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王凡

中稻收割后蓄留的再生稻长势良好,将再次迎来收获。王伟供图
今年9月,四川省富顺县4万亩高标准农田迎来丰产。该项目通过打造智慧农业样板,为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
2023年11月,中铁科研院正式启动四川富顺县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配套特色产业,中铁科研院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入产业资源,打造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区,致力于探索乡村振兴“富顺新模式”,打造“富顺样板”,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富顺县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1.9万亩、改造提升2.1万亩、田型调整2.28万亩、机耕路13.4公里、生产路61.5公里以及提灌站、石河堰、山坪塘。
富顺县主要生产水稻,中铁科研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示范运营的古佛镇339核心区,项目团队前期优选高端水稻品种,致力于打造出有机稻谷,并加工成富含米油等营养物质的高端绿色无公害原胚芽米,大幅提升农产品价值。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构建农业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体系,推动富顺农业全面普及信息化。该技术不仅能够精准施策,依托土壤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极致精准,大幅削减化肥农药用量,守护绿水青山;更以智能节水灌溉与病虫害防控并举,节水增效的同时,农产品品质跃上新台阶。该技术体系依托智能APP系统,构建起田间管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种植户轻触指尖即可掌握全局,劳动力成本显著降低。
针对农田废水(不达标农残)、农田固废(秸秆、白色污染)、人畜粪污和生活垃圾等农村主要面源污染,乡村振兴研究院计划引进AI智能鱼菜工厂和绿色循环肥料厂,对水产养殖粪污循环利用,并将人畜粪污用于生产有机肥还田,强化人畜粪污的无害化利用。
“富顺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显著促进富顺县就业增长,直接及间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村民收入并吸引人才回归,增强地区经济活力;通过农业历史博物馆、农文旅项目和‘土特产’公共品牌打造,将极大丰富乡村文化内涵;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农村面源污染的深入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将迎来根本性变革,从依赖单一的农田劳作转变为土地流转收益与产业工人薪酬并重的双重保障模式,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中铁科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乡村振兴研究院创新性地激活闲置资源,打造“一馆四中心”,构建现代农业应用新场景,为“三农”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服务。

9月底,中稻收割后蓄留的再生稻即进入灌浆期,即将收割。王伟供图

技术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王伟供图

生产出来的富顺大米成品。王伟供图

收割机正在收割中稻稻谷。王伟供图

田间安装的风吸式物联网杀虫灯。王伟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