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有市民向我们《特区新闻广场》栏目反映说,最近这段时间,厦门不少海域出现了一种不常见的海洋生物,这种生物看上去像是一颗颗黄色的小球,它们成片出现在海里,让海洋看起来脏兮兮的。这种生物究竟是什么?它们有没有危害?跟着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集美鳌园附近的海边,记者看到了这种生物。
它看起来就像一颗颗小球,外表呈现黄色,内部晶莹剔透。
放眼望去,这种生物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海里,让海水变成了黄色。而且这片黄色的海面上,还泛起不少灰白色的泡沫。
记者尝试着从海中捞了一把“小球”捧在手里,仔细观察它的形态。
记者杨林
我觉得它特别像我们饮料当中常常喝到的爆爆珠。它的直径大的能达到两三厘米,小的大概不到0.5厘米。我们轻轻一捏,它就会爆开,里面流出来的是一些胶状物质。
记者捧着这些“小球”,不一会儿手掌就变得黏黏的。一些海上运动爱好者告诉记者,大概一个多月前,这些“小球”就开始出现了。
一开始这些“小球”直径都比较小,之后越来越大,到去年12月中旬,就可以看到成片出现在海里了。
市民 刘先生
有去同安湾,还有五缘湾跟翔安,还有海沧的鳌冠、海沧湾、杏林的十里长堤那一片,都有看到,基本上像厦门内湾里面到处都有。
市民 林先生
(去年)12月初的时候,发现这边温度差不多在20℃左右。我们在想,到12月底、(今年)1月份的时候,会不会温度降低一点,就会慢慢地消失,但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子,它越繁殖越多。
海上运动爱好者说,这些“小球”破裂后,里面流出的胶状物质,会让海洋泛起成团的泡沫。
同时沙滩上也会留下许多黄色的表皮,让海域变得脏兮兮的。
他们特别想知道,这种“小球”到底是什么生物。
我们本地在这边做海上运动的或者游泳的,肯定会触摸到这个东西,也不知道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或者对我们的鱼类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记者对这些“小球”进行取样,并向专家请教。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黄教授说,这些“小球”叫做球形棕囊藻,是一种浮游生物。
这种生物虽然比较常见,但在厦门海域比较少出现。它喜欢20℃左右的水温,而且,球形棕囊藻的囊里有胶质,一旦破裂会出现像肥皂泡一样的泡沫。这些泡沫粘附海中的一些浮泥、垃圾后,呈现出灰白的颜色。从目前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情况来看,它不会存在太久。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黄凌风
大部分棕囊藻直径都已经超过一厘米了,蛮大了,因此从这个情况来看,它应该是已经达到了快速生长,到了比较后期了,也就在进入或者正在进入衰亡。
黄教授表示,球形棕囊藻一旦大量繁殖,还会引发赤潮,对海洋生态产生影响。近期,我市海洋部门也在持续关注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情况,根据海洋部门的监测,厦门海域出现的球形棕囊藻毒性很低,不会直接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黄凌风
如果它破掉了,黏糊糊的,胶质很多,然后人一般沾染上那种,你会感觉全身很不适,并不是说它真的是毒或什么的。如果密度很高的时候,就不一定要做亲水活动了。
转自/特区新闻广场 记者/杨林、段志伟
来源:厦门广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