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关于什么叫见过世面,有人可能会认为:见识过很多的事物,拥有很多的金钱,这样才能见很多世面。
其实见世面有很多方式,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是这样说过: “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做到这些才算见过世面。
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去看世界,探索世界,然后再经过自己的加工转化,形成自己独特世界观的一个过程。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就是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到小动物还以为他们会说话,会相信光,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奥特曼,月亮上有嫦娥仙子,花果山上有孙悟空……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开始变得叛逆和批判。
想起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回答。对于要全员参与的活动,我顿时就紧张起来了,毕竟没办法存在侥幸心理。
我思考了好久,竟然想不起来任何理想!说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90后来说,当时的教育条件不算很差,但也说不上特别好。当时经常能见到的都是身边的同学、且大多数同学的父母也都在家务农,顶多也就是经常见到老师或是各种做生意的小贩。只能通过电视或者广播这些媒介,简单知道点医生、警察、教师…这些非常明显且具有歌颂意义的职业。因为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是不大清楚有哪些职业的。
后来老师给了提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理想职业,并好好学习,朝着梦想去努力……为了蒙混过关,我就随便选了个“科学家”的职业,我记得当时还有很多同学笑我。
其实如今自己回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想笑。不禁让人感叹年轻真好,就连嘲笑和出丑都显得那么可爱。后来的我,当然没有当上科学家,嘲笑我的同学也没有当上警察;但是我们都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路。
后来的我们开始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职业,每一种职业背后都有人在默默坚守,正是因为有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职业,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我开始渐渐发现,其实人的认知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常理认知、一种是自我认知。
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探索世界,这个过程就是常识认知。
我通常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就像去看一处风景古迹,刚开始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外形的美,看到的是这里的山有多么秀丽,水是多么清澈,环境多么怡人。
后来你知道得多了,开始对这处风景“刮目相看”。
你开始带着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观赏这片风景的动人之处。就像你长大后走进鲁迅先生孩提时期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看似平常的景致和陈设中,你也能想象出:这里曾经有着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偶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会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在这一过程中,你会和历史对话,和自己对话,感受到“山水”背后的迷人风景。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需要走过很多的路,看过很多的风景,然后尽量把我们的常识认知拉大,这将成为我们日后解锁自我认知的有利条件。
《三境界》中谈到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意思就是,人在初生时,没有自己的想法,看到的世界是极其纯粹自然的,别人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等你真正接触了社会后,便会对身边的种种事物提出质疑、批判,或揭露,因为你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这个时候的你总能发现很多问题,也是最容易起产生焦虑或是极端想法的时候。没错我现在也是处于这个阶段,在每一次产生情绪内耗的时候,我就默默地告诫自己,没关系,这正是渡劫的时候呢,正在给自己攒经验值呢!只要我再坚持一下,努力一点,也许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而到了最后,经历的事情多了,人生阅历也丰富了;终于茅塞顿开,返璞归真,就像初生一样,看山还是山,看水也还是水。
但是意义却截然不同,有一种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当你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困顿。就算遇到质疑,否定,也懒得去辩解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内心已经足够富足淡然,不需要通过外界来获得肯定了。
有人说
此时的你,见识过最好的,且不以物喜;也知晓最坏的,且能做到不以己悲。
最后想起朴树的一段歌词: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