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北宋·苏轼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苏轼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想起马上就要见面的同僚和诗友陈襄,提笔写下了这阕词。词中的吴山就是现在西湖边的吴山,可以俯瞰西湖,而且吴山上有许多祠庙寺观,是杭州地方民俗风情生活的展览馆,其中最有名的是城隍阁。
吴山又称晒网山、胥山、城隍山等,据说是春秋时,吴王夫差屈杀伍子胥,沉尸于钱塘江中,吴人在山上建了伍子胥庙,以作纪念,因此,吴山又名“胥山”或者“伍公山”。到了明代,浙江按察使周新清正廉洁,死后被奉为城隍,因此杭州人也俗称吴山为“城隍山”。
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杭州人会纷纷来到吴山辞旧迎新。而在端午、立夏等节日到吴山赶庙会更是摩肩接踵,卖字画、庙台戏、唱小曲、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等热闹非凡。到了明、清两代,山上主要以茶店为主,如放怀楼、景江楼、见沧楼、望江楼、映山居等,从店名可以想见其卖点所在。
写吴山的诗词极多,像南宋顾禧的《登吴山作》这样写:“紫雁高飞晓雾浓,西风峭削玉芙蓉。谁携谢朓惊人句,更上吴山第一峰。”而陈允平的《登吴山》写的是:“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柳色沙堤路,时闻响玉珂。”
海陵王完颜亮写的《登吴山作》也为人所熟知,但对于江南人而言,却是一场灾难,诗是这样写的:“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说来说去,还是江南太美了,怀璧有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