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2022年,唯其难忘,所以珍贵。
我们盘点了这一年的《牛眼观》,也回顾了这一年的心路历程,总结出了我们眼中的年度热词。这既是时代里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记忆,也是从一名新闻评论员视角出发的记载和观点。更可能,基于新闻价值的同频共振,这些词,也给作为读者的您在这一年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机勃勃的2023年依然会有变化,会有新的流行词语,会有新的评论话题,也会有更多读者和我们互动。我们将继续在难忘中体察变化,在珍贵里寻找意义,在不断回顾和期待中守望,又在不停记录和评论里守护着记忆,融入让我们一起前行的内驱力。
热词:
只此青绿
——为美好生活铺就绿色、美丽的底色
2022年,写了不少稿子,也涉及一些热点,但记忆最深的却并非那些热点,而是一些贯穿在人间烟火、热闹喧嚣中的“草蛇灰线”。
传承千年的中国茶, 在今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实从年中开始,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就让茶文化再度走入公众话题视线, 让网友情不自禁被吸引,目眩神迷。从“茶百戏”到围炉煮茶,优秀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的连接中正熠熠生辉,也惊艳和吸引了一大波年轻人。茶,从本体到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都称得上香气馥郁、绿色健康。喝的是茶,也是在品尝着一重青绿。
这一年,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防控科学精准水平,我们期待的烟火气更逐渐回升。在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人们对自然、绿色的渴望也展现得那么蓬勃而热烈。露营经济和攀岩骑行等各类健身活动的流行,让人们在呼吸新鲜空气中亲近自然,沐浴阳光。这一重青绿 ,是天蓝、地绿、水清存在的天然吸引力,也传递着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的理念。
这一年,江苏大地,江南水乡,越来越多美丽的村庄,犹如一颗颗珍珠绵延点缀,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这一重青绿,既富有乡土人情之美,更是乡村振兴新画卷里绘就的鲜亮生机。
其实在今天,即使不出远门,人们在家门口也能拥抱绿色。口袋公园、乐享园林的点点增绿,串起一个个步行可达、小巧精致的共享“微”空间,为生活添彩。“小而美”、微改造焕发社区的新活力,让居民共享有颜值有温度的空间,助力城市走向一个美丽宜居、更可持续的未来。这一重青绿,是城市化里精巧嵌入了市民生活的“诗和远方”,是多方合力打造的城市田园,方寸之间,亦有美好。
从乡村到城市, 从衣食住行到健身时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在一步一步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
只此青绿,不只涉及物质和审美,也是文化和传承,说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赞美,说出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生态智慧。
只此青绿,为美好生活铺就绿色、美丽的底色。2023年,更期待一重重青绿。
评论员 薛蓓
有关“只此青绿”,我们2022年写过:
让口袋公园成为有温度的共享微空间
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发展非遗,“围炉煮茶”里喝出新味道
让全民健身“热”赋能绿色美好生活
当非遗遭遇热播剧,优秀传统文化加持激发审美活力
热词:
出圈
——冰墩墩、《孤勇者》传达文化自信
“爆款”“出圈”是当下很多产品的追求。回望2022年,有一些“爆款”一经面世,势如破竹,在全球范围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文化旋风”,是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同时,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全球走红,圈粉无数,一度火到“一墩难求”。中国“国宝”大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兼具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的特点,“冰墩墩”以体现中国美学的造型设计赢得人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年轻群体的喜好,总是时代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汲取传统文化,不断开拓创新,掀起了一阵阵“文化旋风”。用新潮又优美的方式表达中华文化的魅力,挖掘出了文创的巨大潜力。
今年,不得不提的“爆款”《孤勇者》也同样破圈出海。一度被称为“小学生接头暗号”的《孤勇者》,如今在世界杯半决赛的赛场上奏响。中国元素闪耀世界舞台,无疑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向海外输出的范本。这既与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国人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一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勇气,平凡人也可以是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孤勇者》唱出了这个时代“战者”的勇毅,与体育精神不谋而合。根植传统,立足当下,面向世界,是“国潮”产品的共同追求。未来,希望能有更多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爆款”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
评论员 江音
有关“出圈”,我们2022年写过:
“一户一墩”到底有多难?挡不住的是中国人的冬奥热情和文化自信!
“逛展”成社交新宠,出圈不是偶然
“孤勇者小孩”为何成现象级传播,唱响“儿歌”里的英雄情结
“节气热”出圈,让更多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迷人光彩
讲好中国故事,用温度让更多“冰墩墩”破圈
当冬奥遇上中国节,“容融”向未来!
热词:
电子榨菜
——互联网产品也算这一年“最长情”的陪伴
最近,每到饭点,想选一份“电子榨菜”,猛地发现“2022年盘点”已经在网络上陆续传播。虽然后知后觉但又身处其中,这一年已经临近了结尾。回顾一整年,想起妈妈说的“过了30岁,似乎每年都过得格外快”,今年已经深有感触,因为刚好到30。处在而立之年,心理上想要18岁那般任性但行为上又要成熟稳重,在这种两面拉扯中,经常在“电子榨菜”中寻找共鸣。朋友天各一方、父母远在家乡,互联网上的各种“电子榨菜”倒成了一年中“最长情”的陪伴。上班路上、吃饭点、睡前时刻,只要点上一首歌、一个搞笑视频、一个睡前故事,都能心安理得地停留在自己的世界。
但就像所有的腌制品一样,“电子榨菜”吃多了也觉得齁咸齁咸的。电子世界营造的“拟态环境”会不断异化自己对于真实世界的感受,不见得是件好事。很多人说“爱情要看别人谈才香”“工作还是看别人做才安心”......把自己作为观者去体验,把“666”打上公屏上,这样的互动成了一些年轻人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甚至有时候忘了今天身边有朋友、有家人。但年轻最大的好处是能不断尝试、拥抱变化,允许自己在“电子榨菜”中安于一隅,但也要能在成长中扛起重任,成为职场的中流砥柱,在自我成长中学会关心家人,成为有温度有力量的人。
评论员 王梦航
有关“电子榨菜”,我们2022年写过:
几分钟就“看完”一部经典作品,这样的电子榨菜香不香?
别让脱口秀“包袱”成为现实不能承受之重
Kindle可以淡出,阅读不能退场
热词:
沉浸式——
花样百出的风口,其实生活和热爱都需要沉浸
也不知何时开始,短视频和直播“沉浸式”的风就刮起来了。
沉浸式护肤、沉浸式干饭、沉浸式开箱,花样百出,甚至还有奇奇怪怪的沉浸式吵架、沉浸式上厕所、沉浸式凡尔赛……
比如沉浸式化妆,曾经美妆博主们边化妆边教学,从产品介绍到化妆技巧,满满干货。如今沉浸式化妆,镜头前一言不发,专注地完成每一步动作。
同样的还有沉浸式学习,沉浸式追剧……
其实在“沉浸式”成为短视频和直播热词之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涵盖着“沉浸式”设计概念。
商场打造环境的沉浸感,延长闲逛的时间;身处KTV内,分不清时间的灯光氛围;更不用说主题乐园、角色扮演类剧本杀等等。
通俗讲,环境的营造,只要让人能身处其中,更投入、集中注意力,都可以叫沉浸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戏剧、展览等线下消费场所纷纷打造“沉浸式”招牌,“沉浸”一词已是文旅、教育、科技、游戏、房产等众多行业的热词,“沉浸式营销”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替代“场景营销”“体验营销”等。
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万物皆可沉浸式。
但其实,生活本来就是“沉浸式”的,希望“沉浸式”不只被用来模糊网络和真实的边界。2023,愿我们都能“沉浸”于自己的热爱中。
评论员 徐小梦
有关“沉浸式”,我们2022年写过:
“刘畊宏女孩”光速出圈,云健身的尽头不止是沉浸式
原相机挑战,是去滤镜化的更真实吗?
“背景太假了”意外走红,是一次对“真”的全网点赞
全民直播年代,也请尊重“不被直播”的权利
更多内容点击紫牛新闻首页《牛眼观》专栏。
美编 陈敏
编辑 : 秦小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