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高 维
小小少年,也有烦恼。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成为各级代表委员建言资政的焦点。
日前,省人大代表陈洁提出:全省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重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仍有必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反映在青少年身上,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心理健康建设并非可有可无,不要等到出现问题才重视,也不应止于“不出问题”。
关口前移才能关心到位。相对成人而言,青少年在认知结构、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官方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少孩子的“心灵感冒”发生在“隐秘的角落”:或是不愿向他人求助,或是得不到积极回应,甚至有时候自己也无从察觉。用科学客观的手段展开筛查,是主动发现问题、改进相关工作的有效路径。
事实上,类似的举措已先行。2021年11月,教育部答复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中,就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2020年9月,省教育厅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也要求学校开展学生心理筛查评估,包括家访、日常观察、心理问卷、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
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尽管政策关怀不乏其例,但从实践上看,重知识轻心理、重干预轻预防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筑牢青少年心理“防护墙”,从源头、过程到结果等环节加强管理,需要更细致的配套举措——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复杂,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压力等,“头痛医头”并非良策,亟需以系统思维“对症下药”。
教育问题并非学校一家之事,守好青少年的心灵家园更是如此。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然而一些家长动辄以分数定义孩子、把他们的异动简单定性为“叛逆”,造成了不良的压力传导、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探索家校协同机制,引导家长当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守门人”;对学校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既要开展好,还要把监测结果用好,如可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心理服务机构协作,在硬件和软件上做好衔接等,把更多的功夫放在平时。正如陈洁代表所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
青春须早为,呵护青春也须早为。帮助青少年塑造“美丽心灵”,让阳光照进他们生命的缝隙,社会各界还需做得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