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我家住房变迁史
李汝骠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一所厂矿子弟中学任教,我家居住在简易的教工平房宿舍,大约只有12平方米,在学校对面。我和妻子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在学校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随着大儿子呱呱落地,吃饭、热奶、办公都成了问题。我家后面原设计为6平方米的厨房,那时住房困难,厂里房产科分配给一户倒三班的工人居住。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在门口砌了个炉子做饭、热牛奶,遇到下雨天就只好撑把雨伞对付。随着女儿、小儿子相继出生,困难就更大了。住在我家后面的工人也有了两个小孩,房产科就把他家重新安置了,我家也可以打开隔门扩大住房面积。虽然只多了6平方米的小房,我们的喜悦心情却难以言表。那间小房连一张床也放不下,我急中生智,在墙壁侧面上凿开了一道缝隙,硬把床板塞了进去,在另一端架上铺凳就可睡人了,我深为自己的“创意”而得意。由于平房年久失修,一遇雨天就“床头屋漏无干处”了。有一次我冒雨登上房顶铺油毡,不小心被乱搭的电线电了一下,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1966年以后,我们的平房宿舍终于拆除了。我家迁到一座四层楼的顶层,大约近30平方米的一套南北间的单元房,有了自家的厨房和厕所,这着实让全家人兴奋不已。我家五口人,孩子们又大了,无奈只好在家里过道上放张床,让大儿子睡,全家人进出家都要侧着身子。楼房顶层冬冷夏热,冬天没有暖气,就在南房生个铁炉子,把烟筒伸到北房来取暖,妻子把南房窗户用报纸、塑料膜糊住,还用布条把所有门窗缝隙塞住挡风。夏天闷热难挨,只好打开窗户,蚊子叮咬,不停摇扇,难以入睡。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被评为太原市模范教师。厂职代会分房委员会奖励给我一套76平方米的三居室,有暖气设备,厨房、卫生间都比较大,但没有客厅。由于搬家急促,也未来得及装修。转瞬间我们在这个家住了近三十个年头,孩子们相继结婚成家。每年过春节,全家11口人大团圆,由于家里没有餐厅,就只好到饭店吃年夜饭了。
2011年,在一家外企做工程师的小儿子,为我们买了一套126.5平方米的高层商品房,不但有宽大的客厅、餐厅,还有地暖,又请人精装了房子,配齐了全套新式家具、家电。清晨,我们从高层窗口呼吸着新鲜空气,可观看日出,还可以看到被绿树围绕的我们工作了一辈子的校园,回想起我们青葱的教书岁月。从平房到高层,我们终于实现了全家的住房梦。
2016年8月1日,在我家附近的和平公园开园了,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又有了休闲好去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