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做大做强”专硕需优化培养体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30 00: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多所高校缩招停招学硕,专硕渐成招生主力——

“做大做强”专硕需优化培养体系

◎本报记者 孙明源

除了延长培养时间,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多所学校停招学术型硕士的消息引发了热议。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这些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多个学科大类。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与此同时,专业型硕士即专硕的招生比例不断扩大,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统计,在2022年末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当中,全国共有474万名考生报名,其中专硕报考人数超过6成。

供职于北京市昌平区某考研辅导机构的常东(化名)结合自己对历年考生的观察表示,学硕和专硕的“此消彼长”不仅是政策要求的结果,考生的实际需求也成为推高专硕招生比例的重要因素。

“相当大比例的考生想要攻读硕士学位,其动机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即通过获得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非从事学术研究。对他们来说,学制更短、教学内容更偏向实际应用、应试难度更低的专硕相比学硕是更理想的选择。”常东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专硕扩招体现了社会需求。各个专业领域急需高级人才,而理论研究已经无须用“人海战术”来堆砌。在研究生扩招的过程中,这一需求就体现为学硕缩招,专硕“做大”。

多方面入手提升培养质量

虽然专硕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在专硕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上经常会出现对专硕和学硕不同的评价和预期,就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公众依然更推崇普通教育一样。这个问题还需要各方努力一同解决。”储朝晖说。

常东表示,目前各高校各专业对专硕的培养仍未形成规范和共识。例如有些导师“把专硕当学硕培养”,另一个极端是“不关心专硕”。而考生对学硕和专硕的认知也无法统一。

“有些学生想要读博从事学术研究,但是又担心自己考不上学硕,就问我能不能考专硕,影不影响读博。更常见的问题是,专硕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不会不如学硕。”常东说,这些问题每年都会被多次问起,但都无法给出确定的回答。

储朝晖指出,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的配置或教学模式的转型或还未能跟得上研究生扩招的力度,这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专业学位硕士扩大招生规模,主要集中在工科专业。“尤其是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近年专硕比例的提升十分显著。”常东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常把理科与工科并称为理工科,但是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区别。物理、化学、理论数学等高度理论化的学科并无直接对应的专硕专业,这些专业的学术导向十分明显。而机械、化工、统计等应用型专业有学硕与专硕之分,出现困惑的考生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常东说。

储朝晖表示,除了延长培养时间,未来还要对专硕的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过程管理以及过程评价等进行优化,让专硕培养与行业产业真正对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教育部发文:进一步提升专硕比例,大幅增加专博招生数量!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健全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
2023-12-19 18:26:00
...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内学费均为10000元/年。学校奖助学金体系健全,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还设立了学业助学金、导师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同时设立
2024-10-25 15:57:00
烟台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士研究生教育每生每学年学费标准为15000元。(二)奖助体系根据国家和学校奖助相关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可获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表现优异、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参
2024-10-03 12:20:00
考研热度依旧 人才需求正旺
...很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考研热”。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应结合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从培养高质量研究生出发,确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并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
2023-10-25 02:46:00
...将“新工科新文科和师范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做大做强师范教育专业群”作为重要发展目标。首先,聚焦优势优化师范专业布局,裁撤1个师范专业,恢复化学专业师范招生。恢复师范属
2024-10-08 18:19:00
研究生“学制”延长根本在提升“学质”
...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调整,优化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考核方式等内容。再次,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定位,避免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出现趋
2023-08-01 05:48:00
研究生学制延长 释放了什么信号?
...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调整,优化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体系等内容。整合:朱林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报
2023-08-20 20:40:00
考研初试借鉴高考统一命题模式,可行吗?
...大学招生的公平,并赋予学校招生自主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避免应试化倾向。从这一角度看,我国高考改革,其实也可借鉴考研的复试方式,在统一高考基础上,由学生申请大学、大学进行多元
2024-03-04 09:43:00
研究生类型结构:“抑学增专”仍有很大调整空间
...量的实践基地,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2023-11-28 07:0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