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知道是出于巧合还是刻意安排,属于年轻人的综艺节目《新说唱2024》第一期在5月4日青年节这一天上线。
在中国,说唱文化的受众壁垒分明。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热爱它的不羁和奔放,认为它是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但也有人并不喜欢它,认为它与主流的审美文化相去甚远,比如他们表演的方式、夸张的发型和衣着等。《新说唱2024》自有它的观众,而能否推动说唱文化“破圈”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已经播出的一期节目里,主要呈现的是阿卡贝拉环节,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参加节目的选手自由表演以获得晋级资格。这种没有乐器渲染的说唱,或许更能展示选手的实力,即使有的观众不懂说唱,也大概可以分辨表演得好与不好。
有些选手的说唱一听就是空洞的,没有内容,只有虚夸的狂傲。这一定是对说唱文化的误解,狂傲可以成为一种态度,但并不是为狂傲而狂傲,否则就有些莫名其妙。那些选手明明说唱实力不怎么样,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最强”,以至于观众看完整段表演也没明白这些选手“强”在哪里。
“我最强”实际上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一种自我感觉,这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自信,但有时也会制造一些不必要的混乱,让年轻人混淆了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边界。在《新说唱2024》里,这个边界同样存在,那些只是空洞重复“我最强”的选手,并没有从“明星制作人”那里获得晋级资格,也没有得到现场其他选手的响应。
还有的选手在参加节目之前,便已经收获了关注的流量。他们的一些说唱作品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获得了不错的点击量,而他们似乎也因此有了狂傲的资本。可是在节目现场,失去了所有特效之后,他们的表演没有获得“明星制作人”的青睐,在被婉拒之后,之前的狂傲顿时消失,只剩下手足无措的尴尬。
其实不只是这档说唱综艺,在一些演员竞技类综艺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空洞,只不过出于演艺圈的传统,那些年轻演员会在前辈和镜头前面表现出应有的谦虚。他们无法理解生活,更不能恰当地表演或者说表达生活,困于一个属于自我的世界,误以为那就是一切。但凡他们关注一下社会,去看看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那些表演都会流露出生活真实的痕迹。
而对说唱选手来说,歌词的韵脚要有,音乐的律动要有,扎实的叙事同样也要有。一个人的悲喜要想引发共鸣,那么这悲喜定然不是只属于一个人,尽管说唱只是一种小众文化,但是它关联的依然是社会大众,深刻的愤怒往往来自于深刻的批判,宏大的叙事也与宏大的时代同声共气。
在已经播出的这期《新说唱2024》中,选手“河南说唱之神”的表演显得有些另类。他的歌词不是韵脚最多的,他的音准也不是最准确的,但是他的叙事是最为深刻的。他表演的《工厂》是关于家乡因为工业化而产生的种种变化,其中包括年轻人因此而生的困顿和迷茫,而这正是不可忽视的“伤痕”。这首歌上传视频网站后,很多年轻人为之留言,诉说着几近相同的经历和回忆。《工厂》不再是一名说唱歌手对社会的个体表达,而是成为年轻人的一种集体共鸣。这就是一首优秀的说唱作品应该有的样子,所有的不羁和愤怒都是有来源的,而非为了表演而表演。在说唱文化中,这样的不羁和愤怒是值得尊重的,年轻的说唱歌手虽然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他发现了问题所在,并且勇敢地提出了问题。
作为一档属于年轻人的综艺节目,《新说唱2024》理应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锐气,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己真实的生活体感,关注这一群体的当下和未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先锋姿态,他们不应该束缚在那种空洞的自我里,也不应该在短视频平台的人云亦云中去制造另一种空洞的娱乐。在这个广阔的世界和宏大的时代里,年轻人关注的内容应该更丰富、更深刻。
记者:江丹 编辑:邢媛 校对:刘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