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力争尽早全面实现核技术领跑 让科幻变为现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05 04: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

力争尽早全面实现核技术领跑 让科幻变为现实

委员在这里

力争尽早全面实现核技术领跑 让科幻变为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

2023年伊始,电影《流浪地球2》因大胆的想象和震撼的科幻画面,在火爆全网之余,更让国人将注意力集中于核聚变领域。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实际应用,人类还要走多久?

这个问题似乎没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毫无疑问,从目前的技术攻关进展来看,实现核聚变应用并非遥遥无期。

“核聚变能是目前认识到的可以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堆技术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深耕核聚变领域多年,几年来多次提案呼吁应加强加快核聚变研发。在去年两会上,段旭如谈到预计2050年左右,人类可使用上核聚变能源。近日,段旭如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两会期间,自己将再一次建议:“加强顶层统筹设计,加快解决短板问题,加速推进核聚变能开发全面迈入工程技术的研发与验证阶段,积极抢占聚变能研发制高点,让科幻变为现实。”

全力奔赴:

“我们负责实现”的聚变之路

如果人类真的失去太阳,“烧石头”的核工业,真的能带来无穷的能源吗?在《流浪地球2》上映之后,中核集团发文:“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迅速火遍全网,网友表示,这是科技与科幻的双向奔赴,是梦幻联动。

段旭如告诉记者:“这充分展现了中核集团作为央企的责任担当与科技实力的自信。我们的科学家正奔赴在‘我们负责实现’的聚变之路上,全力寻找‘终极’能源之秘钥,且向世界展现了核聚变研发中的中国力量。”

作为我国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大力开展可控核聚变技术攻关已作为低碳前沿技术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对此,段旭如指出,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核聚变技术研究已从跟跑大步跨越到并跑,部分技术甚至实现领跑,2022年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国内等离子体运行新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正与推进聚变研究的国家携手前行。自2006年参加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以来,中国承担了ITER装置重要关键部件的制造任务,并在该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一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段旭如表示,通过多年探索与攻关,我国在一些聚变堆关键技术与关键材料等方面已经拥有国际先进的研发或生产能力,在服务ITER计划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领域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

2022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是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段旭如直言:“我国按时、高标准、高质量交付了有关任务,关键部件研制项目完成质量与进度均走在ITER七方前列,有力推动了项目实施,得到参与各方充分肯定。”

两会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同攻关

为加快推进聚变能开发进程,早日实现聚变能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能源新体系构建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段旭如表示,应充分发挥我国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的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有目的有原则引导并调动核工程等相关优势单位积极参与核聚变能开发,有组织有分工地促进相关单位优势互补,协同攻关聚变堆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完善我国聚变能源技术研发工业体系,推进核聚变能研发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两会上,段旭如的建议将继续围绕核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通过加强政策、资金、平台等稳定支持,一方面持续强化聚变技术研究,力争尽早全面实现技术领跑;另一方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依托我国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和丰富的核工程经验的优势,强化聚变核工程研究,以核聚变领域的专业院所为核心,充分调动核工程单位、业主单位、制造商、监管部门等各方积极参与,逐步完善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加快解决短板与卡脖子问题,加速推进核聚变能开发全面迈入工程技术的研发与验证阶段,积极抢占聚变能研发制高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9:45: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匠心聚合 铸就重器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德国亥姆霍兹国际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项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创新模式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被称为“人
2023-09-21 07:50:00
...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赠送泰国核技术研究所的这台装置于今年1月运抵泰国,5月开始试运行。泰国核技术研究所所长他瓦猜接受采访时表示,泰国首台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2023-07-26 05:52:00
又一里程碑!美国“人造太阳”成功点火4次
...甚至更高产能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我国也在积极布局核技术领域。“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提出支持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突破,聚焦世界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积极谋划培育卫星
2023-12-19 10:42:00
硬核科幻背后的中国制造底气
...峰还高2.2公里,单台发动机能提供150亿吨的推力;利用重核聚变技术,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尽管有了如此强大的推力,也难以实现这一科幻目标,但影片利用影像手段把聚变能量直观展现
2023-02-06 06:34:00
AI耗能太多怎么办?微软正考虑引入小型核反应堆
...心。根据微软上周发布的职位描述,该公司正在招募一名核技术专家。该职位名为“核技术首席项目经理”,担任此职务的人将负责实施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微反应堆能源战略,为反应堆的整合
2023-09-27 17:17:00
核聚变研究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部规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
...合一”。通知称,聚变装置的辐射安全由生态环境部参照核技术利用设施实施监督管理,并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日常监督检查由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负责。通知印发之日前,已经批准或者备案
2025-04-08 19:45:00
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就藏在这种恐怖的武器里
...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以及一些与核技术相关的事件发生,又有不少人关注起了人类的“终极能源”技术——可控核聚变。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说核聚变是人类的“终极能源”
2023-09-01 16:31:00
走近新一代“人造太阳” 科幻作家直呼“太科幻”
...以前只是在科幻作品中看到过。”科幻作家吟光说。站在核聚变装置前,来访的科幻作家发出一阵阵惊叹。据介绍,“中国环流三号”是目前国内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大科学装置
2023-10-23 02:51:00
...外震撼人心。电影的理论假设基于一项尖端技术——可控核聚变。喷薄而出的粒子流,是行星发动机进行重核聚变的产物,通俗地讲就是“烧石头”,聚碳为铁,推动地球逃离急速老化的太阳。这在
2023-02-01 06: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