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兰州3月22日电 (记者赵帅杰)3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正式发布。
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26%,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
国际冰川编目工作最早启动于1978年,主要调查全球山地冰川的分布、储量等信息,随后世界各冰川分布国陆续开始编制冰川编目。我国在1978年启动了第一次冰川编目的编制,历时24年,于2002年全面完成;2007年开始第二次冰川编目工作,于2014年完成并发布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2023年启动实施以2020年为现状年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工作。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采用了空间与时间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同时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经验和最新技术,构建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体系化冰川编目方法,使冰川编目得以在短期内快速完成。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同时还编制了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处于消亡状态的残余冰体,总数量达到约3万条,更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冰川的分布和状态。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大国。
据了解,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冰冻圈退缩的显著影响,联合国大会在2022年12月通过决议,宣布将2025年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从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冰川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