将访问北京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表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于10月16日至18日访问北京。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1900余人死亡
据以色列媒体当地时间10日晚报道,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以色列至少1008人死亡,受伤人数至少为2901人。
巴勒斯坦卫生部当晚宣布,自10月7日巴以发生本轮冲突以来,巴方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两地的死亡人数已达921人,另有约4630人受伤。
哈马斯威胁处决:“一房换一命”
据路透社10月10日报道,哈马斯发言人阿布·乌拜达9日发出威胁,称要杀死在突袭后俘虏的以色列人。他说,每次以色列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轰炸一处巴勒斯坦民房,哈马斯就会处决一名以色列俘虏,并公开播出处决情况。
报道说,以色列军方没有立即回应这一威胁。以色列外交部长埃利·科亨表示,哈马斯在上周末的致命跨境入侵中已俘虏了100多人。同时以色列史无前例地动员了30万预备役军人,并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
哈马斯领导人:战争结束前不会和以色列换俘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称,以色列与哈马斯可能展开互换俘虏谈判。但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当地时间10月10日表示,只有在战争结束后才能解决换俘的问题。哈尼亚在一份声明中称,哈马斯已将此决定告知此前与之联系并提出换俘方案的各方。
据巴方消息人士此前透露,卡塔尔正在美国支持下在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斡旋,试图达成一项换俘协议:哈马斯释放其俘虏的以色列女性,以换取以色列释放其狱中的巴勒斯坦妇女。不过,以色列官员表示并未就释放人质问题与哈马斯展开谈判。据悉,哈马斯在近日的袭击中可能俘虏了130多名以色列民众,而以色列监狱则关押了36名巴勒斯坦妇女。
以军方:首架载有美国武器装备的飞机抵达以色列
当地时间10日晚,以色列军方表示,第一架载有美国武器装备的飞机降落在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但目前以军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武器装备的用途。
美国务卿布林肯将访问以色列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当地时间10日表示,国务卿布林肯将在“未来几日”访问以色列,预计11日启程,12日抵达以色列,行程具体事宜尚未确定。
米勒强调,布林肯访问以色列是表明美国对以色列“坚定不移的支持”,布林肯将与以色列政府高官会面,讨论当前局势,以及美国“如何最好地向以色列提供支持”。
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更多包括弹药和拦截器在内的额外军事援助,以补充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拜登还确认,在此次巴以冲突中身亡的美国公民人数已升至14人。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提出“去美元化”倡议
当地时间10月1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提出“去美元化”倡议,呼吁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
这是安瓦尔当天在国会下议院会议问答环节中的表态,他建议马来西亚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增加使用当地货币进行交易的数量,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目前,马来西亚正与数个国家讨论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
美参院代表团访华后取消日韩行程
据法新社10月10日报道,美国驻东京大使馆10日说,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在访问北京后取消了前往韩国和日本的行程。
报道说,使馆在新闻稿中称:“由于外部事件,代表团的日本之行已经取消。”报道称,一名使馆发言人对法新社记者说,韩国之行也已取消,但拒绝详述“外部事件”的细节。
岸田计划11月初首访菲律宾谈安保合作
据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当天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计划11月初访问菲律宾。报道宣称,岸田希望访问时落实与菲律宾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此举旨在针对中国。
报道称,除了菲律宾,岸田还将访问马来西亚。这将是岸田文雄2021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访问这两个国家。此外,日本将于12月在东京举办日本与东盟峰会,岸田还将在访问时请求两国就顺利召开该峰会进行合作。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央视新闻、外交部网站、环球网、参考消息网、澎湃新闻、新华社、视觉中国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