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国际局势风云骤起,俄乌冲突越发边缘化,而乌克兰甚至可能沦为弃子。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7日的报道,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表示,截止到今年10月份,西方国家对乌援助规模“同比下降了90%”,达到开战以来的“最低点”。除了援乌金额下降外,援乌国家数量也被“腰斩”了,IFW指出,开战初期,援乌国家有42个,而在过去3个月内,愿意援乌的国家“只有20个”,这是“冲突开始以来的最低数字”。
乌克兰之所以能够撑到现在,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在源源不断的输血,现在“血库告急”,基辅政权还能熬得下去吗?据俄卫星通讯社8日的报道,美国国安委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就表示,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周内“耗尽所有的援助资源”。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弹尽粮绝”的乌克兰,最终结局如何,应该是不难猜测的,普京眼看就要收获一场“彻底胜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坐不住了,高声呐喊——“援乌就是助美”。
据俄卫星通讯社12月8日的报道,布林肯国务卿对记者表示,美国对乌军援的总额中,“90%用于在美国本土生产援乌的武器”,这些钱,其实并沒有交到乌克兰的手里,而是“花在了美国的制造商和制造业上”,“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们自己的经济带来了更多的增长”。所以,布林肯强调,“出于这个原因,美国需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因为道理很简单——“援乌就是助美”。
布林肯为什么要将“援乌”和“助美”划上等号?一方面,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对乌军援不断,客观上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只要钱到位,工作岗位就有保证,就能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更何况还有“战略上的好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布林肯真的“着急了”,因为用美国国安委协调员柯比的话说,华府“只剩下几周时间”,若不能赶在乌克兰耗尽资源前提供援助,“之后就无法再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了”——那时候的乌克兰,可能已经“撑不下去”了。毕竟正如布林肯说的,美国的对乌军援,本质上还是“美国制造”,而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子弹不等人”,俄罗斯军工系统正在疯狂“暴兵”、“暴装备”,基辅政权可能就在“断供”这段时间被彻底压垮。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美国为什么不对乌克兰提供军援,超级大国又不缺钱,印钞机“刷刷刷”就出来了,华府为何不批准援助?
这原因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一句话就说完了——就是因为国会不批准,共和党要拜登在移民政策上做出让步,卡着援乌资金不放;说它复杂,那就和目前的国际局势有关了。①俄乌冲突本质上是冲着中国来的,美国以乌困俄、以俄胁欧、整合西方以构筑“反华统一战线”,现在中美两国关系企稳,俄乌还需要打下去吗?
② 巴以打成一锅粥,普京手握“中东大牌”,从而以“围魏救赵”的方式,迫使美国与俄罗斯做交易。美国想要“不陷在”中东,就需要俄罗斯“放过以色列”,而要克宫这么做,华府就必须“放弃乌克兰”,双方“各取所需”。
③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确也“打腻”了,“打烦”了,“不想打”了。冲突伊始咱们就说过,俄乌战争有多个输家,其中一个就是欧洲,现在欧洲不仅买不了廉价的俄油、俄气,还得不断掏出真金白银“援乌”,这种日子他们早就不想过了。所以,他们也希望俄乌冲突早日结束,法国爱国者党主席菲利波就表示,在经历长达18个月的“谎言和宣传”之后,西方该承认“俄罗斯在冲突中获得成功了”。
所以,从“复杂”的方面来讲,美国“暂停”军援乌克兰,也不仅仅是国内政治内斗的结果,而是国际形势的发展使然。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也打算就结束俄乌冲突,同莫斯科做交易,为什么布林肯还要呼吁国会批准对乌军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切都还没与确定,可以参照一下朝鲜战争,当时也是“边打边谈”,一手准备和平,一手准备战争,现在美国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军援乌克兰,与准备放弃乌克兰,其实并不矛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