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红色人物 | 孙明清:高射机枪连击中敌人一架飞机

孙明清
(1940- ),孟河镇小河孙家村人,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荣获集体三等功。
口述人:孙明清
我叫孙明清,1940年出生,1960年入伍,部队是27 军81师高炮营,驻点在上海。1961年,由于敌人的飞机从台湾飞到国内侦察情况,我从上海调到苏北东台负责侦查情况,阻击敌人飞机,在东台待了大半年。1961年,蒋介石反攻大陆,部队到了浙江平阳,部队转移第二天,国民党的飞机飞进了大陆领空。部队在浙江平阳期间,蒋介石反攻大陆没有得逞,我们就合并到镇江81师师部。1963年5月,我们到苏北淮阴阻击敌人飞机。
1965年,由于北部湾事件发生,领导从27军79师和81师中抽调18人到铁道兵13师64团帮助阻击敌人飞机。1965年8月,我们到浙江金华 修筑从金华到温州的公路,又名305国道,我们驻扎了两个月,等305国道修好后,64团经过重新整合,上级给我们发了新装备。我们到越南后,在当地机场进行适应性训练,练习瞄准打飞机,学习越南语,了解当地风俗习惯。
在越南,我所在部队是高射机枪连,全连有9挺机枪,射程最高达两千多公尺。整个部队有40多人,常州籍士兵只有我一人,战友大部分在无锡、张家港、泰兴、新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施工队修筑铁路。
1966年8月8日,我们突然听见飞机轰鸣声,就躲到掩体里。飞机折返时用机枪对着施工队一顿扫射,我们的一名修公路的战友不幸牺牲。我们的机枪也击中了一架飞机,飞机离我们很远,被击中后冒着烟飞走了。我们就向上级报告击中了一架飞机。几个月后,越南官方媒体说在沙罗地区发现了一架飞机残骸,后来追查,发现这架飞机就是我们部队打下来的。残骸距离我们击中飞机的地方有十多里路,飞机上的油桶都掉下来了。1967年4月8日、5月1日和5月19日,我们部队进行了三次作战。4月8日,我们部队在越南的奠边府活动,敌机从泰国起飞,飞入越南。5月1日,部队发新军装时,听见飞机的声音,我们什么都顾不上,立马跑到阵地去阻击飞机。9个连队,一个连队负责一杆枪,当时一共有4架飞机。5月19日,分两批来了8架敌机,敌机还对我们投弹。飞机高,炮弹不是垂直落下,因为有过两次战斗,敌人对我们的位置较为清楚,炮弹的投射一次比一次准。炮弹扔下后威力非常大,炮弹激起的尘土让人伸手不见五指,其中有一个班的战友全部牺牲了,高射机枪连击中敌人一架飞机,获集体三等功。当时一部分人负责修路,我们高射机枪连负责阻击敌机,保护施工队伍。本来计划在越南修筑三条铁路,但是第三条路没有修完,因为我国与越南的关系恶化,于是撤退回国。
1968年10月,我们从友谊关回国,在越南分别修筑一号公路和十号公路,第三条路是从友谊关修到河内,本来这条路是石子路,在我们的修修补补后,方便了当地人的出行。回国后,我们部队继续负责修路。第一条是修北京到山西太原的铁路,叫京原线,平日里住在平型关,京原线没有修完。第二条是襄渝线,我们部队所属的师部在襄渝线上,又去修从襄樊到重庆的铁路,这条路是建成通车的,当时住在陕西省白河县,我们团部驻扎在这。第三条铁路叫京通线,是北京到内蒙古通辽的铁路,当时住在北京密云县古北口。
我在部队待了10多年,训练作战,出生入死,1964年当班长,1966年当排长,1971年升任副连长,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出了一份力,既感到光荣自豪,也觉得是应尽的义务。
1973年,我退伍回乡,先后在多家企业工作。现在日子好过了,晚年生活很幸福。
来源:孟河红色记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