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李兴雨
在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阳谷交警大队以系统思维破题、以创新实践立局,将事故预防与矛盾化解作为交通安全治理的“一体两面”,通过深耕“两大转变”、推动“防解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化治理路径。2025年,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4.32%,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先后斩获“全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平安聊城建设先进集体”等殊荣,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交通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精准宣教”为基石,推动事故预防从“被动管控”向“主动预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事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今年来,阳谷交警通过创新实施“三维宣教”工程,构建起覆盖全域、精准滴灌的安全理念浸润体系,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跨越。
靶向施策,织密精准宣教网络矩阵。阳谷交警启动“文明交通八必到”精准宣教工程,针对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学校企业等重点区域,为“一老一小”、务工务农群体开展“随叫随到、不请自到”的上门宣教。今年深入159个基层单元,覆盖49个村庄、29所学校、12家企业及4个庙会等场所,通过“面对面”案例讲解、“沉浸式”警示体验,让群众直观感受事故危害。特别在农村地区创新推出“标语警示+智慧广播”精准提示模式,依托近三年事故数据研判,锁定24处穿村过镇、车流密集的无信号灯平交路口,统一增设字体放大30%的“一停二看三通行”警示标语,确保10米外清晰可见,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同步在国省道沿线村庄67处平交路口试点接入73部智能识别设备,实时捕捉过往行人车辆,自动触发“前方路口请注意,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广播语音提示。目前已建设完成40部,预计7月中下旬全部落地构建起“眼睛看得到警示、耳朵听得到提醒”的立体化安全引导网。
多元渗透,打造流动宣教立体格局。针对农村地区多媒体设备不足的痛点,创新推出“文明交通大篷车”下乡项目,通过警企合作组建宣教分队,将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警示片,深入田间地头、庙会集市流动播放,累计覆盖群众10万余人次,让警示教育从会场延伸到现场。同时,将“标语警示+智慧广播”模式与大篷车宣教有机结合,在事故易发路段开展“移动标语+随车广播”的动态提示,使安全宣传从静态展示向动态干预升级。这种“接地气”的宣教方式,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实现交通安全知识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认知”的转变。
全域覆盖,构建智慧宣教生态体系。运用“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模式,构建全方位宣教矩阵。线上拍摄交通安全情景剧、制作科普短视频,累计发布宣教内容90余部;线下联合代驾行业、外卖配送、公益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进万家”活动,将安全理念融入各行各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队推动建立“党员干部带头讲、中队民警入户讲、村支书喇叭喊”的“三级宣讲”机制,培育出“银发宣讲团”等特色宣教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浓厚氛围。同时,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预警系统,将智慧广播提示功能接入全县农村广播网络,实现“突发情况应急广播、日常状态安全提示”的常态化运行,让“一停二看三通过”成为群众自觉遵守的通行习惯。
以“平台升级”为引擎,推动矛盾化解从“单一调解”向“多元共治”
阳谷交警大队立足交通事故矛盾化解现实需求,依托“五联五化”平台,重构“一体化”多元化解体系,通过全要素集成、阶梯式介入、智慧化赋能,打造矛盾化解的闭环生态。
全要素集成,打造“只进一扇门”的服务标杆。在巡回法庭、检察监督、法律援助等部门常态化入驻基础上,邀请信访、民政、人社、行政审批等多部门纳入多元化解平台,构建“数据联享、流程再造”的服务体系。群众办理交通事故相关事项时,原本需要跑多个部门的业务现可在平台“一窗通办”,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
阶梯式介入,构建“分级快化解”的治理模型。建立“1+N”多级联动机制,根据事故类型实行分级处置。针对疑难复杂纠纷,组织入驻部门召开研判分析会,制定“靶向治疗”方案。如在处理一起因农村道路施工引发的交通事故纠纷时,平台先后启动民警调解、司法确认、民政救助等多维度措施,既解决了赔偿问题,又帮助受害家庭申请了临时救助,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智慧化赋能,形成“闭环更高效”的运行体系。开发矛盾纠纷化解导引图,形成“公式化”调解模板,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纠纷成因,推动源头治理。平台各派驻部门实行“人性化服务、流程化办理、标准化推进”,在加速矛盾消解的同时注重经验总结。建立交通事故矛盾调解“四同步”机制,即现场处置同步启动调解程序、责任认定同步开展心理疏导、损害赔偿同步落实帮扶措施、隐患复盘同步开展宣传教育,实现从纠纷化解到风险预防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以“融合共进”为路径,构建“预防+化解”双轮驱动治理新生态
阳谷交警大队以系统思维统筹安全治理全局,推动事故预防与矛盾化解在数据、机制、效果层面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现代化治理格局。
数据联动,构建智慧治理中枢。将事故研判数据与矛盾纠纷分析结果互通共享,通过对近五年交通事故和举报投诉信息的深度挖掘,精准识别出12处事故易发点位和5类重点群体,构建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既为事故预防提供“靶向治疗”依据,如指导在91处高风险平交路口实施“标语警示+智慧广播”改造;又为矛盾化解提供源头治理方向,如针对农村地区电动车事故纠纷多发问题,开展“一盔一带”专项宣教,从源头上减少纠纷隐患。数据联动机制实现了从“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的跨越。
机制联动,创新闭环治理流程。建立“三位一体”闭环治理机制,对事故易发点位同步开展“流动宣教站”上门服务、智慧广播实时提示、隐患整改跟踪问效。特别在亡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周边群众开展跟进宣教,将安全警示融入隐患整治全过程。同时,推行“预防-处置-化解”全链条管理,在事故处理中同步启动调解程序,在矛盾化解后跟进预防措施。如在处理一起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纠纷后,针对事故路段老年人出行频繁的特点,增设反光警示桩并开展专项宣教活动,既化解了当前矛盾,又预防了同类事故发生,实现“化解一起纠纷、消除一类隐患”的治理目标。
效果联动,打造良性治理生态。通过构建“预防减少矛盾、化解促进预防”的双向促进机制,实现“双降一升”的治理成效:交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4.32%,涉路矛盾纠纷同比减少17.5%,矛盾化解率提升至78%,形成“事故少、矛盾降、化解快”的正向循环。下一步,大队将持续深化“警民调解室”“隐患随手拍”等激励机制,推动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交通安全治理共同体,让“阳谷经验”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阳谷交警大队将以“防解融合”为抓手,持续深化“两大转变”,在精准宣教中筑牢安全防线,在多元共治中化解矛盾纠纷,为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阳谷方案”,让交通安全治理的阳光照亮每条道路,温暖每名出行群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