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14 13:43:00 来源:镜像娱乐

©️镜象娱乐

文丨顾贞观

“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好明媚,好治愈,看着好想流泪。”

近日,仅有八集体量的《我的阿勒泰》收官,观众还没从这部“赛博吸氧剧”中缓过劲来,就已经开始面对巨大的戒断反应。

《我的阿勒泰》的故事确实短小但足够精悍,剧中有草原汉子与文艺女青年的纯粹爱情、有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有非典型大女主张凤侠,也有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

内容的包容与厚重,是《我的阿勒泰》作为一部稍显小众的当代民族剧,成功出圈的主因。收官并非终点,目前来看,《我的阿勒泰》或许将成为《漫长的季节》之后,又一部能将长尾效应最大化的高质量佳作。

艺术性与市场化的平衡

其实,《我的阿勒泰》上线之前外界是不乏担忧声的,近几年市场也曾出现过同类型剧集,如年代民族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同样是高质量之作,后者却未能出圈,这不免让人遗憾,也让观众担心《我的阿勒泰》能否走出小众视野。从结果来看,《我的阿勒泰》表现大超预期,这与它的出色改编密切相关。

原作中,作者李娟用温柔的笔触记录着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人、事、景,在荒凉之地勤勤恳恳经营着餐馆的夫妇、为了澄清清白夜行几公里的小男孩、背井离乡来到新疆的姥姥与小叔,以及新疆的处处风土,勾勒出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生态。散文适合慢品,而剧集需要更直观地给出情绪价值。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将一部记录生活碎片的散文集改编为一部内容饱满的影视作品,相当考验主创团队的功底。对照原著来看,《我的阿勒泰》的改编一是重新串联原作相关情节,让故事的焦点更为明确,如“养几年还不够一盘菜”在原作中是餐馆老板的发言,剧集中则被安排在了张凤侠身上,映照她风风火火、不拘小节的个性。

同时,《我的阿勒泰》又基于原作,原创了托肯、巴太等一众深入人心的角色。以巴太父亲为例,他在原作中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手臂上架鹰的老猎人”,作者与他相遇,只留下一段感慨:“作为正在不断消失的古老事物之一,他周围的那圈空气都与我们所能进入的空气断然分离着,并且还有折射现象。”而在剧集中,这位老猎人则承担了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冲突的内容表达。

此外,原作中也未出现闺蜜形象,仅提到了一位“因恐惧丈夫而不敢出门参加舞会”的已婚女性,这或许也是托肯这位角色的灵感来源。她是处于父权制体系下的失声者与抗争者,也承担着女性议题的内容表达,那块“求不来的搓衣板”,让这位原创角色的故事有了更契合当下语境的锚点。

与原作相比,《我的阿勒泰》最大的改动或许是将书中的暗恋故事改编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李文秀与巴太的爱情是如童话般美好的,但却没迎来童话式的收尾,有的观众认为这一结局稍显突兀,但实际上,它与《我的阿勒泰》的严肃底色是融为一体的,“踏雪之死”为这段感情附加了现实与理想冲撞的重量,也避免了剧集的爱情线格格不入地滑入乌托邦。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可以说,《我的阿勒泰》的成功源于人物塑造的成功,也离不开它的内核高度。治愈是这部剧集最显著的标签,但故事的治愈之旅中也潜藏着一场恰到好处的深度对话,人如何在时代的变革中自处、民族如何在文化的演变下发展、女性如何走出困境,都是《我的阿勒泰》抛出的且给出回答的问题。

爱情线的加入与喜剧元素的融入,则是平衡剧集艺术性与市场化的存在。从网上的探讨来看,一段唯美的纯爱故事与新疆美景结合的杀伤力显然足够强,而剧集改编时对原作轻松幽默基调的放大,则中和了题材本身的严肃性,这都是非常巧妙的改编处理。

乡土与寻根

《我的阿勒泰》收官之际,乡土文学的改编也引发了外界热议。过去多年,不少乡土影视作品都是与伤痕及苦难高度挂钩的,诚然,这批作品自有生长环境与其合理性,但到今日与时代的违和感也越来越深。这从《隐入尘烟》的毁誉参半就可以看出,有人认可它的内核表达,也有人直言“真正的农村并不是这样”。

说到底,如今对于乡土影视作品,时代与年轻观众都更需要平视视角,而非猎奇视角也非自上而下的俯视视角,《我的阿勒泰》《去有风的地方》等剧集的火爆便足以说明问题。它们选择的不是掀开已经属于上一个时代的伤疤,而是去呈现民族质朴与包容的一面,更难得可贵的,是《我的阿勒泰》还是一部关于寻根的作品。

剧中巴太的父亲苏力坦被塑造得非常立体饱满,作为老猎人他不愿意交枪、不同意儿媳妇带着孩子改嫁、不认同小儿子放弃游牧生活的选择,但剧集刻画的不是一个“老顽固”。巴太的父亲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困顿迷茫之人,也是一个努力适应新时代的老人,最终他给了儿子自由,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游牧生活,成为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连接锚点。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李文秀与母亲张凤侠,对于阿勒泰而言是外来人,她们始终与这片土地保持着“半融入”的关系,因为她们的“根”并不在这里,剧中奶奶也始终心心念念着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但是,李文秀、张凤侠与游牧民族又有着相同的“根”,她们都在这片土地上“去爱,去生活,去受伤”,身上都贯穿着民族精神中的坚韧与旺盛生命力。

戴锦华教授评价《一代宗师》时,曾引用张晓虹教授的观点,如此形容《一代宗师》中的大量打戏所体现出的“后脚跟性”:“前现代与现代其实在身体语言上,无外乎是前脚掌和后脚跟的区别,因为我们现代人是前倾的,而传统文化我们的重心是在后脚跟上,我们是要站稳,我们是要重心下沉,我们是要有根。”

无疑,《我的阿勒泰》是治愈系的田园牧歌,也是一部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寻根作品。剧中,奶奶在沈阳捡垃圾为生时,一度居住在无人问津的桥洞之下,人生苦处只能幻想自己是武侠片中的主角,以此获得前行动力,《我的阿勒泰》不回避生活苦难,却也不歌颂苦难不沉湎于苦难,它关于“生命自己就能找到蓬勃之路”的内在表达,是积极向上也是刚毅不屈的。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剧集所寻找的“根”不仅是文化之根,也是女性精神之根。对于剧集将原作中的姥姥改编为奶奶,有部分观众颇有微词,对此导演滕丛丛在微博给出了解释,它与外界解读的“突出父亲的存在”或“责任”无关,在导演看来,去新疆务工的内地人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在一块贫瘠苍茫的土地上相识、相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相互扶持并不一定非要依靠血缘。

《我的阿勒泰》中,张凤侠对已逝的丈夫情感深厚,但剧集从未提及她对婆婆的照顾与关爱是出于责任或义务,她们之间与亲母女无异,这足够表达创作者的立场。在剧中,李文秀的家不是建立在流动的土地上,也并非建立在血缘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真正的相互扶持与相依为命上。

爆款的长尾效应

5月11日时,《我的阿勒泰》豆瓣评分人数为3.5万,如今这一数据已经翻倍到了7万,显然,它的长尾效应是值得看好的,只是究竟能爆到何种程度,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是市场也并非没有案例可以参考,去年《漫长的季节》大结局播出前一天,豆瓣打分人数在15万人左右,如今已经飙涨到了98万。

看好《我的阿勒泰》的长尾效应,一是出于剧集本身的短体量,八集故事总共三百多分钟的时长,剧集的制作规格也是向电影看齐的。延伸来说,这其实也是《我的阿勒泰》出圈的原因之一,它的体量迷你,内容高度凝练,叙事短小精悍,这些都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剧习惯。

二是如今《我的阿勒泰》的口碑仍在进一步发酵,豆瓣评分也从开分的8.5分上涨到了8.7分,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有大量的“自来水”贡献热度,毕竟无论是爱情线、亲情线,还是剧中的女性生存困境、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代际关系的和解等议题,都有太多解读视角与品味空间。

目前来看,《我的阿勒泰》出圈后,所引发的热潮并未止步于影视圈,而是包含文学与文旅在内的。首先是原作的畅销,抖音电商数据显示,5月7日至9日,《我的阿勒泰》一书在抖音的日均订单量环比电视剧开播前提升718%,同时据镜象娱乐观察,线下不少书店在剧集热播时开设了《我的阿勒泰》及李娟作品专区,书店工作人员也表示“实在太火了”。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此外,被打趣是“新疆旅游宣传片”的《我的阿勒泰》也推动了新疆旅游的热度。从去哪儿公布的数据看,剧集预热期文旅联动效应便已显现,开播前两天,阿勒泰地区全平台搜索热度上涨超1倍,酒店预定量与五一期间高峰值拉平。5月7日《我的阿勒泰》开播后,阿勒泰的百度指数一路上涨,从此前1000左右的均值上升到了11日的28326。

剧集未播旅游先火,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在《去有风的地方》等爆款案例后,各方文旅联动正在不断前置。早在四月底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及花城出版社便宣布启动以“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为主题的文旅联动计划。

文旅联动的前置,说到底还是建立在对内容的信心上。虽然说如今“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市”已经不罕见,但在《我的阿勒泰》之前,当代民族剧是被划归到小众题材范畴的,该类型此前也无爆款先例,在外界看来,不论是内容的打造还是更深入的文旅联动,或许多少都带着探路的成分,但在精准的市场趋势判断下,业内显然是相信《我的阿勒泰》所能释放的能量的。

《我的阿勒泰》出圈,当代民族剧走入主流视野

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副局长栗元浩透露,当地将结合《我的阿勒泰》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在拍摄地哈巴河县,可以游览电视剧中的张凤侠小卖部、孤独的树、夏牧场,还可以到青河县青格里狼山感受野狼生态文化。”从《我的阿泰勒》中新疆文旅的前置与深度参与,不难看出当下文旅联动模式的进一步成熟,而剧集的长尾效应,后续也有望进一步辐射文旅的长尾效应。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龙泰号”研学交流专列阿勒泰地区行程完美收官
...龙泰号”研学交流专列在哈尔滨发车。8月11日,专列抵达阿勒泰,在热情的迎接仪式中,龙江学子及家长迎来了阿勒泰地区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红色故事、交流联谊、天文知识、冬捕文化、民
2023-08-20 10:54:00
《我的阿勒泰》研讨会举行 周依然于适讲创作故事
...机构代表和主创代表,导演,主演、等出席活动。《我的阿勒泰》从散文改编成剧集,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一个新的优质样本。本剧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入阿勒泰地区,不断丰富创作素
2024-05-31 18:07:00
...见面交流,滕丛丛就是代表之一。2024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填补了多项民族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空白,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文艺样本,掀起了以“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
2025-06-20 23:11:00
我的阿勒泰上星央视,看完2集,想说:央视的眼光就是好
《我的阿勒泰》这部电视剧,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闪亮登场,虽然只有短短的8集,但却像一股清流,深深吸引住了电视机前的大伙儿。5月7号晚,它带着李娟散文集的灵魂,
2024-05-09 01:37:0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勒泰” !马伊琍:希望大家去那里做场美梦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村民为游客表演“姑娘追”(2023年12月22日摄)图片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丁磊 摄森林在左,雪山在右,上面是蓝天,脚下有草原,还有吹得
2024-05-24 11:56:00
中国雪都令人神往——瞿弦和张筠英寄语中国诗歌春晚
...悉,元月12日,2025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在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诗意绽放。这是十年来中国诗歌春晚首次走出首都北京。中国诗歌春晚创办于2015年春节前夕,由教育部全国人文社科重
2025-01-02 09:31:00
近日,首次在央视播出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掀起了追剧和讨论的热潮,截至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8,是2024年开年以来评分最高的国产剧,成为今年国产剧市场的收视和口碑“双爆款”。从居
2024-05-24 11:04:00
2024国剧豆瓣评分TOP1   专家、学者、影评人点评《我的阿勒泰》为何独特
...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备受关注的爱奇艺自制剧《我的阿勒泰》开播,播出第一天CVB数据就登顶,并以10.671%的收视份额遥遥领先
2024-05-11 16:46:00
《我的阿勒泰》民族之美,流淌在生活里
...术作品,如何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民族文化特质,是《我的阿勒泰》在创作中最优先也最主要考虑的问题。唯有将真挚的民族情怀融入到创作过程中,以匠心提高细节标准,最终的呈现才能带来真切的
2024-06-24 19:0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在街BA的观众席上,有一位特别的身影——连续两年,她都准时到场为球员加油。她是街BA的忠实粉丝,也是现场最温暖的存在。今天,我们来听听这位铁粉的故事。吉刻新闻记者 于洋视频来源
2025-09-04 17:52:00
“飞鬃点燃天边彩云,热血化作火红霞光”《远去的战马》致敬先烈
“战马的飞鬃点燃天边的彩云,英雄的热血化作火红的霞光”……在北疆草原上,曾经活跃着一支骁勇善战的铁骑——内蒙古骑兵。他们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
2025-09-04 19:56:00
刘畊宏赴约河南社区健身嘉年华 跨代健身热潮席卷郑州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化推进,社区已成为全民健身落地的核心载体,其中“跨代际互动”“场景化体验”成为社区健康活动的核心发展趋势
2025-09-04 18:22:00
用舞蹈重现抗战岁月 吉林市歌舞团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吉林市歌舞团精彩亮相,用舞蹈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2025-09-04 18:23:00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柯又嘉)近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印发通报,公布十堰市第四届“武当文艺奖”评选结果。本届申报参评的作品为2021年至2023年期间出版
2025-09-04 17:45:00
垦利本土乐队“飞歌制躁”专场音乐会9月6日在垦利开唱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9月6日,垦利本土实力乐队“飞歌制躁”专场音乐会将在垦利信誉楼开唱。据了解,本次音乐会是“飞歌制躁”2025年度第一场专场音乐会
2025-09-04 18:19:00
梦想在深圳启程,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首站周末亮相深圳
《一生有你》的隽永,《在他乡》的孤勇、《启程》的豁达……你的故事,藏在水木年华的哪句经典歌词里?9月6日,“就算没有很伟大的梦想”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首站将登陆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
2025-09-04 13:56:00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天津各大高校又迎来一批全新面孔,八方学子也陆续步入全新校园开始精彩的大学生活。天津对于这些新生来说
2025-09-04 14:51:00
9月5日《梅兰芳菲》再度上演 在正乙祠感受梅韵昆腔的当代回响 见证大师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桂魄初生,古楼待韵;梅风永续,昆腔新鸣”。9月5日,昆曲《梅兰芳菲》将再次在正乙祠戏楼开演。《牡丹亭・游园惊梦》《孽海记・思凡》《雷峰塔・断桥》三折经典剧目接连上演
2025-09-04 15:57:00
深泽县开展红色观影活动 激发青年爱国热情
河北新闻网讯(甄佩璇)9月2日,共青团深泽县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组织90余名青年观看红色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
2025-09-04 15:21:00
青春面孔诠释历史厚重,《黑夜里的微光》新生代演员致敬不朽
八十载春秋更迭,历史长河中的那束微光依然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由央视新闻与北京博羽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献礼微短剧《黑夜里的微光》
2025-09-04 14:26:00
腾讯音乐公益2025乐圃音乐空间夏令营结营
8月28日晚,为期4天的腾讯音乐公益2025乐圃音乐空间夏令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乐圃音乐空间夏令营由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旗下腾讯音乐公益与陈一丹基金会联合发起主办
2025-09-04 13:56:00
回归自然 遇见自己:李东霞作品展《知遇》长春开展
写在前面清晨悄悄闭上门,走带着包袱别惊动睡着的人途经星辰日月,万卷风雪黄昏拎着行裹轻轻敲门敲出消失的温情乡音已改鬓发依然怀揣已知的既遇是风
2025-09-04 11:03:00
电影《神秘家书》定档11月18日,致敬华侨赤子心,献礼时代记忆传承
2025年9月3日,江门侨都本土原创院线电影《神秘家书》正式宣布定档2025年11月18日在全国电影院上映。影片以江门侨都为背景
2025-09-04 10:24:00
港式叙事呈现抗战题材,《营救飞虎》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9月2日晚,电影《营救飞虎》举行“首映在广州”活动,主创团队亮相现场,与观众分享幕后故事
2025-09-04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