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村游”托起“幸福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村游”托起“幸福梦”

社树村中的特色景观。

“村游”托起“幸福梦”

陈辉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村游”托起“幸福梦”

姚晓敏在自家农家乐准备宴席。

本报记者 杨杰 文/图

田间地头,连片的农田郁郁葱葱,各类菌菇蔬菜长势喜人;房前屋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三两村民言笑晏晏;村道两旁,瓦片、磨盘、石槽构成的特色景观引得游客驻足观赏……4月25日,走进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一幅宜居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南依泾水,北靠仲山,社树村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以特色旅游撬动乡村发展,稳稳托起村民的“幸福梦”。

1 思变

刚从镇上开完会,还没顾得上吃饭,王建军就急忙往回赶。驾车行驶在乡间,窗外绿意葱茏,满目生机。进了村,遇上几名正在民俗主题街参观的游客,王建军赶忙招呼道:“再往里走走,我们还有文化大院和艺术大院,能看的东西多着呢。”

作为社树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军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村子的所有变化,他都亲身经历、亲眼见证。“啥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成的,我们社树村能有今天,实在来之不易……”提起这些年的变化,王建军不禁心生感慨。

很难想象,现在如此热闹的社树村,曾经的发展却举步维艰。“村集体没有收入,村上环境也不行,通村路只有一条,下雨下雪天,村民干啥都不方便。”王建军说,要破局就得“变”,第一步就在村容村貌上下功夫。

“群众为了方便,在门口搭柴棚、盖鸡舍,现在一句话就让拆,大家肯定不愿意,但为了村上的环境,工作再难也得做。”村民不理解,王建军就上门劝,干活缺人手,他就帮着一起干,社树村的“蜕变”自此拉开帷幕。

村容村貌提升后,王建军又琢磨起修路。立足生产生活实际,社树村规划出了五条出村路,进一步畅通村民出行、农产品出村。

乡村要发展,“颜值”“内涵”得双在线。社树村农耕文化、陕商文化积淀丰厚,中华水利会馆旧址也坐落于此。在王建军看来,村上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善于借势,开辟新路子。此后,社树村努力让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全力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宅基地利用起来,四处搜寻老物件,进行民俗文化展示,并鼓励引导村里的能工巧匠、在外能人回村发展,以特色文化赋能社树村发展。”王建军介绍,村里先后打造了戏曲大院、艺术大院等特色院落,建成民俗风情、民宿木屋、水利秦商主题公园,还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打造特色景观,留住乡愁乡韵。

如今,走进社树村,错落有致的外墙上彩绘铺洒,土墙上各种农具整齐陈列,深深庭院里文化纷呈,坐在门前的老人笑意盈盈……一砖一瓦尽显巧思,浓浓的乡村意趣在此具象化。

2 丰盈

这几天,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陈辉愈发忙碌,除了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培训之外,她还得挤出时间把村里的艺术馆重新布置一番。记者见到陈辉时,她正忙着将馆里的堆贴画作品一一分类,搬进两边的小房子里。

“这些是棉絮画,那几幅是绒线画,要按类别分开重新摆放。”陈辉说。

77岁的陈辉是社树村人,自幼就跟着长辈学习剪纸、布艺。“那时候,一把剪刀、几片碎布、几张红纸,我就能坐一下午。”耳濡目染之下,裁剪、钩绣、编织等技艺陈辉样样精通。

“人都说我们社树冬可看仲山积雪,夏可闻泾河涛声,这般好风光值得记录下来。”于是,陈辉尝试着将平面布艺粘贴和面塑结合起来,用独树一帜的立体堆贴画来描绘风景,反映民俗。

通过创作实践,陈辉慢慢地将选材从布料、毛线扩展到棉花、羽毛、丝绸、铝箔、塑料等,创作内容也由传统民俗走向形式美学,作品风格独特、栩栩如生,在各类展览中广受赞誉,其本人也屡获殊荣。

“文化的‘根’在土里,老手艺更需要传承。”对陈辉来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更多人学习传承立体堆贴画,让这种文化艺术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2021年11月,陈辉积极响应村上号召,回村创办乡村艺术馆,为村上及周边的妇女免费授课,带领她们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立体堆贴画、毛线钩织、彩泥堆塑等。

“只要想学都可以来!”陈辉每周都会在艺术馆手把手教学,启发大家大胆创新,一次性杯子、卫生纸、易拉罐都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她将自己的画和这些手工艺品放在馆内展示,让来往的游客在这里感受一双双巧手编织出的幸福生活。

令人惊喜的是,村民王菊花制作的手工花卉小盆栽通过网络销售卖到了各地,充实生活的同时,也为家里添了一份收入。

艺术在乡间开出花,村民们感受到了村庄之美,他们用心勾勒美好生活,也在提升和发展中得到自我认同。心中丰盈,脚下更稳,社树村的幸福路越来越宽。

3 盼头

日头一点点升高,扫完院子浇完花,姚晓敏就把后屋包间和大厅里的桌椅擦了个遍,检查完桌上的调料盒,她才坐下来核对明天的菜单,看看还漏了些啥。

在社树村,说到晓敏农家乐,最多的评价就是实惠、干净、味道好。靠着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这儿成了村民办小宴席、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的首选之地。“平时还给村上干活的工人做饭,每人10块钱随便吃,咱就是农家饭,要让大家吃饱吃好。”姚晓敏说。

两年前,42岁的姚晓敏还在边打零工边照顾老人孩子,每天忙得风风火火。她时常在想,要是能在村里有个营生就不用这么折腾了。随着乡村旅游升温,一切迎来转机。

“我爸就是厨师,没事了我就跟着他学,除了一般的炒菜,当地的穰饸、蒸碗我都能做。”姚晓敏觉得,现在村里游客也多,在家开个农家乐应该不错。虽然有想法、有技术,但她不懂经营,也迟迟不敢行动。

得知姚晓敏的想法后,村委会立马给予支持。包村干部带着她四处参观学习经验,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她心里的劲越来越足。

2022年3月,晓敏农家乐正式营业。一间厨房、十张桌子,一对父女忙前忙后。招牌辣子鸡、红烧鸡块,道道鲜香味美。“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节假日基本都是满客,一年下来能挣几万元,可比以前强多了。”说话间,姚晓敏脸上总是挂着笑。

社树人的盼头,不仅来自眼下的好生活,还有天天的好心情。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社树村发动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成立乡村艺术团,用锣鼓、秧歌、舞蹈、合唱、戏曲等多种形式赞美新生活。

村里的大舞台是村民们的文艺聚集地,日常的节庆表演、文化展演都在此呈现。“4月初,我们还举办了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村民们带着自编自演的节目登台亮相,个个喜上眉梢,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我们社树人的精神新风貌。”王建军告诉记者。社树人用文化承载乡音、凝聚乡情,在舞台上、灯光下尽情表达喜悦、展现自我,为培育文明乡风、推动文化振兴增添强大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省涿州市刁窝镇佟村党支部书记李涛来到村里D级危房户王建军家。新房主体已经完工,老王正在拾掇墙面。“住在配房不冷吧?”“不冷不冷,新换的空气能好使着呢。”2023年夏季,涿州市
2024-01-01 06:05:00
“大喇叭交警”王建军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大喇叭交警”王建军本报记者 寇洪莹近日,网上一张拿着大喇叭维护秩序的交警照片受到热评。图片中的主人公,是泊头市交警大队护学中队的辅警王建军。每到学校门口接送高
2023-09-15 09:55:00
男子逛金铺舍不得买,第二天醒来,他发现老婆身上挂满了金手镯
这天是大年初四,王建军准备和妻子冉秀英去丈母娘家拜年。正当他们走出家门时,一辆黑色轿车突然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王建军本想绕过去,但黑色轿车却打开了车窗。一个年轻人伸出头来,兴奋地说
2024-05-09 13:03:00
...向栋,“中国好人”李月华、赵腾、姚建,“山西好人”王建军,2021年“圆梦工程”优秀志愿者刘思宇等欢聚一堂,畅谈体会、分享感受、共话新春。“我一直牢记父亲‘捐资助学、爱乡兴教
2023-01-14 05:54:00
一线工作者王建军:勇毅前行,不断挑战自我
...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工厂复烤车间从事烤片工序操作时,王建军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为能尽快掌握设备操作技能,每天早班常常第一个到岗完成检查设备、机器“上电”等生产准备工作
2024-04-02 18:36:00
王建军:迎着新希望 种下“致富耳”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王建军:迎着新希望 种下“致富耳”□ 本报记者 康桂芳随着气温变暖,沉寂的土地渐渐松动,在田间地头处处能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为新的一年增收致富打下新希望。中阳
2024-05-13 10:08: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罗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建军7日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指出,香港已经成为中概股名副其实的主场。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
2023-11-07 13:59:00
王建军:综合运用股票、债券等多种工具 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 【王建军:综合运用股票、债券等多种工具 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财联社8月31日电,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
2023-08-31 10:31:00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已达共识 正研究人民币柜台股票衍生品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已达共识 正研究人民币柜台股票衍生品】财联社11月7日电,
2023-11-07 13: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