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总有一种选择让人热泪盈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2 20:59: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3月1日,2025年西部计划报名通道正式开通,各大高校学生踊跃报名,用行动书写着对西部的向往。3月7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讲述了多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故事里满是青春的奉献与担当,让人为之动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实施20多年来,已经有54万名青年跨越山海,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奔赴西部的选择,绝非简单的位置变换,更体现了青春理想与家国情怀的深度交融。就像“5·12”汶川地震后,志愿者王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抗震救灾专项行动,服务期满后,他毅然放弃市区优渥条件,申请重返北川成为一名警察。从参与灾后重建,到守护新北川,王鹏始终牢记使命,在夜间巡逻、纠纷处理等工作中倾注心血,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中山大学的汪艳同学亦是如此,她曾在西藏支教一年,研究生毕业后,再度进藏,在林芝一中担任历史课老师。志愿服务让她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如今已在当地结婚生子,扎根于此。从志愿者到“永久牌”,他们跨越千山万水的选择,正是对时代召唤最热烈的回应。他们以行动诠释着:只有当青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频共振,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加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尽情迸发。

投身西部的征途,是当代青年挥洒奉献汗水,实现自我成长的奋进征程。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火种,不仅点亮了山区孩子的未来,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感恩、奉献与担当的种子。2002年辍学打工的11岁康胜美被当时正在支教的徐本禹带回了课堂,后来成为徐本禹教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2014年毕业后康胜美选择回到为民小学,接过支教的接力棒,成为一名支教老师,续写着动人的温暖篇章。从四川凉山走出的青年苏正民,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他怀揣着改变家乡孩子命运的梦想,助力大山里的孩子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苏正民在采访中曾经动容地说,帮助他人,让更多人更好地活着,这样的人生才更具价值与意义。从曾经的受助者到如今的“点灯人”,康胜美与苏正民的故事,不仅仅是爱心的传承和接力,更是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找到青春价值的真实写照。

基层实践的沃土,是当代青年淬炼本领、锻造品格的熔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余载如一日,持续接力,奔赴西部偏远地区支教。他们无畏路途遥远与条件艰苦,深入到山村里的学校,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在希望的校园。他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知识,还精心组织绘画、音乐、体育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打开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精心备课,不断打磨教学技巧、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还有的志愿者凭借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地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难题,真正把论文写在了西部大地。这些青年在基层的风雨洗礼中认识到,山村里的课堂没有花团锦簇的浪漫,基层的工作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就像一位支教志愿者感慨的那样:“在服务期间攻克的每一道难题、站上讲台讲授的每一堂课,都是人生最珍贵、最扎实的毕业证。”对于青年人来说,行走在西部大地,服务于基层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的“大思政课”呢?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当青春遇上西部,这样的选择总是让人热泪盈眶。二十多年光阴流转,变的是一茬又一茬青春的面孔,不变的是那“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赤子之心。这或许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种春天,收获希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息愫(湖北省团校 )

责编:郭蕾【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
2025-05-05 09:20:00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一眨眼,在初秋之际,巴黎奥运会完美落幕,在这场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中,中国00后健儿以非凡的表现吸引了全球目光,他们不仅赛场上气势全开勇争奖牌,赛场外精
2024-08-12 17:38:00
再现“10 10 10 10 10 10 10”。北京时间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17岁的中国选手全红婵蝉联奥运冠军
2024-08-07 18:19:00
8月16日晚,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郑钦文、庞众望、李东三位闪亮的名字,以青春之姿深深感动着亿万国人。回望近年,感动中国的舞台从不吝啬为青年人喝彩,2023年在黑暗中
2025-08-17 21:49:00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郭玺,在腾格里沙漠筑起绿色长城,他秉承前辈“一代一代干下去”的绿色承诺,加入八步沙治沙队伍,从此便扎根荒漠,十年如一日,将青春年华无悔地奉献给治沙造
2024-05-01 18:19:00
电影《长安三万里》自上映以来,就获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影片中的48首唐诗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看诗人高适的志在高远,功成身退,听诗仙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高呼,令人心潮澎湃,
2023-07-25 15:04:00
近日,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问苍茫》圈粉全网,该剧播出后每集平均收视率2.54,在CVB总局大数据份额占10.835%,排名全国所有频道第一
2024-02-06 17:07:00
近期,当阳姑娘周娟十年间连续三次赴海外执行维和医疗任务的故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到异国他乡救死扶伤的中国大爱被纷纷点赞,广大网友掀起了向榜样学习的热潮,纷纷争
2023-10-31 16:01:00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勉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2025-09-10 10:3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