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卜算子·感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3:14:00 来源:杭州网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北宋·苏轼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苏轼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返回钱塘的途中,想起马上就要见面的同僚和诗友陈襄,提笔写下了这阕词。词中的吴山就是现在西湖边的吴山,可以俯瞰西湖,而且吴山上有许多祠庙寺观,是杭州地方民俗风情生活的展览馆,其中最有名的是城隍阁。

吴山又称晒网山、胥山、城隍山等,据说是春秋时,吴王夫差屈杀伍子胥,沉尸于钱塘江中,吴人在山上建了伍子胥庙,以作纪念,因此,吴山又名“胥山”或者“伍公山”。到了明代,浙江按察使周新清正廉洁,死后被奉为城隍,因此杭州人也俗称吴山为“城隍山”。

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杭州人会纷纷来到吴山辞旧迎新。而在端午、立夏等节日到吴山赶庙会更是摩肩接踵,卖字画、庙台戏、唱小曲、变戏法、耍杂技、卖花、斗鸟等热闹非凡。到了明、清两代,山上主要以茶店为主,如放怀楼、景江楼、见沧楼、望江楼、映山居等,从店名可以想见其卖点所在。

写吴山的诗词极多,像南宋顾禧的《登吴山作》这样写:“紫雁高飞晓雾浓,西风峭削玉芙蓉。谁携谢朓惊人句,更上吴山第一峰。”而陈允平的《登吴山》写的是:“登高一展眺,宫树郁嵯峨。楼阁春风满,东南王气多。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柳色沙堤路,时闻响玉珂。”

海陵王完颜亮写的《登吴山作》也为人所熟知,但对于江南人而言,却是一场灾难,诗是这样写的:“万里车书已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说来说去,还是江南太美了,怀璧有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追封为“浙江都城隍”。城隍庙明清时庙会兴盛,成了吴山的代名词,直至今日老杭州人仍把吴山叫成“城隍山”。重建后的城隍阁就选址于老城隍庙遗址。2024年,“吴山城隍传说”被列入
2025-05-30 08:18:00
吴山景区城隍阁即将迎来全封闭提升改造
...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消息,2024年10月21日至2025年1月20日,吴山景区的城隍阁迎来全封闭提升改造。施工期间,城隍阁部分区域不对外开放,一起来看↓↓吴山景区的城隍阁一直
2024-10-14 00:47:00
...区将举办首届“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据史料记载,吴山城隍庙始建于南宋时期;明朝永乐年间,浙江按察使周新被封为“浙江都城隍”;明清时期吴山城隍庙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迎神活动,老
2024-06-22 07:55:00
杭州人才知道的十个秘密
...位在限高的西湖周边,如何找到俯瞰杭州的最佳视角?在吴山之巅,耸立于青山与林海之上的城隍阁,给“老法师”们提供了拍摄城市落日和夜景的最好机位。坐地铁到吴山广场站,走一段上坡路步
2023-09-26 10:07:00
...故居联系人和电话:钟老师,0571-86821131城隍送福-集福登吴山是杭州人过春节一大习俗,年三十至正月十五期间在城隍阁景区内推出城隍祈福敲大钟、宋福新春拓印等活动;在城
2025-01-27 12:03:00
...活动内容,邀请市民朋友一起来景区游玩,共度佳节。在吴山城隍阁,“粽”情游园会活动将在今天正式开启。景区将传统习俗搭配新玩法,营造出满满的氛围感。在城隍阁上,摆放了很多粽子人偶
2023-06-22 08:11:00
...然杭州的气温还让人有夏日的错觉,但秋色已渐入佳境。吴山花海花开正盛,铜鉴湖的波斯菊浓烈烂漫,还有各处粉黛乱子草花海醉人心扉。趁着周末天气晴好,抓紧打卡吧!上城区·吴山花海金秋
2023-11-05 09:43:00
来杭州,白居易邀您一起赏梅
...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伍相庙即伍公庙,为祭祀伍子胥而建。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
2024-02-01 10:44:00
商报讯 日前,吴山城隍阁景区启动保养性修缮工作,目前脚手架搭设已至城隍阁第五层。记者从西湖景区获悉,考虑到施工搭建的满堂脚手架对城隍阁亮灯效果有一定影响,且后续即将组织对亮灯灯具
2024-10-27 1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