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诸葛保满
初夏是水稻插秧时节,也是在泥土中沉睡许久的田螺出来撒欢的时候,更是品尝肉肥味美的田螺的最佳时机。
入夏,在秧田里面长得绿油油的早稻秧苗就要移栽进普通的稻田之中。移栽之前,农民要把沉睡的稻田进行耕犁,再养上一层三至五公分的水面。此时的稻田被长满青草的田埂分割成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玻璃镜面似的,素有“玻璃田”之美誉。农民耕犁稻田的时候,也会把沉睡在泥土中的田螺一并翻出来,这些田螺就像刚刚苏醒的娃娃,抻开了薄薄的帽叶,伸出两只小小的触角,在水田里尽情地爬行、吃食。遇上有人或者其他动物在一旁走动,会很警觉地赶紧将嫩嫩的身子收回壳中,打个滚就藏进了泥土之中。
在泥土中沉睡了许久的田螺最美味,吃田螺成为犒劳忙碌的农人的最佳方式。当然,到水田里捡田螺的主力军往往是老人和小孩。捡田螺也有诀窍的,记得儿时跟邻居婆婆们去捡田螺,她们会细心观察水下泥土的情况,发现有一条长长的、窄窄的爬行之“路”,便知道那一定是有田螺爬过,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就会收获肥硕的田螺。也有清澈见底的水面,突然出现了比巴掌还小的浑水,那一定是在水里爬行、吃食的田螺突然发现了周边异常情况,赶紧将身子缩进壳中,打个滚藏就进了土中。
捡回家的田螺不能立马煮着吃,要放在盛有清水的桶或者盆里养上三五天,待田螺将体内的泥土排完,再将田螺的外壳刷干净,剪掉尾部,佐以薄荷、姜、葱、蒜末、酸笋、辣椒、桂皮、香叶、花椒、八角、茴香、耗油、酱油等配料烹煮半个小时左右。有种吃法叫“唆螺”,先将烹煮好的田螺壳的尾部嘬一口,再从田螺壳的敞口处将田螺肉唆出来。顿时,田螺肉的鲜美以及料汁的酸、辣、香之味充盈整个口腔,整个人都沉浸在田螺美味之中,忘记了农忙一天的辛劳。当然,还可以做成田螺酿或者碎椒炒螺肉等等美食。
吃不完的田螺可以拿到集市上售卖,正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小伙伴们,有了卖田螺挣零花钱的动机,每天早起去田里巡上一遭,都会或多或少收获一些田螺回来,攒了一周之后拿到集市上售卖,换来一沓或厚或薄的票子,再相约去米粉摊上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到书店购买两本心仪的新书,到文具店添置纸笔等文具,学习起来就更带劲了。
光阴似箭,儿时在水田里捡田螺的时光早就成了往事。但是,从中收获的那份吃苦耐劳的精神财富却从未离我远去,令我受益匪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