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重返赛道!跑友们的快乐回来了
科技助力赛事“升级” 2023“青马”有哪些不同之处
■“青马”比赛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运动员和爱好者。 王 雷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因疫情暂别一年后,海尔·2023青岛马拉松将于4月22日重返赛道,属于跑友们的快乐又回来了!
穿越大街小巷、数万跑友竞速、全城市民参与……马拉松堪称所有体育比赛中唯一渗入城市“毛细血管”的大众运动。那么,你知道这项源于希腊的运动缘何能风靡全球吗?这项运动走入中国、进入青岛,其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023年的青岛马拉松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全球马拉松赛事多如牛毛
首届奥运会后的一百多年间,马拉松运动逐渐风靡全球,成为大众最喜爱的健身运动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马拉松赛事多如牛毛,其中最著名的是并称“六大满贯”的波士顿、纽约、芝加哥、东京、伦敦和柏林马拉松,它们是国际马拉松和公路跑协会(AIMS)认证的参赛水平最高、组织水平最好的六个马拉松,其地位相当于网球界的四大满贯赛事。这些赛事以独有的魅力,每年都召唤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跑者蜂拥而至。
在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兴起要从1981年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算起,但那次比赛只有来自12个国家的86名专业男选手参加,直到1998年组织方大幅降低报名门槛,大众跑者才开始真正参与马拉松运动。
2007年,我国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数首次破万,被业界称为“中国马拉松元年”。此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开始遍地开花,成为带动全民狂欢的“超级网红”项目。
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马拉松蓝皮书》,当年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的所有地域内共举办规模赛事1828场,平均每天超过5场,累计参赛人次712.56万。
奔跑也是城市“名片”
1984年1月8日,青岛首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人们从汇泉广场出发,沿着海边跑到崂山姜家庄折返,回到设在第一体育场处的终点。当年的冠军是37岁孙建平,他以2小时39分55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2005年5月15日,首届青岛国际马拉松在东海路鸣枪,作为全国马拉松比赛的一个分站赛,这场比赛有诸多国家队选手参赛,将近一万人的参赛规模,创下了当时青岛体育比赛之最。与21年前的“试水”相比,这次比赛的组织工作更为专业,并首次引入了冠名赞助商。
“当时国内马拉松比赛很少,我们和厦门几个城市,只能互相交流、摸索着干。”市体育局退休干部李国利回忆说,“青岛马拉松原本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了2017年才恢复举办。”
2017年11月5日,青岛国际马拉松时隔12年后再度鸣枪开跑。凭借专业化的赛事组织、高质量的赛事服务和优美的赛道环境,此后“青马”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迅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先后被中国田协评为“金牌赛事”和特色赛事“最美赛道”。在此带动下,青岛马拉松比赛遍地开花,出现了海上马拉松、西海岸半程马拉松等一大批赛事,仅2019年参与人数就突破20万人次。
奔跑的城市是有活力的。马拉松赛道的设置,是一座城市历史风貌和现代发展的缩影,赛道沿着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现代城市地标等而行,兼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赛道条件。
青岛马拉松的赛道包括五四广场、八大关风景区、海天中心、奥帆中心等地,移步换景中,跑友们沐浴着海风,饱览这座青春之岛优美的海岸线风光和历史与现代水乳交融的城市美景。青岛也通过马拉松这张活力四射的“名片”,将宜居宜业宜游之城的美全方位展现在世人面前。
科技助力青马“升级”
优越的自然禀赋、专业组织能力之外,高新科技加持是马拉松赛事提档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从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青岛马拉松将是科技助力体育运动的一次集中展现。
据介绍,本届赛事首次使用的全域智能赛道监控系统,将有效杜绝赛事违规行为,可对赛道热指数等各项指数进行实时监测,为赛事各环节的组织调度提供数据支持。青岛马拉松与数家企业合作,参与设计、研发青马主题运动装备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用科技智能为参赛选手保驾护航。
在最近几年的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当中,各种高科技对于赛事的助力逐渐增多。例如,相关智慧平台通过可视化监测大屏,通过大数据、GPS追踪等技术,可以将赛事的天气、比赛进度、计时点通过人数等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从宏观到微观掌控赛事的全程,都能实现可视化监控,例如可以看到大赛两万多人的队伍的尾端在什么位置,那如果已经离开赛道,可以适时解封道路,能大大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和比赛争议。
赛事期间向市民宣传普及环保理念,是大众体育健身活动题中应有之义。青马组委会将与合作方、赞助商联合发起《绿色低碳办赛倡议书》,从使用可自然降解、可回收环保材料制作赛事物料,到使用新能源的赛事保障车辆,再到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投放箱等,从各方面践行简约之风,深化、落实本届青岛马拉松的绿色环保、低碳办赛理念。
后勤保障方面,组委会在赛道沿途间隔2.5公里或5公里处,设有饮水点、能量补给点、移动卫生间、喷淋点、医疗站等各类赛事保障设施。在赛道终点,还建立了专业赛后快速恢复机制,为需要的选手提供现场冰敷、拉伸等服务。本着“安全至上”原则,组委会在竞赛组织、医疗保障、安全保障、应急保障四大方面搭建赛事数字化指挥平台,实现赛道、会场等全场景、全方位的覆盖,统一调配、统一管理,联动处理突发事件,护航青岛马拉松能够顺利完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