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当粮食可以“定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0 11: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基因剪刀”打破国外垄断,让农作物长成“理想型”——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当粮食可以“定制”

科研人员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成熟的高油酸大豆。

张金山是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博士。近年来,他与团队人员一直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在该公司的分子实验室内,随处可见处于高度专注状态的研发人员。身着白大褂的张金山正站在设备前,手持试管观察着载体构建的情况。

金秋十月,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万亩大豆的丰收期。收割机在金黄色的豆田中撒着欢儿,圆润饱满的大豆粒从收割机舱门倾泻而下……这是独属于秋天的丰收图景。

而对于该公司的科研人员来说,此刻的喜悦不仅在于收获,更凝聚着团队人员长期以来的科研结晶。是的,这万亩田野中种的不是普通的大豆,而是经过基因编辑后的“高油酸大豆”。大豆收割后,将很快被送往大豆油加工企业,从而进入市场。

“我们这个大豆的油酸含量能达到80%,是普通大豆的4倍!”舜丰生物张金山博士手持高油酸大豆油的小样,自豪地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

历时五年打破技术垄断

一瓶大豆油,凝聚着众多科研成果。时光倒流,从这瓶金灿灿的大豆油回到11年前。当时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诞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一项颠覆性的技术。

“以往,农作物的品种优化只能依靠常规育种、杂交等,这些传统的改良方法耗费时间长,随机性也非常大,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张金山介绍,相比之下,基因编辑就像编辑文档一样,科研人员可以准确地修改农作物的基因序列,让它们长成人们希望的样子。

“不同于转基因,基因编辑仅对作物自身基因进行修改,培育出的品种与常规育种是一样的。”张金山坦言,我国是农业大国,掌握了这项技术,对于种质资源创新和农业食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科研人员开始了艰巨的攻坚任务。舜丰生物为此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高精尖科研者团队。就拿张金山所在的这支队伍来说,20余名成员全部是生物科学博士学历。

经过五年的努力,舜丰生物终于攻克了基因编辑底层核心技术,冲破了CRISPR/ Cas9的技术垄断,成功研发出CRISPRCasSF01和CRISPRCasSF02这两把“基因剪刀”。

让“基因剪刀”更锋利

有了“基因剪刀”,团队人员开始尝试对大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基因进行编辑,去强化那些人们希望它们具备的优点。

“比如说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我们就尝试去提高大豆的油酸含量;我们希望水稻更高产、同时耐除草剂;玉米如何降低株高、抗倒伏,或者增加它的淀粉含量……”

那么在这个对农作物进行“定制”的过程中,“基因剪刀”是如何工作的?

“这个是‘Cas蛋白酶’,它是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我们要做的是找到它、优化它,让它成为我们趁手的‘基因剪刀’。”在一个全息投影展示模型前,张金山指向蛋白酶上的一根“DNA链条”介绍:“这是蛋白酶的导航系统,它就像我们编辑文档时的光标,能定位到想要修改的DNA序列。”

这个过程听上去很简单,但其实这把“剪刀”的起初编辑效率并不理想,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地去优化。“俗语说,砍柴得有把趁手的好刀。运气好的话,一种作物的优化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为了将这把“剪刀”磨得更锋利,团队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结构解析、定点诱变、提高编辑效率,每一步都需要团队人员协作,并反复验证结果,再进行调整。从“国内首个”到形成产业化

然而工具优化好了,如何将这把“基因剪刀”递送到农作物的细胞内,也并不容易。

“我们利用‘农杆菌’这个‘快递员’,将工具‘派送’到细胞内。派送成功了,对基因的编辑也就开始了。”这名“快递员”是否派送成功,科研人员需要不断用测序仪进行检测。

“但事实上,大豆的递送效率并不高,也就只有30%,因此工作量非常大。”实验室的“大豆任务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前期他们为了培养出足够多的大豆植株,十余名同事前前后后手工切了数十万粒豆子。

今年4月,团队人员培育出的高油酸大豆获得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如今,万亩高油酸大豆秋收,基因编辑技术成果真正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化。

在实验室的人工气候室,记者看到了编辑成功并长成植株的各种农作物。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是在智能调控下,不同作物在不同的光谱照耀下茁壮成长。而在中试熟化平台,近万平方米空间里,“高维C生菜”“稻香味玉米”……这里是另一片农作物竞赛场。科研人员需要在这里不间断地观察和比较,找出最优秀的那一株。

从实验室到田野,记者眼中的科研人员都有着类似的特质:专注、踏实、严谨,对科研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任何一项技术的研发过程都是与未知共舞、和失败相伴的漫长旅途。张金山说,在步步荆棘的路上,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只因心中的那份坚守:“让科研成果真正写在大地上。”(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王飞陈心如)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把“基因剪刀”破垄断
...项专利获得授权。挖掘基因编辑底层技术保障国家种源与粮食安全目前,现代育种已步入“4.0时代”。“实验室将聚焦基因编辑底层技术研发,深入挖掘、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核酸
2023-09-05 14:18:00
像编辑文档一样编辑植物基因
...奇“剪刀”,能让玉米增产、让番茄维生素含量更高普通大豆经过“基因剪刀”编辑后,颗粒肉眼可见变大;经过基因编辑,可以调控玉米的“身高”增加产量,让番茄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更高。
2024-04-13 14:36:00
...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获得该证书的作物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降低株高的玉米,简称矮秆玉米。”舜丰生物研发副总经理牛小牧介绍,他
2024-05-13 10:29:00
实探济南企业高质量发展“密码”:科技创新释放澎湃动力
...沙见龙 摄浪潮集团研发海岳大模型覆盖智能制造、智慧粮食、智慧水务、智慧矿山等行业。浪潮通软副总经理兼CTO郑伟波介绍,与其他大模型相比,海岳大模型的特点是更贴近应用。“例如在
2024-04-15 17:03:00
朱健康的科研梦想:打一针就年轻10到20岁的基因药单
...的梦想就是吃饱肚子,高考体检的时候才36公斤的他看到粮食就很激动,吃饭时狼吞虎咽,那时候的科研就是想让人吃饱饭。但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现在的人都能吃饱饭,那么大家都关注怎么吃
2023-11-08 15:03:00
...豆的自给率,稳定油脂供给,更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预计在未来三年内,舜丰生物的高油酸大豆油销售收入将超过7亿元,并带动全省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
2024-01-15 10:35:00
...。去年,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26个。大豆新品种“郑1307”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全国仅有8个大豆品种入选);“新麦58”生产经营权以1618.88万元的
2024-03-17 06:45:00
聚合力 提效力 潍坊市农科院以种业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化、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聚焦破解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不断推进良种培育、推广,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护航种业创新发展,
2023-05-20 15:48:00
...评价列为重点工作。要充分认识其在推动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是一
2023-02-23 15: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