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上榜省“最美禁毒人”候选名单
愿“天下无毒”!两名温州禁毒民警的故事
2019年10月,杨成登接受央视《今日说法》栏目采访。
林盛达在宣传禁毒
近期,由省委宣传部、省禁毒办开展的浙江省第九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禁毒人”选树活动拉开帷幕,温州公安系统两位优秀禁毒民警上榜候选,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杨成登:向死而生的缉毒战士
身为禁毒警察,瑞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杨成登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在某个寻常的中午在办公室里几乎被定格。
熟悉杨成登的人,都知道他为人乐观豁达。他在医院苏醒过来的那一刻,还能淡然幽默地说:“死不掉了,这辈子没那么容易死!”
心脏像被人捏住一样
2020年6月11日12时19分,杨成登正和同事在电话里商讨着一起毒品案件,一阵心悸突袭而来,他被痛晕趴倒在桌上,手机摔落在地,“心脏像被人捏住了一样”。几分钟后,杨成登苏醒过来,首先怀疑自己是否中风了。他站起来连忙照镜子检查自己,发现脸没歪,四肢也都有感觉,觉得应该没事了。可刚准备坐下,心口的疼痛再次袭来,他疼得躺在地上,手脚冰凉。这时,走廊里隐约传来同事张启乐的声音,他就给对方打电话求助。
杨成登还特意交代张启乐:别告诉其他人,咱静悄悄地下去。“那段时间大家压力都很大,工作都很拼,像大队长每天晚上都在单位加班。自己突然被人架出去,感觉像个逃兵,很丢脸。”杨成登回忆。
民警张启乐和瑞安禁毒办社工施玮合力把杨成登架进汽车副驾驶室。一路上,杨成登的情况不断恶化——额头冒冷汗,手脚痉挛并失去了知觉。到医院时,杨成登已全身僵硬,无法动弹。在护工的帮助下,三人合力将杨成登架出副驾驶室,抬上担架。从医院门口到急诊室这一小段路,担架被杨成登的冷汗浸湿。
诊断结果出来了,是心源性昏厥,严重时就是猝死。万幸的是,经过抢救后,杨成登活过来了——从最初直冒冷汗到怕冷要盖被子,再到身体开始出热汗,从高危时血压上压180以上再逐渐恢复到140左右。
追根溯源,过度疲劳往往是心源性昏厥这类突发病的主要原因。
熬夜半月连办三大案
分析杨成登的工作轨迹,其实不难发现他过度劳累的原因。
杨成登是瑞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一把尖刀。2008年加入警队,非科班出身的他凭着对警察职业的喜爱和热忱,成长为一名业务多面手。2015年从事禁毒工作以来,他是禁毒大队的缉毒主力,尤其在侦办省督、部督毒品案件时,往往是办案核心或者牵头人。
禁毒民警的工作时间随毒贩的活动时间而变,生活不规律、熬夜加班是常态。杨成登作为缉毒主力更是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往往一个通宵下来,微信运动步数就有两三万步。
2020年5月底,杨成登侦破了一起大麻案,刚休整两天,就出现了新的涉毒线索。他熬夜着手侦查,准备打击处理,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2点才睡。“结果一觉起来发现又有另外的案件。我记得是6月3日,我们下午2点抓捕抓涉毒人员,一直审到次日凌晨5点,凌晨5点晚饭早饭一起吃了。”杨成登说。审讯完,他在单位补睡,一直睡到12点多。醒来时已过了饭点,他便草草下了碗泡面,随后和同事去一个地下“笑气”加工厂扣押赃物,晚上7点忙完才回家。同事曾提醒他不能这样拼命加班,但连环的破案“让人很亢奋”,杨成登连续5个晚上几乎没睡,昼夜颠倒,前后算下来为这3个毒品案件和1个地下“笑气”加工厂熬了半个月的夜,而这也是整个禁毒大队的工作节奏。
时任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岳介绍,禁毒民警的工作压力不仅来自缉拿涉毒人员,也来自案件办理的高要求高质量。
危险是缉毒工作常态
对禁毒民警而言,不可控、未知的危险总是隐藏在某些难以预测的角落里。杨成登总是勇于直面危险,曾数十次伪装与毒贩面对面交易。
涉毒人员容易走极端,会攻击抓捕人员,也会自杀自残。一次抓捕行动让杨成登印象很深刻。当时,他们悄悄进入吸毒窝点,吸毒人员睁眼发现民警时,表现得非常配合,并要求用衣服把手铐遮住,怕被邻居看到。面对这么配合的吸毒人员,民警没有为难。不料,在路过厨房时,吸毒人员以手铐上的衣服作掩护,偷偷抢过一把菜刀,二话不说就朝杨成登砍过来。“我当时就把他手捏住了,如果当时捏不住,刀子就过来了。”
很多涉毒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对民警而言是另一个巨大的考验和威胁。仅2018年一年,在杨成登打击处理的涉毒人员中,就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各类传染疾病患者11人。
从事禁毒工作以来,杨成登主办侦破公安部目标案件4起,特别是2019年破获老汪等人团伙贩毒案,缴获毒品5.7公斤,抓获团伙成员30多人。其间,他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7次,曾荣获浙江省公安厅“千名好民警”、温州市公安局禁毒专项行动成绩突出个人、温州市公安机关“净边2020”专项行动成绩突出个人、瑞安市公安局十大“先锋卫士”等荣誉称号。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一次次刀尖上的行走。
林盛达:奋战前沿的“禁毒大脑”
禁毒工作除了与毒贩的激烈交锋,还负担毒品管控和禁毒宣传,这些工作听起来不会让人热血沸腾,却至关重要,是如同“禁毒大脑”一样的存在。而鹿城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民警林盛达做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
科技引领,牢固禁毒网络
为响应基层毒品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鹿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开发建设了“翌星基层毒情智治应用”。林盛达作为研发队伍主要成员,全程参与了该应用的建设及迭代升级。该应用能够通过温州排水公司的污水管道分布,以污水的来源去向结合街道辖区划定网格,在网格中选择出污水汇聚点等手段,将检测结果中高毒品污水区域,从原先半个市区的大小缩小到了半个街道的大小。为整个的污水毒情治理工作节约了50%的检测时间和70%的检测经费。为禁毒打击工作提供了参考,为毒品管控提供了助力。
应用还针对娱乐场所、经营服务场所(以下简称禁毒重点场所)提供服务,将原先必须由民警、社工上门的检查工作,以电子建档的形式,由场所自行上传、更新至应用的平台。保证了监督到位的同时,既减少了禁毒重点场所的负担,也降低了对员工日常生活的影响。做到了禁毒有感,管理无感,真正为经营者考虑。
2022年9月,林盛达代表鹿城禁毒参加了全省禁毒情报综合应用优秀技战法评审,获得了全省第3名的好成绩。林盛达多次为各省市考察组现场讲解“翌星”智治应用平台,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禁毒部门领导的肯定。
与时俱进,拓展宣教领域
为增加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方式,鹿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成立了“智防”项目建设组。林盛达作为主要成员,承担了选址、选题、建设等全过程,并提出了将线上禁毒教育和线下定向打卡活动相结合的主题教育。现在,在温州市中心的白鹿洲公园,可以发现多处张贴有小鹿警官形象及禁毒二维码。只用通过微信扫码就能参加公园内的定向打卡挑战项目“小鹿缉毒”。目前,南塘公园的“小鹿缉毒”线上打卡挑战已经被纳入鹿城区学生社会大课堂研学项目。
鹿城区成立了自己的禁毒讲师队伍后,为了提高鹿城禁毒讲师队伍的宣教水平,林盛达通过总结日常宣传工作中的经验,将禁毒宣传内容进行了模块化的分割,再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对内容进行“拼装”,避免了禁毒讲师不知道说什么,以及一篇稿子反复讲的一刀切宣教。同时,对于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林盛达也会及时更新,紧跟当前禁毒形势。截至今年8月,鹿城禁毒讲师团总共进行了300余场次的禁毒宣传,受宣传教育人数达到13000余人次。
为激发禁毒成员单位活力,林盛达还主导建设了针对禁毒成员单位的“政务互通”应用。平台囊括了区禁毒办的成员单位,禁毒办和成员单位都能各自发起禁毒宣传工作任务,上报的图片、文稿会统一展示在应用平台之上,供其他单位学习、参考。
有的放矢,培养防毒能力
禁毒宣传教育也是林盛达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小学到大学,从社区到工厂,将禁毒的知识传播到更广的维度上,就是他的工作理念。
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禁毒的开蒙,以及可能出现在校园周边的各类新型毒品;而特定的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则更需要认识娱乐场所常见的毒品种类和新型毒品的伪装方式等……为了获得最有效的禁毒宣传效果,林盛达一直认真备课,根据现场反馈,他不断提高课件和文稿的水平。3年来,累计各类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受宣传教育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
除了日常的线下宣传之外,由林盛达出镜拍摄的“打饭妆”等禁毒宣传视频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转载,如“蚌埠住了!打饭妆惊动禁毒民警”等。总播放量达到千万。
■温公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