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两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医学影像科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12篇SCI论文,研究领域涉及神经精神疾病脑功能成像、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研究,多项成果填补医院相关领域技术空白。该系列研究由学科带头人李俊峰教授、郭兴教授等领衔,展现了科室在医学科研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
据了解,该研究团队针对抑郁症早期诊断、放射性颞叶损伤预警、食管胃结合部癌淋巴转移判定等临床难点开展攻关。其中,李俊峰教授团队在《Brain and Behavior》(JCR Q2/中国科学院3区,IF 3.1)连续发表两篇原创研究,首次通过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揭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异常特征,并创新性构建抑郁症脑功能网络诊断模型。此外,在《Frontiers in Neurology》(JCR Q2/中国科学院3区,IF 3.3)发表的抑郁症静息态fMRI研究综述,系统梳理了该领域最新进展。值得关注的是,由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廖伟华教授团队与李俊峰教授合作研发的MRI深度学习系统,成功实现放射性颞叶损伤的早期智能检测,研究成果发表于放射学顶刊《European Radiology》(JCR Q1/中国科学院2区Top,IF 4.7)。
科室注重多学科协同创新,郭兴教授课题组在影像组学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关于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影像组学综述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JCR Q1/中国科学院2区,IF 3.2),相关诊断模型研究获《Insights Into Imaging》(JCR Q1/中国科学院2区Top,IF 4.1)刊发,为临床精准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科构建“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搭建科研平台、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等举措,在脑功能影像、心脑血管及肿瘤影像诊断、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且积极推进成果转化,通过临床实践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显著提升了疾病诊断准确率。
下一步,该科室将持续深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理念,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攻关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重大疾病早期影像诊断等方向,为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李元
(资讯)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