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大等出品,首个多模态版o1开源模型来了——
代号LLaVA-o1,基于Llama-3.2-Vision模型打造,超越传统思维链提示,实现自主“慢思考”推理。
在多模态推理基准测试中,LLaVA-o1超越其基础模型8.9%,并在性能上超越了一众开闭源模型。
新模型具体如何推理,直接上实例,比如问题是:
减去所有的小亮球和紫色物体,剩下多少个物体?选项:A. 4,B. 8,C. 2,D. 6
传统提示词方法还是老路子,让Llama-3.2-11B-Vision-Instruct打个样就是:
第一步减去所有的小亮球;第二步减去所有紫色物体;最后给出答案,鉴于我们已经移除了所有的小亮球,而且一开始就没有紫色物体,正确答案是C. 2;
哐哐一顿输出,得出错误结果。
我们再来看LLaVA-o1的推理过程:
总结阶段:问题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注释阶段:我能从这张图片中知道什么?推理阶段:如何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结论阶段:最终答案是什么?
是不是明显不同。这就对了,LLaVA-o1超越传统COT思维链,采用了结构化、多步骤推理。
简单说,它将推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采用优中选优策略来为下一阶段提供响应。
难怪看完最新效果,网友们直呼:推理 is all you need!
看来,让模型思考更多在多模态领域也同样适用——
“第一个能自发、系统推理的视觉语言模型”
前一阵,o1模型的发布又带火了COT思维链这一推理模式。(像人类一样步步思考)
于是,让模型思考更多是否会提高模型能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这不,除了像o1这样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北大团队还瞄上了多模态这一领域——
他们超越传统COT思维链,采用结构化、多步骤推理,一举推出多模态版o1模型——LLaVA-o1。
作者先澄清了一下, 虽然最近的VLM模型有类似名称,但LLaVA-o1是建立在Llama-3.2-Vision模型之上,而不是LLaVA。
那么,学会逐步推理的LLaVA-o1有多大提升呢?
根据论文介绍,仅用一个包含10万训练样本的数据集,LLaVA-o1在多模态推理基准测试中超越了其基础模型8.9%,并且在性能上超越了更大的模型。
甚至包括一些闭源模型,如Gemini-1.5-pro、GPT-4o-mini和Llama-3.2-90B-Vision-Instruct。
针对这一提升,团队也发现了背后的关键原因:
结构化响应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系统推理能力
为了使LLaVA-o1更加结构化和系统化,团队设计了4个标签来帮助模型识别当前的推理阶段,并使用GPT-4o来生成LLaVA-o1-100k数据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0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