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自贡日报
记者跟随我市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探访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样品分析——
一线监测 守护美丽自贡“生态底色”
□记者冯方湲/文 罗祥瑞/图
新年伊始,我市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数据“出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3天,优良天数率77.5%;全市1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直观显示了全市一心守护绿水青山、擦亮生态底色的成效。那这些鼓舞人心的数据是怎样得出的呢?日前,记者跟随我市生态环境的“白衣卫士”走进野外采样现场和分析实验室,寻找答案。登高涉水
只为采集最具代表性监测样品
采访当天上午9时许,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富顺站监测人员毛俊杰和同事们,驱车来到沿滩区和富顺县交界处的宋渡大桥,在釜溪河国考断面采样点采取水样。
该断面是釜溪河汇入沱江前的最后一个国考断面,一直是我市水环境监测的重要点位。时值枯水期,富顺站在每月的常规监测外,又适时叠加了一些监测项目,以更好地掌握该断面水质情况,并及时研判分析流域水质变化趋势。
放置好水质监测设备后,毛俊杰和两位同事一起,提着采水器,来到宋渡大桥中泓线的采样断面,慢慢将系着绳索的采水器投入水中,然后缓缓拉动绳索取回样水,反复多次后才完成了采样。
岁入寒冬,尽管已是“全副武装”,室外低温还是给现场采样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当记者以为取到了水样就要立刻返回实验室时,毛俊杰解释道:“刚取到的水样是不能直接采用的,要先静置半小时,才能装入样品瓶中。”静置半小时后,毛俊杰和同事们开始对照采样方案,用虹吸装置将水样移入样品瓶里,贴好标签放进便携式冰箱保存,然后才运送回监测站,按程序将样品移交给分析室。
“像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优先选用现场测定方法。”毛俊杰说,需要现场测定的项目,通常都是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进行现场监测,由此得到水质监测的第一组数据。
记者了解到,身为生态环境管理的“哨兵”和“耳目”,同毛俊杰一样的监测人员,从酷暑到寒冬,总是往返奔波在水、大气、土壤、固废以及工业污染源等各类采样现场,他们扛着仪器设备在大街小巷、乡野田间穿行,有时还要爬烟囱、下河道、穿荆棘,尽力采集最具代表性的样品。严格实验
只为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
同为我市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富顺站的毛俊杰奔赴一线开展采样,沿滩站的陈秋艳则在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在这里,潜藏在样品中的各类数据被一一测出,成为反映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原始记录。
走进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沿滩站实验室,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大小各异的玻璃容器、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穿好实验服、戴上手套后,陈秋艳走到操作台前,按照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要求对水样进行初判、前处理,然后依次加入掩蔽剂、氧化剂等化学试剂,再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消解,进而分析水质化学需氧量指标。
“今天的废水分析项目,主要是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根据得到的监测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陈秋艳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在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都会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作为分析人员,她必须严格规范地进行技术操作,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5年多来,陈秋艳先后获得了50多个项目的环境监测人员技术合格证。去年11月,她参加全省环境监测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竞赛比武,再度被评为岗位能手。
据了解,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去年组织3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考核,在2023年川渝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团体二等奖。环评服务
只为守好高质量发展“生态关”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环评审批工作,则为各大建设项目顺利落地我市提供着精准帮扶服务,同时坚守着美丽自贡的“生态关”。
自贡至泸州港公路二期项目是我市2023年的重点项目,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已取得成果,以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重要抓手,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通过‘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单元和原设计方案对比,我们发现原方案穿越了备用水源地银蛇溪一级保护区,随即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启义介绍,发现设计方案中的镇溪河大桥跨越镇溪河南方鲇翘嘴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他们主动对接设计单位,多次邀请相关桥梁专家、环保专家和生态专家进行共同会商,开展环评预审,最终确定镇溪河大桥上跨河段不涉保护区。
据了解,从去年至今,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已完成西南电子特种气体建设项目、板仓工业园区集中喷涂中心一期项目等34个项目的技术评估,对13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通过此次随行探访,记者看到了一支守望着美丽自贡的生态环境铁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用行动记录并保障着自贡的蓝天、碧水、青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