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林州市采桑镇:
“双绑”机制打通黄李销售路(一线见闻·基层行)
本报讯 (记者 刘剑昆 郭 荣)产业旺则百姓富,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林州市采桑镇依托区位优势和多年种植黄李的经验,确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稳定的“双绑”机制,推动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合作社与龙头绑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致富路。
采桑镇是传统林果乡镇,种植黄李历史悠久,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造就了采桑黄李香味浓郁、清甜可口的独特口感。近年,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采桑黄李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累计种植面积约67公顷,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往黄李的销售渠道多是商贩收购和休闲采摘,今年采桑镇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为重点,实行“党支部带头+村民参与+合作社集中管理”的模式,依托村里现有的资源,初次尝试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黄李,严格把控黄李品质,按照大、中、小的果实品质进行选果、装箱,经检验实测,其中大颗的李果可达100克,糖度达16.8%。同时采桑镇成立商贸公司,注册太行黄李、北采桑黄李等一批特色黄李品牌,统一质量标识、规范销售渠道,通过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改造,改变了过去销售初级产品的低效模式,极大提升了产业整体收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采桑镇党委、镇政府积极探索,先后扶持引进绿色天然圣果农场、林州市布琅斯通冷藏冷链有限公司、河南鸿淼冻干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通了采摘、分拣、包装、冷藏、物流、销售等上下游链条,提高了黄李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结合当下采摘游、研学游等农旅融合新兴业态,积极对外宣传推介采桑黄李,使得黄李产业迈出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过去,黄李批量销售给外地采购商,价格低、利润低。但是现在,通过合作社统一分拣,将黄李分等级出售,平均每斤多收入近2元钱,果园农户收入比往年增加了近1.5万元。黄李销售额的提高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务工、稳定增收。下一步,采桑镇将进一步提高“双绑”机制带头引领作用,把“产业兴旺星”擦得更亮,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提高黄李产业的知名度,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受益,进一步拓宽群众的致富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