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碧水汤汤润两岸 满目新景引客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2 1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碧水汤汤润两岸 满目新景引客来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张 春 摄影 陈 雷

碧水汤汤润两岸 满目新景引客来

白鹭翩跹起舞

碧水汤汤润两岸 满目新景引客来

游客“打卡”水利展馆

碧水汤汤润两岸 满目新景引客来

生态公园景色宜人

运河畔新添水利文化展馆

走进位于沧县纸房头镇大白洋桥村新建的沧州水利文化展示馆,刻有“中国·沧州水利文化展示馆”标识的入馆浮雕率先映入眼帘,沧州铁狮、朗吟楼、南川楼等在浮雕上呼之欲出,提示人们沧州是因水而起的“河海狮城”。

沧州与水发生了什么故事?一个县级的“水文博物馆”为何建在村庄中?带着疑问,记者走了进去。

照片是历史的缩影。倒虹吸工程建设报名现场,人们挤在一起,笑容灿烂,报名踊跃;挖泥筑堤时,百十来号人拿起铁锨弯着腰,干劲十足……一张张老照片把人们拉回那个火红的年代。人物模型中,人们没有机械,全部用马车、靠人力拉沙子、拉水泥。看到这些,大白洋桥一村党支部书记董文福十分激动:“真是重现了当年倒虹吸工程建设时的场景。”他主动担任起讲解员。

“沧州是九河下梢之地,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尤其在古代,旱涝之灾常常连年发生。1963年海河流域暴发了特大洪水,河北、天津一带,90%的县市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由此,沧州成为根治海河的主战场。”董文福说,“倒虹吸枢纽就是根治海河的代表性工程。”

走到一座模型前,董文福介绍道:“大运河由南向北流,南排河自西向东流,在大白洋桥三村东南呈十字形交叉。南排河以涵洞的方式从运河下方穿过,两头高,中间低,恰似倒置的虹吸管结构而得名倒虹吸。作为大运河沧县段的重要水利枢纽,如今,倒虹吸工程依然矗立在河道上管控河水发挥作用。”

曾经的测量工具似乎还沾着泥土的味道,生锈的机井提示历史已经远去,一切遥远又熟悉。

走出水利文化展馆,正看到对面的倒虹吸工程,历史和现实交汇,不由再次感叹这精妙的水工智慧。

村里成立“艺术团”

“走,唱歌去啊。”一时间,在大白洋桥三村,这句话成了打招呼的“时髦话”。

这不,一大早,村民张国德骑着三轮车带着音响和点歌器,正碰到饭后溜达的张洪涛,他主动邀请道:“一起唱歌去。”张洪涛回答得爽利:“唱!”

不一会,生态公园上就聚起了不少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悠扬的歌声传出,一首接着一首,拿着话筒的唱得心情舒畅,坐着听的表情沉醉。

“每天早上7点半,我们星光艺术团开唱,一直唱到上午10点。”张国德说。

到了晚上,生态公园更加热闹。这边一队人排成整齐的列队,伴着音乐节奏跳着舞;那边一队人有的舞着扇子,有的打起快板,锣声鼓点一响,便围成一圈扭起秧歌。“最开始,只有我们几个人来跑秧歌,慢慢地,越来越多人加入我们,除了大白洋桥3个村外,还有李二庄村、肖家楼村等好多外村人来到这。”大白洋桥三村村民王金利满脸自豪。

张国德告诉记者,以前南排河北岸是一片荒坡,别说聚人气,连过路的也少有人多看几眼。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在不影响河道行洪沥洪功能的前提下,沿岸坡依势打造了生态公园。公园边界的乡村、林地、村庄、河堤路连成线,互为框景,为人们打造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休闲好去处。

“以前,我在市区住,这几年,家乡越来越美,3年前,我从市区搬回老家,每天和几个朋友唱唱歌、跳跳舞,不知什么时候,这个队伍就壮大了。后来,我们就成立了星光艺术团,每天都有活动。到了‘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我们还会组织大家在这几个村里演出,大家穿上统一制作的衣服,亮开嗓子,开心得不行。”张国德说。

对于家乡的变化,74岁的张洪涛也有话说,“生态公园建起前,最多也就是在村里走走,现在不一样了,一边唱着歌一边欣赏着景,就俩字——乐和!”王金利接过话茬:“可不是,大家不打牌了,邻里间更和睦了,环境变美了,心里更美!”

“生态饭”越吃越香甜

这几天,传承合作社负责人岳明成体验到了幸福的烦恼。

“最近电话接个不停,眼看桃熟了,好多客户都要过来采摘。”岳明成说。

传承合作社位于大白洋桥二村,离运河不到800米。这两年,随着大运河、南排河沿岸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到这儿游玩,岳明成借势流转600多亩土地,带头吃上了“旅游饭”。

这两年,岳明成在采摘的基础上新打造了“开心农场”。“以前,只有桃熟的时候,游客才能过来采摘。现如今,人们可以认领桃树,当‘管理员’,有空就过来给负责的树施施肥、除除草,等到果子成熟了,那种收获的喜悦非同寻常。”

现在,已有1000多人加入“开心农场”,大运河也发挥了“带货”功能。“一次,一个一身骑行装的人来到合作社,认养了一棵桃树。一聊天才知道,他沿着大运河骑行,发现了这里。”岳明成说。

虽然过了香椿采摘季,但大白洋桥三村的古香椿园中,依然有不少游客来这儿游玩。走在林子里,一棵棵系着红丝带的香椿树舒展着枝叶遮挡烈日,为人们搭起一片凉荫。“近年来,随着香椿节的举办,大白洋桥香椿的名气越来越大。现如今,村里成立了香椿种植合作社,香椿树既绿化了运河环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可谓生态生财两相宜。”大白洋桥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明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纸房头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各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禀赋,将乡村旅游融入到农民增收致富中来:大白洋桥三村春季摘香椿;大白洋桥二村种植玉米、桃子、西红柿,搞采摘;周庄子村冬季滑雪……纸房头镇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将各村特色连成一条旅游线,处处有玩头,季季有赚头。难怪村民们张口闭口就说:“好风景催生出了好‘钱景’,地还是那块儿地,种出的价值可是今非昔比了,这‘生态饭’越吃越香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17: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动新重庆丨碧水清流绘新景 “治水”探索交出“重庆答卷”
美丽重庆建设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必答题”。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总书记深情牵挂着巴山渝水
2024-12-24 10:19:00
齐河:碧水清流绘就“两河牵手”新景
...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齐河:碧水清流绘就“两河牵手”新景本报讯(记者钟伟 王岳琪 通讯员刘静)5月15日,在齐河县南街闸旧闸改造工程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以前的老闸,护坡和
2024-05-18 07:30:00
运河生态文化带美如画卷
...区成为了城市新地标,城区段逐渐呈现出精致独特的古韵新景。冬季的大运河恬静悠然,沿线的百狮园、大运河公园碧水环绕,滨水栈道芦花飞雪……城市景观和宜居生态交融,美如画卷。↑12月
2022-12-22 16:16:00
... 陈旭 李乐麦收时节,大汶河畔肥城汶阳田里麦浪滚滚,汤汤汶水滋养,千里沃野飘香。在大汶河汶阳镇境内的一个污水排放口,前来巡河的汶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兵说,“这个排污口COD
2023-06-16 08:59:00
...同时在重要景观节点打造“河在园中,园在水上”的城市新景观。 米东区水务局局长文娟说,围绕河长履职、水资源管理、河湖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河湖长效管护,多维度提升
2024-06-06 10:31:00
...记者 叶子申)4月21日,厦门市图书馆两岸金融中心片区新景地近邻图书馆(以下简称“两岸金融中心近邻图书馆”)在新景地大厦正式揭牌。据悉,两岸金融中心近邻图书馆面积约400平方
2023-04-23 02:17:00
满目新景入画来 江夏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党员领略乡村蝶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解盼)7月1日,江夏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全体党员教师在党支部书记胡春光的带领下来到美丽乡村——小朱湾,体验乡土人情,领略时代变迁。在小朱湾村部
2023-07-05 18:23:00
...在这座城市感觉很幸福。”万州从“下脚稀泥凼、抬腿水汤汤”到“花落香满径、风柳绿拂衣”的巨大改变,群众的口碑是实实在在的“功勋章”。消落带变绿洲,坡坎崖变街头小景……保护生态环
2023-02-16 03:56:00
杭州余杭:擦亮“窗口”迎亚运 满目新景入眼来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入城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更好迎接亚运会的到来,深化“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宗旨,2022年以来,杭州市余杭区
2023-02-20 17: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清明”假期施工忙,加快推进公路重点工程建设
大众网记者 戚威 临沂报道4月4日,在G518临港至临沂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机器轰鸣,运输车辆穿梭,压路机来回碾压
2025-04-05 13:52:00
近日,郯城县港上镇举办“村里的故事我来讲,党的声音我传递”宣讲员选拔暨“郯”事说理主题宣讲活动,旨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
2025-04-05 14:01:00
据辽宁省东港市政府网站消息,4月4日,市委书记孙晓晖、市长迟长春分别深入部分乡镇,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市委书记被工作人员拦下检查(图源
2025-04-05 14:24:00
淄川区有了“憨兜小屋”,为残疾人兜住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樊伟宏 通讯员 孙鑫4月2日,淄川区“憨兜小屋”志愿助残模式推广暨岭子镇“岭上新风”行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25-04-05 14:36:00
岭子镇小王家庄村背后的淄川清明新风
4月2日下午,在淄川区“憨兜小屋”志愿助残模式推广暨岭子镇“岭上新风”行动启动仪式上,岭子镇小王家庄村村民王德君领到了一束菊花
2025-04-05 14:36:00
今年第一季度,石太公司机关第一党支部以“春之行动——启航”活动,助力全面推进石太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提速。早在年初的石太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年度工作会上
2025-04-05 14:57:00
鲜花替代纸钱,黄山市清明祭祀刮起“文明风”
大皖新闻讯 清明期间,为弘扬优良传统、倡树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绿色、安全、有序的祭扫氛围,黄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移风易俗系列活动
2025-04-05 15:00:00
贵州剑河:“技防”+“人防” 构建森林火险立体防控网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川洞村的大山中,身着橙红色制服的护林员们正穿梭在葱郁林间,手持扩音器用苗语循环播放
2025-04-05 15:02:00
暴涨220%!这一市场,绽放!
这个清明假期,从温暖湿润的南方到寒意渐退的中部,一处处山谷中、一片片苗圃里,一朵朵鲜花正在竞相绽放。它们点亮暮春时节的美丽心情
2025-04-05 15:06:00
清明假期,记者探访济南东绕城高速扩建工程现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清明假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许家至港沟段改扩建工程现场一片忙碌。邢村立交桥附近,原高速公路西侧新建的高架路大部分箱梁已经架设
2025-04-05 15:10:00
保障假期通行安全,济南对128公里高架、15条隧道全方位监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4月5日,记者从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获悉,清明假期期间,济南交通运输部门24小时值守,对全市桥隧进行实时监测
2025-04-05 15:10:00
济南地铁8号线建设快速推进,全线接触网导线架设完成近9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清明假日,济南地铁8号线工地继续施工,已经完成的高架路轨道气势雄伟。据了解,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全线已桥隧贯通
2025-04-05 15:11:00
济南公交开通踏青专线,市民乘客纷纷点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近期天气逐渐转暖,又恰逢清明节假期,济南市民踏青出游客流增多。为有效应对清明节期间的踏青客流高峰
2025-04-05 15:11:00
4月4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有网友发布现场视频,称深圳北站作为高铁站和地铁站交通枢纽,人挤人,疑似扶梯处有乘客摔倒。对此
2025-04-05 15:24:00
五旬孙子从重庆赴南京祭扫30岁英烈爷爷:带上孩子,记住牺牲与奉献
据新华社报道,4月3日上午,2025年各界人士清明凭吊抗日航空英烈活动,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前举行。4月3日上午
2025-04-05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