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是一篇有关于天才陨落的故事。
明代是个打破常规的朝代,朱家皇帝一代要比一代浪。
风云诡谲的大明朝廷中,有名垂千古的首辅、有党争成瘾的恶臭文官、有屡试不中的风流才子,也有钻营有道的百变小人。
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今天故事主人公生活背景的注解之一。
徐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他有多才华横溢呢?郑板桥说,好想做徐渭的舔狗哦,汪~~~
郑板桥
明代才子太多了,徐渭能位列前三,是因为他除了精通琴棋书画,还懂军事,通哲学,谙乐理,善文学,没错,他是个全才。
从哪说起呢,这悲催泄气的一生,从哪下手都难过。
那就从出生说起吧,绍兴府山阴县徐家,没落进行时,徐渭是徐家的第三子。
他跟两个哥哥有两点不同,第一他是父亲的老来子,跟哥哥们年轻差距非常大。第二他的生母是徐家的妾,哥哥们都是原配嫡出。
明代,程朱理学当道,女性地位处于历史最低谷,生母是妾,意味着庶子难有出头日。
如果老爹硬朗且偏心,庶子徐渭倒也能有个舒坦童年,可惜襁褓之中老爹亡,徐渭成了个没爹的庶子。
小妾母亲和庶子徐渭,托庇于徐父的填房苗氏,用小脑想,也知道日子多艰辛。
徐渭的才华,是天生的,从徐家人的造诣来看,多半是遗传于小妾母亲家族的优秀基因,不可考证,善意猜测。
小时候,乡里人提起徐渭:徐家的庶子,真是块读书的好材料啊,神童,啧啧,可惜了。
可惜什么呢?可惜天赋异禀并没什么卵用,徐神童的小妾妈妈,被当家主母苗氏,赶出门去了,徐神童6岁就写得出《释毁》,10岁看着亲妈被驱逐,却连一句《解嘲》的话都讲不出来。
儿童的崩溃,弱小可怜又无助。
很多年后,中年落魄的徐渭,顶着礼教的鞭挞,把这位被轻贱的生母,接到了身边,养老送终。
孝敬自己的生母,为什么要被正统思想叱责呢,因为生母是妾啊,妾,就是只配站在主母身侧的女子,她生子,是替主母生,自己生的孩子,只能称主母为母亲,如果主母心善,准孩子叫她一声姨娘,给她鞠上一躬,感恩戴德吧。呵,所谓礼教,丑陋!
14岁,徐渭的嫡母苗氏也蹬腿去了,来不及开心,就要为日后的生计发愁了。
好在长兄大自己三十多岁,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能兑现长兄如父这句话了。
爹死了,妈不一样,这两兄弟能有多少真切的兄弟之情呢?不好说,感情是有的,一掏耳勺吧,再多就有点假了。
所以从舞勺之年到舞象之年,徐渭阴郁且苦闷的青春着、叛逆着。
现实中的禁欲系少年,冷酷有余,迷人不足,玛丽苏文学都是骗人的,压抑中成长的孩子,精神状态都堪忧,哪来的风流天成?
少年人的崩溃,一泻千里。
明代的八股文,长期占据后世批判榜的首位,公平的讲,八股文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在八股文的专治下,明朝也出过如解缙、张居正这样的肱股之臣,虽然下场都不怎么样吧,好歹辉煌过。
但八股文也确实阻碍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先进分子,比如徐渭,比如唐伯虎。
唐伯虎
说起来,徐渭和唐伯虎,在科举考试方面,一样的不得志,但人生悲剧层面,唐伯虎是秒杀徐渭的,徐渭总归切实的嚣张过,唐伯虎呢,嚣张全靠周星驰。
6岁写文震惊乡里的徐渭,面对科举考试,颓了,考,不中,考,不中,那就不考了,先成家吧。
21岁,在明代是大龄剩男了,于是徐渭入赘了潘姓富户,给人做了上门女婿,跟着老丈人打打下手,潘家不算为富不仁,也懂得欣赏徐渭的才华,这个时期,徐渭略微舒展开了眉头,能站直了做人,真好!
可惜潘氏命不好,在徐渭26岁时撒由那拉了,挥一挥衣袖,没带走徐渭头上的一片乌云。
而立之年的徐渭,只好当上了个体户,开班授课,虽然考不中举人,但才华不是骗人的,凭他的学问功底,随便抖一抖袖子,就够学生们消化一辈子了。
科举,不中就不中吧,好在才华没有浪费,还能勉强糊口,苦涩点,还能怎么办呢。
满腹经纶,一手好字,画风飘逸,不吐不快啊!40岁的徐渭,中年不油腻,总是愤怒,像个小伙子一样。
深谙军事理论的他,看蒙古军扰边,朝中却有奸相严嵩当道,一股恶气充盈于胸,于是提笔大骂,《今日歌》、《二马诗》了解一下。
骂完呢,还能怎么样呢,继续归于平静呗。
中年人的崩溃,沉默无言。
年过四十,不惑熬成了不说,徐渭的伯乐此时横空出世。
胡宗宪,一个依附于严嵩的、长久以来被误解的、胸怀百姓天下的、满腔抗倭热情的总督大人,看中了徐渭的慷慨悲歌。
胡宗宪
徐渭行走在崩溃边缘几十年,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怪人,如果精神学科早点被引入,其实徐渭多半患了先兆性抑郁,艺术家标配的那种。
胡宗宪跟吴宗宪不一样,有识人之明,也有用人之度。
巧了,徐渭生长于绍兴,绍兴出师爷是清朝的事儿,明代的徐渭,超前走马上任了,作为胡宗宪的幕僚,徐渭不是一开始就能服众的。
其他幕僚看徐渭穿衣邋遢、出言必贬损礼教与主流价值观,觉得这哥们儿怕不是个傻子吧。
事实证明,核心竞争力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徐渭,就是少数人中的翘楚。
彼时胡宗宪的任务,是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这伙倭寇的幕后大boss,分别是汪直和徐海,是中国人,极其难搞。
胡宗宪跟这俩大佬对峙久矣,大眼瞪小眼,谁也收拾不了谁。
这给徐渭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徐渭说: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胡宗宪表示:这不废话么,我要是知道大局怎么定,计策怎么谋,我早就动了。
徐渭发笑:你们都把汪直和徐海当做海盗,有办法才怪。
胡宗宪默然。
徐渭接茬:汪直是个商人,徐海是个流氓,对待商人要许厚利,对待流氓要靠武力。
胡宗宪傻眼。
徐渭咋舌:这样吧,我一个指令,你一个动作,不要怂,就是干。
于是,徐渭运筹帷幄,胡宗宪言听计从,东南第一军师和大明第一总督,亲密无间,箭无虚发,扫平了沿海的倭寇之患。
徐渭的用兵策略,看呆了胡宗宪军中的文臣武将,其中有个叫戚继光的青年人,尤其目瞪口呆,尤其受益匪浅。
戚继光
如果胡宗宪仕途平顺,徐渭抱住这条大腿,被送上青云,指日可待。
跟着胡宗宪的日子里,徐渭的文章书法,是被朱家皇帝和严家权臣赞许过的,官方认证,品质保证。
可惜,胡宗宪发迹是靠媚上,但媚的还不够上,媚到严嵩这一级,他就止步了。
怎么说呢,媚上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胡宗宪守着徐渭这样的大才子,努努力攀附上朱皇帝,是有机会的,偏偏他主业抗倭,荒废了抱大腿的事业。
严嵩被徐阶斗倒了,胡宗宪被牵连了,徐渭的好日子到头了。
严嵩
这时的徐渭,从先兆性抑郁,发展成了重度抑郁,后世说他怕被胡宗宪牵连,开始了毁灭式自杀。
脑壳碎大石、钢钉穿耳膜、铁锤怼内脏。。。。。。什么能死玩什么,可惜前半生的不幸跟颠沛,都化作了此时的护体鸿运。
天命之年的崩溃,是求死不能。
徐渭死不了,但也活不好,抑郁太严重了,开始迷幻,怀疑妻子给自己戴绿帽子,于是杀了妻子,妻子没有护体神功,一杀就死,徐渭进了监狱。
想给徐渭推荐汪国真的诗,让他明白要想生活过得去,哪能身上没点绿,何况又不是真的被绿了。
嗯,汪国真的诗是这样的。
徐渭入狱,仰慕他才华的朋友们,四处奔走,居然就真的把这个杀人犯营救出来了。
徐渭,开始了后半生的游历。
被他军事才能征服的戚继光,此时也算官居高位,把徐渭推荐给了辽东总兵李成梁,去李家教授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李如松
徐渭倾囊相授,李如松惊为天人,原来兵法还能这么玩?!
20年后,日本出兵搅扰朝鲜,李如松奉命援朝,打退了日本侵略者,这一战,改变了日本国内局势,让如日中天的太阁丰臣秀吉走向了颓势,日本战国史上,唯一个从平民走向统治位的奇迹创造者,从此元气大伤,日本战国史走向了德川时代。
丰臣秀吉
后来的日本和朝鲜,都认为李如松用兵如神,是靠了戚继光写就的《纪效新书》,把这本书奉为圭臬,世代流传。
事实上,李如松也好、戚继光也好,都只是忠实的将徐渭的军事理论发扬光大而已,历史应该铭记的,非徐渭莫属。
很遗憾,李如松和戚继光发光发热大放光彩的这些年,徐渭回到山阴老家,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清苦生活。
他创作戏剧、写字、画画、做文章,成绩斐然,但都不如他的疯病著名。
他的画,被誉为大写意的代表,潇洒、爽朗、随心所欲。
《墨葡萄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竹菊》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他的草书,舒展、狂放、不拘一格。
《榴时图》书法提款局部
《墨花卷》书法题款局部
他的文章,反动、酣畅、直抒胸臆。
他的日子,苦闷、饥饿、生无可恋。
没钱了,就把字画卖一卖,吃饱了,就继续创作。
当时的人们,为求徐渭的文墨,努力攒人品,算时机,因为必须赶着徐渭饿肚子的timing,才能买到他的书画,如果徐渭吃饱了,千金难买,还会收获一口浓痰。
疯子,大抵如此。
73岁的徐渭,默默死去了。
老年人的崩溃,是孤独且长寿着。
最后,奉上这首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祭奠天才的陨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