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9 18:11:00 来源:科普社会

正在央视八套和优酷热播的电视剧《谯国夫人》将历史上岭南才女冼英的事迹呈现在世人面前。冼英生于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蛮荒之地岭南,其时社会动荡,百姓涂炭,冼英团结一批忠义之士,组成勤王之师,消灭了南朝乱臣侯景,并协助陈霸先建立了陈朝。剧中的梁朝、陈朝就是历史上六朝的两个朝代,梁武帝、陈霸先都是与南京有关的历史人物。服饰史学家、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黄强告诉记者,遗憾的是,剧中人物的服饰并不具有六朝“褒衣博带”的风格特点。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六朝褒衣博带、

上俭下丰的典型服饰很少展现

剧中冼英为俚人,所谓俚人是东汉后北方中原人对岭南一带族群的称谓,生活在广州之南。宋代始称黎族。冼英生于梁天监年间,其兄冼挺本为俚人酋长,被梁朝任命为南梁州刺史。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六朝服饰褒衣博带

黄强教授对六朝服饰有深入研究,出版《六朝人的衣柜》《南京历代服饰》等专著。他认为,《谯国夫人》剧情以六朝梁陈为时间段,并以岭南地区为主要故事发生地,又有苗王族人,剧中出现六朝服饰与黎族服饰、苗族服饰很正常。开局几集人物服饰主要是俚人(黎族)服饰,其民族服饰特点并不明显。传统黎族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襜)。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谯国夫人》服饰交领窄袖(非六朝服饰)

随着剧情发展,故事演绎到梁朝属地罗州,其官员服饰自当着南朝官服。甚至消灭侯景叛乱,助力陈霸先建立陈朝,发生地在南京及周边地区,这是梁朝都城核心区域,官员与百姓理所当然穿六朝服饰。六朝服饰的特点褒衣博带,衣服长短随时变化;女服款式上俭下丰。褒衣博带就是宽松的大袍形与长长的宽腰带,《洛阳迦蓝记》记载“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当时的衣袖和衣裾都做得非常宽大,一个衣袖,可以裁成两个普通的袖子;一个衣裾,可以分成两条普通的衣裾。帝王、官员着冕服,使用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笼冠等。

六朝时期男子服装有衫、袄、襦、裤、袍,其中长衫最具时代性。文人雅士最喜欢穿衫,宽大的衫子成为当时最具个性化的服饰,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就好穿宽大的衫子。六朝女性日常服饰上身着襦、衫,下身着裙。

黄强表示,剧中对于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六朝褒衣博带、上俭下丰的典型服饰展现的很少,缺乏六朝的时尚审美痕迹。大概创作者认为冼英是南越人,远离中原,有意淡化了六朝服饰风尚。“如果持这样观点就大错特错。梁陈时期岭南、崖州属于中国版图,是中央政权的州县;冼英是梁朝官员的家眷,命妇有与官服对应的服饰,所谓着汉家衣。冼英的很多活动在中原地区,甚至是梁陈首都建康地区,肯定着六朝服饰。”

黄强认为,岭南地区古代又称南越,其服饰受气候、交通与文化影响,与六朝服饰有所不同。由于五岭山脉阻隔南越地区,南越人的原生服饰占据绝对地位,以木屐、鲜花头饰、蒲葵扇等服饰与地理气候或文化背景相适应,服饰款式、色彩、图案表现出实用、低调,平淡中见精华的特质。因此南越人服饰表现为土著服饰与汉人服饰并存。六朝岭南土著居民衣着一部分保持原有的本色服饰,一部分与移民中的中原服饰相融合。服饰色彩中,岭南百姓常用青、白、绿、黄、黑五种颜色的布料。土著岭南人服饰已与中原服饰融合,何况是非土著的岭南人,毋庸置疑肯定着六朝服饰。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六朝服饰陈文帝身边侍女

女主外出怎么穿,

到底何时该配全套?

此外,黄强还注意到,第二集冼英与侍女荷花去灵台寺,与陈霸先义结金兰,戴着六朝特有的小冠(平巾帻),需要穿配套的服饰,剧中未曾展现。在宫廷着大袖衫;如果外出运动,从事侦察等活动,通常是裤褶服。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六朝服饰远游冠戴远游冠

巾本来是百姓的专用,六朝时期士大夫、官吏的介入,巾不再专属百姓,而是社会各界的宠物,有平巾幘、平上幘、纳言帻等。帻又称巾帻,是古代中国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巾帕。《三国志·吴书》记载:“(孙)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六朝宋代“又有赤帻,骑官吏、武官吏,乘舆鼓吹所服。救日蚀,文武官皆免冠,著赤帻,对朝服,示威武也。”赤帻为红色头巾,在东汉、六朝时使用广泛,武士通常著赤帻,表示威仪。江苏南京石子岗东晋墓出土的六朝俑戴平巾帻,南京小红山出土六朝文官俑穿直襟袍戴平上帻。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谯国夫人》冼英戴平巾帻

六朝不仅男子戴巾,女性也戴巾。南京石子岗出土的东晋女俑,穿长方领窄袖缩腰连衣裙,发上加巾子。南京幕府山出土的南朝女俑,穿窄袖长方领紧身短衫、长裙,梳十字大髻加巾子。南京西善桥六朝墓出土陶俑,做鸦鬓高髻,交领宽袖连衣裙。由此说明巾子在六朝时期的受欢迎程度。

《谯国夫人》六朝服饰的表现明显不足,缺乏六朝时尚审美痕迹

南朝戴平巾帻俑(黄强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戴头饰展示妆容之美,符合天性。冼英是女儿身也不例外,她有精美的头饰。在寨中,在闺房,拜见长辈,礼节拜访,配搭整齐、全套头饰,都很正确。”黄强说,“但是外出办事,仍然如此,就不妥了,主要是不便。冼英是位上得厅堂,上的疆场的巾帼英雄,做事干净利索。知书达理,却不拘礼俗。上灵台寺,为了方便,女扮男装,又岂会披金挂银一派女儿装?不符合冼英身份,也不吻合她的个性。”

夜行服上加金属片?

应是裤褶服

剧中陈霸先与冼英灵台寺结拜金兰,着黑色夜行服,上面缀有金饰。其实夜行服重在掩盖行迹,黑色等深色,适合夜间出现,不会缀以金属片,增加了反光,反而不利夜行。黄强认为,剧中陈霸先的夜行服款式臆造,历史上六朝人的夜行服是裤褶服。

黄强介绍说,裤褶服来源于北朝游牧民族,上身着褶(短身上衣),下身着裤,称之为“裤褶服”。裤褶以其轻便简捷的特点成为军中将士的主要服装。传入南朝,改为右衽,对上身褶衣加大袖管,下身裤管加大尺码变成大口裤。

裤褶在东晋时不仅作为军服广泛使用,而且也作为私居时的服饰和急装,并为百姓与帝王所采用。军人着袴褶也被称为急装,又用锦缚裤使其做夜行,侦察,近身格斗之戎装。日常生活松开三尺锦带成大口裤,称缚裤。夜行作战用锦带缚裤口,成小口裤,即裤褶服。当时大口裤的缚裤,与小口裤的裤褶都是当时时髦的服饰。六朝不仅男子着裤褶,女子也穿裤褶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0:45: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镀金时尚:萨金特肖像画中的服饰艺术
...诸塞州低胸领配黑色长裙,脖子、锁骨和双肩裸露,这种审美在当时的欧美社会掀起全新潮流,曾经禁忌的露肩、露背和露肤,在今天已是时尚前沿。在1884-1888年创作的三幅作品中,萨
2023-10-25 17:51:00
揭秘古代服饰,长衣背后的生存压力与时尚追求
...衣拖地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的生活状态、环境条件、审美观念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古人的穿衣选择,也反映出当时独特的社会面貌。普通百姓不在意衣服脏乱公元前5000年,
2023-09-14 06:53:00
塑造时尚,为他在艺术史上正名
...特也绝非当时时尚与流行的刻板记录者,而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和绘画风格来创造时尚的艺术大师。他为他的模特决定上身的服饰、或服饰在画架前呈现的样子:他用别针对服饰进行垂坠、折叠等
2024-06-02 05:38:00
都笑她红毯穿二手,可人家隔天就签了顶奢代言啊!
...不单单只是一个圈层的循环文化,而是当下时代创造力和审美匮乏的表现。轮回的多是精品,而旧的精品是用来补缺现下人们供需无法满足的美学需求。2019年LV还在复刻自己1979设计的
2023-01-10 11:54:00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有连续性,但在服饰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背后暗含着审美取向的变化,而审美取向变化的背后则暗含了民族文化的因素。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朱元璋在建立之际,借鉴了很多宋朝的文化因
2023-03-15 22:25:00
钟丽缇现身被拍,53岁身材臃肿颜值下跌
...相比,年龄差距愈发明显。尽管时光在钟丽缇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穿搭风格却依旧引人瞩目。一、独特的时尚品味在众多娱乐圈女星中,钟丽缇的穿搭风格堪称独树一帜。她的时尚观念深受法国
2024-03-26 19:59:00
【我的城市我的梦】裁剪丝路霓裳 展露新疆时尚
...皮靴上,还有那些真皮流苏马甲,“每一件都长在了我的审美上。”“我想通过服饰展现我们新疆人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的态度。”这家新疆原创服饰品牌的主理人古丽给娜·塔什买买提说。这
2023-06-06 11:07:00
民族大融合对唐代服饰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纳为唐代开放的政策;汉人与胡人杂居;喜看胡舞胡姬的审美爱好。从而女学男装打扮盛行却又未被禁止,好似挑战男权,被认为是女性地位提高的显现,但是这种观念并不符合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
2024-04-16 21:11:00
男女通用服装的魅力突破传统审美观念
...场合,创造出独特的魅力。3、中性穿搭的魅力突破传统审美观念男女皆宜的绷带简洁的设计和无性别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这种风格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内在品质和个性特征,而不是纯粹
2023-10-27 0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