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并参与到以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旅行中来。为了帮助更多人在旅行中深入当地生态及人文肌理,享受美景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马蜂窝于近日发布“中国生态旅行推荐榜”,通过“避暑度假”“亲子研学”“宝藏秘境”“野奢露营地”“文化寻踪”“美食原产地”六大榜单,为游客奉上专业高效的生态旅行指南。其中,肇兴侗寨、中国阳明文化园、天龙屯堡入选文化寻踪推荐TOP10。
“去远方”不再是旅行标配,一处古村落、一座博物馆甚至一样美食,都可以成为人们出门的理由。去黔东南的肇兴侗寨听一次传承千年的侗族大歌,步入中国阳明文化园接受心灵的洗礼,来天龙屯堡拾寻大明遗风,“文化寻踪”推荐榜能够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是全国最大而又古老的侗寨,被称为“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分为“仁”“义”“礼”“智”“信”5个“团”,寨内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楼与吊脚楼民居交相辉映,与四面的青山和田园融为一体,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肇兴侗寨。图由景区提供
肇兴侗寨是中国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单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乡土文化组织推荐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十大旅游胜地之一。
肇兴侗寨的建筑极具特色。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是肇兴给人的第一印象。寨中干栏式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木材建造。屋上盖以小青瓦,古老的民居建筑,不仅是为了观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侗族人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屋。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的美,美在古朴、美在底蕴、美在自然也美在人家。全寨就像是浓厚的水墨,洒在青山绿水间。
侗族大歌与鼓楼、风雨桥并称为侗族三大宝。
侗族大歌现场。杨道军 摄
肇兴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民间艺术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以天地、山川、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美好愿景。因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更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良好生态和民族文化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宝贝”。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侗寨的民俗文化及历史,了解侗族鼓楼的建筑特点,学习非遗技艺,体验民俗服饰、聆听侗族大歌,参观鼓楼花桥,观赏寨门迎宾,参与篝火晚会……
中国阳明文化园
中国阳明文化园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是以阳明洞为核心景区建设的文化旅游园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除了众所皆知的阳明洞、龙冈书院遗址、王阳明纪念馆等代表性景点,这里还有“文成柏”等名木古树50多种、处处可见的花草、木屋、清泉……春清、夏明、秋爽、冬琼,四季在这里留下脚步,变得有迹可循。
中国阳明文化园正门景观。图由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提供
阳明洞、龙冈书院位于修文县龙冈山,坐落于中国阳明文化园内。阳明洞在龙冈山半腰,原名“东洞”。王阳明从草庵移居其间后题名“阳明小洞天”于洞壁上,并著有《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诗三首。龙冈书院是王阳明亲手创建的第一个书院,《贵州通志》记载,“黔中之有书院始于龙冈,龙冈之有书院始于阳明”。王阳明曾作《教条示龙冈诸生》,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治学要求,系统地阐述他的教育思想。2018年,修文县新建“龙冈书院”,重新激活、丰富了书院原有的讲学功能。阳明洞、龙冈书院旧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冈书院原址,是王阳明先生教学育人的地方。图由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提供
王阳明在阳明洞创办龙冈书院,原书院虽已不复存在,但修文县于2018年在中国阳明文化园内新建了龙冈书院,并对外开放。书院及附属景观占地270亩,位于基地平坦的区域,南面山、北临水,与龙冈山古遗址区隔河相望,互为依托,资源互补,共同形成了阳明文化园的核心景观。
“知行合一”广场上所铺石板均出自贵州本土且为手工打造。图由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提供
阳明文化园的美远不止视觉带来的冲击,其内敛的设计美学和人文艺术更是别出心裁。近年来,中国阳明文化园不断在传承阳明文化和推进旅游开发上下功夫,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 摄
天龙屯堡,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称"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军,兵士来自江浙汉族。21世纪初,经商量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改名为"天龙屯堡"。当时,军队的居住地称之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之为"堡",因天龙这个地方既屯军并有移民和商人的居住,故称天龙屯堡,随着历史的变迁,现称为天龙屯堡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摄
石砖、石瓦、石板房。屯堡,历经600多年,成为安顺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安顺屯堡多集中在安顺市西秀区和平坝区。从天龙屯堡、云峰八寨、鲍家屯到九溪村,每一幢石墙斑驳的老建筑,都依稀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天龙屯堡古镇。资料图片
中国的古村落很多,屯堡村落是较为亮眼的那一个。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是黔中地区最大的屯堡村落,2019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除了人口富集的九溪,隶属西秀区七眼桥镇的“云峰八寨”同样引人注意,作为黔中屯堡核心区,本寨、云山屯、雷屯、小山寨、章庄、竹林寨、吴屯、洞口寨构成“云峰八寨”,为屯堡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探索提供了生动的活态场景……
天龙屯堡古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摄
石头房顶层层叠叠,巷巷相通、户户相连,生活在古镇的屯堡人依旧保留了抬财神、演武地戏等古老习俗,变成独此一份的民俗风情,引人驻足。
从古镇到非遗
从屯堡文化到乡村文化
穿越古今
在一幅幅生动的活态场景中
寻觅文化之美
每一个画面都见证了历史长河的巨大变迁
一起来贵州领略这独特的文化魅力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周文君
综合整理/胥芬芳 龙飘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